讀孫子二首·其二

作者:張方平 朝代:宋代

讀孫子二首·其二原文

伐謀自廟堂,長城在樽俎。

下敵無智名,服叛非蕭斧。

主尊而民安,茲宜國之輔。

勿使有功臣,功大將騎虎。

詩詞問答

問:讀孫子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張方平
問:讀孫子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伐謀

破壞敵方施展的謀略。一說以謀略戰勝敵人。《孫子·謀攻》:“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李筌 註:“伐其始謀也。” 杜牧 註:“敵欲謀我,伐其未形之謀。” 梅堯臣 註:“以智勝。” 王晳 註:“以智謀屈人最為上。”《漢書·息夫躬傳》:“則是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者也。” 顏師古 註:“言知敵有謀者,則以事而應之,沮其所為。” 唐 白居易 《除程執恭檢校右僕射制》:“整眾而身作師律,伐謀而心為戰鋒。”

廟堂

(1) 廟宇

(2) 指朝廷

長城

(1) 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河北山海關,全長6700公里。公元前3世紀秦統一中國後,聯結戰國時燕、趙、秦之城並延長,始成長城。長城不但是中國最重要的歷史文物,而且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2) 堅不可摧的力量或防禦物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樽俎

(1).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越樽俎以代無知之庖,舍繩墨而助傷手之工。”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辭了 法聰 ,別了夫人,把樽俎收拾起。”

(2).指宴席。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一》:“ 仲尼 聞之曰:‘夫不出於樽俎之間,而知千里之外,其 晏子 之謂也,可謂折衝矣。’” 宋 王安石 《寄郎侍郎》詩:“久願作公樽俎客,恨無三畝斲蓬蒿!” 陳毅 《滿江紅·送周總理赴日內瓦》詞:“看我公樽俎折強權,期贏獲。”

無智

(1).謂不運用其智。《呂氏春秋·分職》:“夫君也者,處處服素而無智,故能使眾智也……無智、無能、無為,此君之所執也。” 晉 支遁 《大小品對比要抄序》:“無物於物,故能齊於物;無智於智,故能運於智。”

(2).愚蠢,無知。《南史·虞寄傳》:“客有造其父,遇 寄 於門,嘲曰:‘郎子姓 虞 ,必當無智。’ 寄 應聲曰:‘文字不辨,豈得非愚!’客大慚。” 許地山 《綴網勞蛛》:“咄咄!貪得而無智的小蟲。” 蕭軍 《羊》二:“偷羊賊每次經過我的門前,不再那樣無智和生疏,他總是笑著的。”

蕭斧

古代兵器斧鉞。蕭,通“ 肅 ”。《說文·艸部》“蕭,艾蒿也。從艸,肅聲” 清 段玉裁 註:“與肅同音通用。蕭牆、蕭斧皆訓肅。”按,因斧鉞用於刑罰,故取嚴肅之義。 漢 劉向 《說苑·善說》:“夫以 秦 楚 之強而報讐於弱 薛 ,譬猶摩蕭斧而伐朝菌也。” 唐 孔穎達 《〈春秋正義〉序》:“一字所嘉,有同華袞之贈;一言所黜,無異蕭斧之誅。”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凱歌上劉恭文》詞:“千里風飛雷厲,四校星流彗掃,蕭斧剉春蔥。” 清 吳偉業 《退谷歌》:“ 武陵 洞口聞野哭,蕭斧斫盡桃花林。”一說蕭斧即越斧,見《文選·左思〈魏都賦〉》 李周翰 注。一說蕭斧即芟艾之斧,見 徐鍇 《說文解字繫傳·艸部·蕭》。

功臣

舊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現指對國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治淮功臣

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大將

(1) 軍銜。將官的最高一級

(2) 比喻某一集團中的重要人物

(3) 高級將領的泛稱

當羅馬大將愷徹未到時。——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騎虎

猶言騎虎難下。 元 無名氏 《連環計》第四折:“俺 呂布 兄弟打了 董卓 一拳,已做騎虎之勢不兩立了。” 清 嚴長明 《至回心石舍晚遲媼神洞》詩:“欲退諒不能,竟進無乃魯。懷疑方據狐,厥勢已騎虎。” 沙汀 《淘金記》十一:“他現在成了騎虎之勢,想下台都下不了啊。”

詩詞推薦

讀孫子二首·其二原文_讀孫子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