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立本畫醉道士圖

作者:林敏修 朝代:宋代

閻立本畫醉道士圖原文

破除萬事無過酒,有客何須計升斗。

解將富貴等浮雲,醉鄉即是無何有。

昔人繪事亦有神,丹青寫出畫天真。

尊罍未恥月漸傾,更待曉出扶桑暾。

餐霞服氣浪自苦,自厭神仙足官府。

脫巾解帶衣淋漓,眼花錯莫誰賓主。

君不見炙手可熱唯權門,欲觀佳麗遭怒嗔。

何如銜杯樂聖藉地飲,安用醉吐丞相茵。

詩詞問答

問:閻立本畫醉道士圖的作者是誰?答:林敏修
問:閻立本畫醉道士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聲畫集》卷二

參考注釋

破除

除去,消除;敗壞;摧殘;花費,用盡

破除情面

萬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萬事如意

無過

(1).沒有過失。《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史記·蒙恬列傳》:“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文獻通考·經籍五》:“詩發乎情者也,而情之所發,其辭不能無過。”

(2).沒有超過。《史記·蘇秦列傳》:“夫挾彊 秦 之勢以內劫其主,罪無過此者。”《法苑珠林》卷七:“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無過婬欲。”《金史·樂志上》:“所以承天,無過乎質。天其祐之,惟精惟一。”

(3).不外乎,只不過。 唐 白居易 《白髮》詩:“不肯長如漆,無過總作絲。最憎明鏡里,黑白半頭時。” 元 無名氏 《馮玉蘭》第一折:“你把那行裝整頓,無過是一琴一鶴緊隨身。”《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 陳德甫 ﹞無過在解舖里上些帳目,管些收錢舉債的勾當。”

(4).猶不如,比不上。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勸農》:“俺天生的快手賊無過。衙舍里消消沒的睃,扛酒去前坡。”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升斗

(1).容量單位。十合為升,十升為斗。《漢書·律曆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三國志·魏志·常林傳》:“ 林 乃避地 上黨 ,耕種山阿。當時旱蝗, 林 獨豐收,盡呼比鄰,升斗分之。”

(2).比喻微薄的薪俸。《漢書·梅福傳》:“秩以升斗之祿,賜以一束之帛。” 金 元好問 《自鄧州幕府暫歸秋林》詩:“升斗微官不療飢,中林春雨蕨芽肥。” 郁達夫 《和馮白樺重至五羊城原韻》:“升斗微名成底事,詞人身世太淒涼。”

(3).借指少量的米糧、口糧。 唐 韓愈 《論鹽法事宜狀》:“或從賒貸升斗,約以時熟填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紅玉》:“生歸,瓮無升斗,孤影對四壁。” 李廣田 《哀念朱自清先生》:“職業上的薪俸不足以維持一家的生活,為了升斗所需,於是也就不得不快寫,不得不多寫了。”

(4).借指酒。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詩:“月出遮我留,仍嗔問升斗。” 宋 楊萬里 《中秋月長句》詩:“先生舊不論升斗,近來畏病不飲酒。”

富貴

富裕而又有顯貴的地位

公子為人…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家人讀書有幾?——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浮雲

(1)

(2) 飄浮在天空中的雲彩

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元· 關漢卿《竇娥冤》

(3) 比喻飄忽不定,未有定處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醉鄉

飲酒沉醉之後,似乎進入了另一番鄉境,飄飄然別有滋味

即是

(1).如此。《莊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鈞敗之。”

(2).就是。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雲無。”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無何有

“無何有之鄉”之省稱。 唐 盧僎 《奉和李令扈從溫泉宮賜游驪山韋侍郎別業》:“鄉入無何有,時還上古初。” 宋 蘇軾 《和擬古》之一:“問我何處來,我來無何有。”

謂無所有。《莊子·逍遙遊》:“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 成玄英 疏:“無何有,猶無有也。”《莊子·知北游》:“嘗相與游乎無何有之宮,同合而論,無所終窮乎!” 成玄英 疏:“無何有之宮,謂玄道處所也;無一物可有,故曰無何有也。”

昔人

前人;古人

繪事

(1) 繪畫之事

(2) 圖畫

有神

(1).神靈。有,助詞。《書·武成》:“惟爾有神,尚克相予。” 孔 傳:“神庶幾助我。”《大戴禮記·少間》:“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間,以示威於天下也。”

(2).有神助。喻指奇妙生動,有神韻。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李玲修 《籠鷹志》:“他畫著,漸漸藝術感覺喚醒了,手平穩了,下筆有神了。”

(3).有精神。 王西彥 《人的世界·第三家鄰居》:“這雙大眼睛,瞳人深而有神。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它們也能發光。”

丹青

丹和青是我國古代繪畫,常用的兩種顏色,借指繪畫

竹帛所載,丹青所畫。——《漢書·蘇武傳》

尤善丹青。——《晉書·顧愷之傳》

天真

(1) 指不受禮俗拘束的品性

(2) 引申為單純、樸實、幼稚;頭腦簡單

不要太天真,以致相信這些政客的每件事

天真的女孩

天真似五歲的小孩

尊罍

泛指酒器。 宋 周邦彥 《紅羅襖·秋悲》詞:“念取東壚,尊罍雖近;採花南浦,蜂蝶須知。”

扶桑

(1) 亦名朱槿,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觀賞植物

(2) 神話中的樹木名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經·海外東經》。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箋疏:“扶當為榑。《說文》雲:“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後用來稱東方極遠處或太陽出來的地方

扶桑開朝暈,此高台端。——《文選·陸士衡·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行乎東極之外,經扶桑之中林。——左思《吳都賦》

(4) 傳說中的東方海域的古國名,我國相沿以為日本的代稱

扶又若薺。—— 王維《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魯迅《送增田君歸國》

赤縣扶桑一衣帶水。—— 郭沫若《沁園春》

餐霞

餐食日霞。指修仙學道。語出《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列仙傳》 陵陽子 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黃氣也。夏食沆瀣,沆瀣,北方夜半氣也。並天地玄黃之氣為六氣。” 三國 魏 曹植 《驅車篇》:“封者七十帝, 軒皇 元獨靈。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黃節 註:“《楚辭》曰:‘飡六氣而飲沆瀣兮,潄正陽而含朝霞。’” 唐 馬戴 《送道友入天台山作》詩:“漱齒飛泉外,餐霞早境中。” 明 張居正 《七賢詠·嵇中散》:“少無適俗韻,早有餐霞願。”

氣浪

氣體受到外力推動時所產生的強大的衝擊力。 劉白羽 《戰鬥的幸福》:“一陣氣浪把他掀倒在地下。” 光未然 《英雄鑽井隊》詩:“這時最後一陣氣浪打過來,把他掀出井台拋到半空中。”

自苦

自尋苦惱;自尋痛苦

應以身體為重,不要太自苦了

神仙

(1) 神話中指能力非凡、超脫塵世、長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實未嘗死。——《梅花嶺記》

(2) 道家指人所能達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預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遙自在、無牽無掛的人

官府

(1) 舊指地方國家行政機關

他這件官司並無難斷之處,從前的官府,都因礙著臉面,所以如此。——《紅樓夢》

(2) 舊稱封建官吏

俄而大轎抬著一個烏帽猩袍的官府過去。——《紅樓夢》

脫巾

脫下頭巾,改戴官帽。指開始入仕。《文選·顏延之<秋胡>詩》:“脫巾千里外,結綬登王畿。” 李善 註:“巾,處士所服。綬,仕者所佩。”《梁書·范雲傳》:“脫巾來仕,清績仍著。” 唐 劉禹錫 《故荊南節度推官董府君墓誌》:“脫巾為弘文館校書郎,再遷至大理評事。”《明史·王元翰傳》:“平居凍餒,脫巾可虞。”

解帶

(1).謂出仕。語出《後漢書·周磐傳》:“居貧養母,儉薄不充。嘗誦《詩》至《汝墳》之卒章,慨然而嘆,乃解韋帶,就孝廉之舉。” 李賢 註:“以韋皮為帶,未仕之服也。求仕則服革帶,故解之。” 唐 王勃 《別盧主簿序》:“惟高明之捧檄,屬吾人之解帶。”

(2).解開衣帶。表示熟不拘禮,或表示閒適。《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深謂 備 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 南朝 梁 沉約 《游沉道士館》詩:“開衿濯寒水,解帶臨清風。” 唐 白居易 《常樂里閒居》詩:“誰能讎校閒,解帶臥吾廬。” 宋 梅堯臣 《西禪院竹》詩:“解帶欲忘歸,壺觴歡自足。”

淋漓

(1) 液體濕濕地淌下,即流滴的樣子

淋漓不淨

(2) 形容痛快

淋漓肺腑之言

眼花

看東西模糊不清

頭昏眼花

錯莫

見“ 錯漠 ”。

紛亂昏暗。 唐 杜甫 《遠懷舍弟潁觀等》詩:“雲天猶錯莫,花萼尚蕭疏。” 仇兆鰲 註:“錯莫,謂紛錯冥莫。” 宋 王安石 《寄袁州曹伯玉使君》詩:“錯莫風沙愁病眼,不知何日為君開。” 金 史肅 《別張信夫》詩:“天低雲錯莫,野曠雪模糊。”

賓主

賓客和主人

賓主共進午餐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炙手可熱

手一挨近就感到熱,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權門

權貴豪門

所謂權門者。——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權門之子

佳麗

(1) 美麗

(2) 美貌的女子

(3) 美好

怒嗔

發怒。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四:“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宋 蘇轍 《秋稼》詩:“縣符星火雜鞭箠,解衣乞與猶怒嗔。” 清 杜濬 《初聞燈船鼓吹歌》:“下船少遲渡口塞,踏人肩背人怒嗔。”

何如

(1) 如何,怎么樣

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

銜杯

亦作“ 銜盃 ”。亦作“ 銜桮 ”。口含酒杯。多指飲酒。 晉 劉伶 《酒德頌》:“捧甖承槽,銜杯漱醪。” 唐 李白 《廣陵贈別》詩:“繫馬垂楊下,銜盃大道間。” 唐 司空圖 《重陽阻雨》詩:“重陽阻雨獨銜桮,移得家山菊未開。” 明 徐渭 《仲兄墓志銘》:“素忘分,日與兄銜杯。” 郁達夫 《晨發名古屋》詩之二:“一曲《陽關》人隔世,銜杯無語看山明。”

見“ 銜杯 ”。

亦作“ 啣盃 ”。銜杯。謂飲酒。 清 曹寅 《送亮生南還兼寄些山先生》詩:“風廊微照兩啣杯,能待城闉簇騎回。”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漉沙者步水中如鷺,亭上人啣盃望之,彼則自顧其業耳。”

見“ 啣杯 ”。

樂聖

(1).《三國志·魏志·徐邈傳》:“時科禁酒,而 邈 私飲至於沉醉。校事 趙達 問以曹事, 邈 曰:‘中聖人。’ 達 白之 太祖 , 太祖 甚怒。度 遼 將軍 鮮于輔 進曰:‘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 邈 性脩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後因以“樂聖”謂嗜酒。 唐 李适之 《罷相作》詩:“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2).樂於聖道。 漢 揚雄 《法言·問明》:“天樂天,聖樂聖。”

(3).謂樂逢聖世。《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後晉群臣酒行歌》:“歌時兼樂聖,唯待贊泥金。” 前蜀 毛文錫 《甘州通》詞:“ 堯 年 舜 日,樂聖永無憂。” 宋 王禹偁 《擬李靖破頡利可汗露布》:“憧憧夷邸,長傾捧日之心;寂寂邊城,永罷防秋之役。臣等無任樂聖戴天抃舞懽呼之至。”

丞相

古代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政務的職位最高的大臣

詩詞推薦

閻立本畫醉道士圖原文_閻立本畫醉道士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