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歸詩十八首·驅車出郭門

作者:李流芳 朝代:明代

南歸詩十八首·驅車出郭門原文

驅車出郭門,行行憩逆旅。
童僕相為言,有客馳馬去。
雲追南行者,昨已奉嚴旨。
聞之一驚嘆,我罪以何抵。
全遼奄然喪,謀國者誰子?舍彼逋逃臣,苛此章句士。
士固各有志,進退綽然耳。
不聞盛明朝,羅士以鞭棰。
吾觀長安中,縱橫曳朱紫。
雲台逞高議,意氣一何侈。
但恃虜不來,來亦竟無恃。
吾儕藜藿人,敢雲肉食鄙。
進既不求榮,退則如脫屣。
會當翔冥冥,何乃嚇腐鼠。¤

詩詞問答

問:南歸詩十八首·驅車出郭門的作者是誰?答:李流芳
問:南歸詩十八首·驅車出郭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流芳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流芳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驅車

乘車或駕車

驅車來到國賓館,首相已在迎門口迎候

郭門

外城的門。《左傳·昭公二十年》:“ 寅 閉郭門,踰而從公。” 唐 韓愈 《過南陽》詩:“ 南陽 郭門外,桑下麥青青。”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宣和 ……乙巳之春,開 金明池 ,有旨令從官於清明日恣意游宴。是夜,不扃郭門。貴人競攜妓女,朱輪寶馬,駢闐西城之外。” 清 王士禛 《漫興》詩之一:“郭門傳息壤,不障 洞庭 流。”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 陳毅 《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行行過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逯欽立 註:“行行,漸漸。” 唐 王建 《行見月》詩:“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

(3).猶言走一走。《西遊記》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卻來我處何乾?’ 行者 道:‘取經取經,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堯臣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韓愈 《柳溪》詩:“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 明 袁凱 《京師得家書》詩:“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歸鄉。” 林庚白 《坡行即目》詩:“炊煙燹後行行淚,物價兵間寸寸金。”

(2).各行各業。參見“ 行行出狀元 ”。

剛強負氣貌。《論語·先進》:“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貢 ,侃侃如也。子樂。” 何晏 集解:“ 鄭 曰:‘樂各盡其性,行行,剛強之貌。’” 唐 元稹 《青雲驛》詩:“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吟此青雲諭,達觀終不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趙 行行殊不置意。”

逆旅

客舍;旅店

宿於逆旅。——《莊子·山水》

寓逆旅。——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童僕

(1) 家中侍候主人的孩童和僕人

(2) 男僕

相為

(1).互相利用。《韓非子·有度》:“釋公行,行私術,比周以相為也。”

(2).相互代替。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理》:“心能使耳目鼻口,不能代耳目鼻口之能;彼其能者各自具也,故不能相為。”

(3).相助;相護。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五:“向聞與尊夫人辭訣,言辭哀苦,然則卿國士也,如何令死!吾當相為。”《南史·沉約傳》:“帝以為 約 昏家相為,怒 約 曰:‘卿言如此,是忠臣邪!’”《醒世恆言·張廷秀逃生救父》:“俗語道:官官相為。” 清 邵懿辰 《易安人墓表》:“回思京居空約時,夫婦寂寞相慰,與安人捨身相為之情,歲月遙遙,恐久漸遷忘,益愴顧遺蹟以悲。”

馳馬

(1).驅馬疾行。《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陸機<羈宦>》:“馳馬遵 淮 泗 ,旦夕見 梁 陳 。” 沉從文 《從文自傳·一個老戰兵》:“他們學到後來卻是馳馬射箭,再多學些便是擺陣。”

(2). 孫權 時稱小船。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孫權舸船》:“ 孫權 , 吳 之主也。時號舸為赤龍,小船為馳馬。言如龍之飛於天,如馬之走陸地也。”

行者

(1) 出行的人

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2) (1)∶佛教語。即“頭陀”。行腳乞食的苦行僧人;又指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雜役尚未剃髮的出家者 (2)∶泛指修行佛道之人 (3)∶《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別名

嚴旨

指聖旨。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京闈冒籍》:“ 順天 場後,冒籍之説紛起,既而給事中 鍾羽王 發之,為 浙 人 馮詩 等八名,俱奉嚴旨, 詩 等二人,枷示 順天府 前,滿日同六人俱發為民。” 清 陳夢雷 《絕交書》:“不孝疏上,奉嚴旨,年兄入都遂趦趄囁嚅,竟負將軍都統面約之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那時候嚴旨催迫,自有一番必要他班師的話。”

之一

一定範圍內的數量或事物中的一個。 

常用於說明文中,“之一”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例句】

雄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奇蹟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世博主題館是世博會有史以來室內展覽面積最大、展示內容最豐富的永久場館,也是對本屆世博會進行主題演繹的關鍵場館之一。

她是我眾多朋友之一。

驚嘆

驚奇讚嘆

奄然

(1).一致貌。《韓詩外傳》卷五:“張法而度之,奄然若合符節。”《荀子·儒效》作“晻然”。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引之 曰:“晻然,同貌也。”

(2).忽然。《後漢書·侯霸傳》:“未及爵命,奄然而終。”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二:“徘徊良久,奄然不見。” 唐 於鵠 《悼孩子》詩:“生來歲未周,奄然卻歸無。”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二部分五:“打算下次再來問,老無機會,也老不好意思,而 韓 * 奶 也不待說清楚就奄然而逝。”

(3).猶奄忽。指死亡。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終制》:“先有風氣之疾,常疑奄然。聊書素懷,以為汝戒。” 唐 劉禹錫 《為裴相公讓官第一表》:“自量氣力,忽恐奄然。”

(4).不明貌。奄,通“ 暗 ”。《晏子春秋·問上八》:“ 魯 之君臣,猶好為義,下之妥妥也,奄然寡聞。” 吳則虞 集釋引 孫星衍 音義:“奄然,闇然。”

(1).氣息微弱貌。《舊唐書·秦彥傳》:“死者十六七,縱存者鬼形鳥面,氣息奄然。”

(2).引申為委靡不振貌。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三》:“其始也,猶稍稍感慨激昂,思自表見;一限以資格,此士大夫所以盡奄然而無有生氣者也。”

(3).悲傷貌。 唐 元稹 《長嘴烏》詩:“左右雖無語,奄然皆淚垂。”

謀國

(1).謀劃取得國家政權。《後漢書·馮異岑彭等傳贊》:“奇鋒震敵,遠圖謀國。” 三國 魏 嵇康 《太師箴》:“故君位益侈,臣路生心。竭智謀國,不吝灰沉。”

(2).為國家利益謀劃。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十:“ 禹 非但不能謀國,亦不善養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征安南》:“ 夏貴溪 不欲用兵,亦謀國遠慮,迨其後議復 河套 ,又力主其事,致陷重辟。”京劇《楊門女將》第三場:“ 寇天官 ,謀國之道,持重為是啊!”

誰子

何人。《管子·地數》:“ 桓公 問於 管子 曰:‘以天財地利立功成名於天下者,誰子也?’ 管子 對曰:‘ 文 武 是也。’”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九:“平晝整衣冠,思見客與賓,賓客者誰子?倏忽若飛塵。” 宋 楊萬里 《春興》詩:“詩成字字梅樣香,卻把春風寄誰子?”

逃臣

逃亡之臣。《左傳·昭公七年》:“若從有司,是無所執逃臣也;逃而舍之,是無陪臺也。”《墨子·經說下》:“逃臣,不知其處;狗犬,不知其名也。”

章句

(1) 古籍的分章分段和語句停頓

(2) 分析古文的章節和句讀

複習五經,皆訓詁大義,不為章句。——《後漢書》

有志

有志向;有志氣。《禮記·禮運》:“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漢 王粲 《詠史》:“人生各有志,終不為此移。” 唐 韓愈 《送區冊序》:“﹝ 區冊 ﹞入吾室,聞詩書仁義之説,欣然喜,若有志於其間也。” 孫中山 《勸告北軍將士宣言書》:“ 民國 新成,時方多事,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有志者建功樹業之時。”

進退

(1) 前進和後退

進退不由。——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進退無顏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進退坐作之方。——宋· 蘇軾《教戰守》

進退維谷

(2) ∶該進則進,該退則退,指言行適度

不知進退

明朝

〈方〉∶明天

鞭棰

(1).鞭子。亦用作比喻。《國語·吳語》:“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 漢 劉向 《說苑·談叢》:“騏驥日馳千里,鞭箠不去其背。” 歐榘甲 《新廣東》五:“鄙人雖淺陋,願執鞭箠為馬前卒。” 何其芳 《一個平常的故事》:“讓我的歌唱變成鞭箠。”

(2).鞭打。《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后傳》:“宮人盜者,即時首服,不加鞭箠,不敢隱情。”《太平廣記》卷四八九引 唐 無名氏《冥音錄》:“幼時,每教其藝,小有所未至,其母輒加鞭箠,終莫究其玅。”《二刻拍案驚奇》卷八:“明日主人尋究,定遭鞭箠。” 劉師培 《悲佃篇》:“若輸稅逾期,則鞭箠之慘,無異於公庭。”

(3).比喻督促、勉勵。 梁啓超 《中國積弱溯源論》第一節:“但使有一姓能箝制我而鞭箠我者,我即從而崇拜之擁護之。”

(4).征服,控制。 清 姚鼐 《書<貨殖傳>後》:“方 秦始皇 統一區夏,鞭箠夷蠻,雄略震乎當世。”

長安

長安地名始於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陝西西安一帶

縱橫

(1) 豎和橫互相交錯

眾壑縱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猶有曲挺縱橫者。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2) 奔放自如

筆意縱橫

(3) 賓士無阻

縱橫四海

(4) 放肆;無所顧忌

(5) 指合縱連橫

朱紫

(1).紅色與紫色。《文選·張衡<西京賦>》:“木衣綈錦,土被朱紫。” 李善 註:“朱紫,二色也。” 宋 梅堯臣 《洛陽牡丹》詩:“紅棲 金谷 妓,黃值 洛川 妃。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2).《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而奪正色。”後因以“朱紫”喻正與邪、是與非、善與惡。《東觀漢記·宗資傳》:“ 汝南 太守 宗資 ,任用善士,朱紫區別。”《後漢書·陳元傳》:“夫明者獨見,不惑於朱紫;聽者獨聞,不謬於清濁。”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雌黃出其脣吻,朱紫由其月旦。” 唐 劉知幾 《史通·編次》:“ 班固 踵武,仍加祖述於其間……朱紫以之混淆,冠履於焉顛倒。”

(3).比喻辭采。《南齊書·周顒傳》:“ 顒 音辭辯麗,出言不窮,宮商朱紫,發口成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是以括囊雜體,功在銓別,宮商朱紫,隨勢各配。”

(4).古代高級官員的服色或服飾。謂朱衣紫綬,即紅色官服,紫色綬帶。《藝文類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吏部郎表》:“方愧朱紫,永懵鈞衡。”

(5).古代高級官員的服色或服飾。謂紅色、紫色官服。 唐 白居易 《偶吟》:“久寄形於朱紫內,漸抽身入蕙荷中。”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唯大賢忽為人縶維,官至朱紫。” 清 李漁 《奈何天·憂嫁》:“下官只因宦途偃蹇,家計蕭條,不以朱紫為榮,但覺素封可羨。”

雲台

(1).高聳入雲的台閣。《淮南子·俶真訓》:“雲臺之高,墮者折脊碎腦,而蟁蝱適足以翱翔。” 晉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黃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雲臺之觀者,必閟帶索之歡。” 唐 王勃 《七夕賦》:“君王廼馭風殿而長懷,俯雲臺而自矯。” 宋 張輯 《洞仙歌·代壽張辰川》詞:“問因何五馬,踏月雲臺。秋色里,卻賞煙霞袖手。”

(2). 漢 宮中高台名。 漢光武帝 時,用作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後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沉約 《為武帝與謝朏敕》:“今方復引領 雲臺 ,虛己 宣室 。” 唐 高適 《宋中遇劉書記有別》詩:“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雲臺 。” 宋 范成大 《寄贈泉石使李元直入覲》詩:“諸公上 雲臺 ,一葉渺 湘浦 。”

(3). 漢 宮中高台名。 漢明帝 時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 鄧禹 等二十八將於 南宮雲台 ,後用以泛指紀念功臣名將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報 雲臺 賀,公卿拜壽巵。” 清 洪昇 《長生殿·剿寇》:“擁大將,氣雄哉,合圖畫上 雲臺 。”

(4).山名。在 陝西省 華陰縣 境。即 西嶽 華山 的北峰。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於此。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九:“邀我登 雲臺 ,高揖 衛叔卿 。”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記》:“ 雲臺峯 在 太華山 東北。” 清 厲鶚 《嚴朗屋寫小像為杜子春事索題》詩之二:“ 雲臺峯 頂約驂鸞,杞犬芝童覓最難。”

(5).山名。在 四川省 蒼溪縣 東南,接 閬中縣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蘇省 連雲港市 境內。原為海中小島,稱 郁洲 , 明 代始與大陸相連。山上有水簾洞遺蹟。 李希凡 《雲台小記》:“ 雲台山 屹立在 黃海 之濱……所謂‘花果山’者,只是 雲台 一百多個山頭中的一陵。”

(7).道觀名。 唐 李商隱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詩:“ 錦里 差隣接, 雲臺 閉寂寥。” 馮浩 箋註:“所謂 雲臺觀 也。” 宋 劉克莊 《水龍吟·己亥自壽》詞之二:“願 雲臺 任滿,又還因任,賽 汾陽 考。”

高議

(1).高明的議論。《戰國策·齊策四》:“ 齊 人見 田駢 ,曰:‘聞先生高議,設為不宦,而願為役。’” 唐 杜甫 《寄柏學士林居》詩:“幾時高議排 金門 ,各使蒼生有環堵。”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詩:“高議參造化,清文煥皇猷。”

(2).指大發議論。《六韜·上賢》:“博聞辨詞,虛論高議,以為容美,窮居靜處,而誹時俗,此奸人也。”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次則結綬 金馬 之庭,高議 雲臺 之上。” 宋 范仲淹 《與朱氏書》:“京師交遊,慎於高議。”

意氣

(1) 志向與氣概

意氣風發

意氣揚揚。——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精神;神色

意氣自若。——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意氣之盛。——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3) 志趣

意氣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緒

意氣用事

一何

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樂府詩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婦啼一何苦。

不來

(1).不歸。《詩·小雅·採薇》:“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朱熹 集傳:“來,歸也。”

(2).逸詩《貍首》的別稱。因貍一名不來,故稱。《漢書·郊祀志上》:“後五十年, 周靈王 即位。時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設射《不來》。”按《史記·封禪書》作“設射《貍首》”。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貍,一名不來。”

吾儕

我輩;我們這類人

吾儕同說書者。——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吾儕悶來村店飲村酒

藜藿

(1) 指粗劣的飯菜

堯王天下也,…糲粢之食,藜藿之羹。——《韓非子·五蠹》

(2) (藜藿——吃野菜。動用)

肉食

以肉類為食物;吃葷

肉食動物

脫屣

比喻看得很輕,無所顧戀,猶如脫掉鞋子。《漢書·郊祀志上》:“嗟乎!誠得如 黃帝 ,吾視去妻子如脫屣耳!” 顏師古 註:“屣,小履。脫屣者,言其便易,無所顧也。” 唐 李頎 《緩歌行》:“一沉一浮會有時,棄我翻然如脫屣。” 宋 王禹偁 《潘閬詠潮圖序》:“脫屣場屋,恥原夫之流;棲心雲泉,有終焉之計。” 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夫 魯公 之見厄於當時,而直伸其志,其視卿相王侯與其國封邸第,曾不若脫屣,而何有於亭?” 梁啓超 《義大利建國三傑傳》:“ 加里波的 之脫屣爵祿,兔起鶻落於 卡菩列拉 之一孤島,其高風亮節,為史家所津津樂道。”

會當

該當;當須。含有將然的語氣。《藝文類聚》卷五四引 三國 魏 丁儀 《刑禮論》:“會當先別男女,定夫婦,分土地,班食物,此先以禮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 桓道恭 ﹞常自帶絳綿繩,箸腰中, 玄 問此何為?答曰:‘公獵,好縛人士,會當被縛,手不能堪芒也。’” 宋 楊萬里 《古路》詩:“會當揮蝥弧,一笑封鯨鯢。”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倘復紛紜,會當犧牲老屋。”

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辭·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遠;深遠

鴻飛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何乃

(1).怎能,何能。《史記·蒙恬列傳論》:“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後漢書·列女傳·袁隗妻》:“乃初成禮, 隗 問之曰:‘婦奉箕箒而已,何乃過珍麗乎?’”

(2).何況。《史記·田叔列傳》:“將軍尚不知人,何乃家監也!”《史記·東越列傳》:“且 秦 舉 鹹陽 而棄之,何乃 越 也!” 明 李東陽 《太白行》:“龍攀鳳附不自由,何乃棄君來事讎!”

(3).何故,為何。 漢 荀悅 《漢紀·高后紀》:“ 辟陽侯 曰:‘ 平原君 母死,何乃賀我?’”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十:“余乙巳春……作詩紀事,中有云:‘竊思 河 出 崑崙 墟,其勢定可吞埏垓;何乃千里一曲直,如汞瀉地往復回?’”

腐鼠

腐爛的死老鼠,喻毫無價值的東西

視兆人萬姓崩潰之血肉,曾不異夫腐鼠。——清· 黃宗羲《原君》

詩文賞析

【注釋】:
──(右聞警。)

詩詞推薦

南歸詩十八首·驅車出郭門原文_南歸詩十八首·驅車出郭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