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路

作者:葉憲祖 朝代:明代

不是路原文

小戶低廛。

急叩雙鐶莫滯延淨驚介:為甚的。

聲喧亂女兒。你且進去了。我把。

柴扉試啟問何緣。

旦下淨開門見介醜:趙媽媽。

我們奉當朝令狐丞相老爺所差。

特來聘你令愛。

與補闕李爺做二夫人的淨:阿呀。你們。

莫胡言我女兒呵。

荊釵已結朱陳眷縱。

金屋難教擁翠鈿末:你這老婦人好不知世事。我老爺便強娶了民間一個女子。打甚么緊。你也。

須通變我老爺呵。

熏天炙手難輕撼。

料應不免。

料應不免。

詩詞問答

問:不是路的作者是誰?答:葉憲祖
問:不是路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鸞鎞記 第五出

參考注釋

小戶

(1).小門。《漢書·孫寶傳》:“杜門不通水火,穿舍後牆為小戶。” 元 薩都剌 《曉起》詩:“矮窗小戶坐終日,煮茶繞坐松風生。” 清 汪懋麟 《奉送益都公致政歸里》詩:“勇退高車疾,虛拘小戶扃。”

(2).人口少的人家。

(3).貧苦人家;社會地位卑微的人家。《宋史·趙必願傳》:“至郡,免催 紹定 六年分小戶綾羅錢三萬緡有奇。” 明 朱朴 《苦哉行》:“虛名及小戶,米入官家倉。” 清 朱佐朝 《吉慶圖·鄰契》:“怎奈他出身小戶,未習閨風。”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六:“他和工作隊全體人員又都聯絡了不少的小戶,這裡頭,也有個別的馬戶。”

(4).酒量小。 唐 白居易 《醉後》詩:“猶嫌小戶長先醒,不得多時住醉鄉。” 宋 黃庭堅 《南康席上贈劉李二君》詩:“浪許薄才酬大雅,長愁小戶對洪鐘。” 清 黃景仁 《夜飲孫吟秋齋頭》詩:“可憐小戶初當筵,已見流珠眼芒起。”

(5).指酒量小的人。 唐 杜荀鶴 《雪中別詩友》詩:“酒寒無小戶,請滿酌行杯。” 清 李調元 《卍齋瑣錄》卷三:“人能飲不能飲有大小戶之稱……小戶雖不入,並澆灌取盡。”參見“大戶”。

甚的

什麼。《宣和遺事》前集:“ 徽宗 夢見甚的?乃夢見 東華帝 君 使仙童來召 徽宗 游 神霄宮 。”《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我把你不妨,便有甚的要緊?”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咳,俺為甚的替撞三家 景陽鐘 。”

喧亂

喧鬧不拘禮度。《隋書·隱逸傳·李士謙》:“ 李氏 宗黨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會極歡,無不沉醉諠亂。”

女兒

(1)

(2) 某人直系血統或過繼的下一代女性

(3) 一個家族的女性後代

張家女兒,李家女兒

(4) 自起源或出身衍生而來的似屬於女性的事物

美國是大不列顛的女兒

(5) 女孩

昔作女兒時。——《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進去

(1).從外面到裡面去。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四》:“今 嚴先生 與我們拱拱手,方始進去。”《紅樓夢》第二四回:“ 賈璉 笑道:‘你聽見了?認了兒子,不是好開交的。’説著,笑著進去了。”如:你先進去,我在外面等一等他們。

(2).用在動詞後,表示到裡面去。《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一夥公人打將進去,元來是一間地窖子。”《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及至送到院上,巡捕傳了進去,交給門上。”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一開蓋,正好, * 塞進去,轟隆一聲,坦克起了火。”

柴扉

柴門。亦指貧寒的家園。 南朝 梁 范雲 《贈張徐州稷》詩:“還聞稚子説,有客款柴扉。” 唐 李商隱 《訪隱者不遇成二絕》之二:“城郭休過識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西遊記》第六七回:“長老欣然促馬,至莊門外下馬,只見那柴扉緊閉。” 清 吳偉業 《和王太常西田雜興韻》:“亂後歸來桑柘稀,牽船補屋就柴扉。” 洪深 《申屠氏》第三本:“ 方蛟 叫門,柴扉半啟,走出一個莊客。”

啟問

動問;請問。 唐 韓愈 《送鄭尚書序》:“大府始至,四府必使其佐啟問起居。” 宋 王鞏 《甲申雜記》:“時 李定資 深鞫 蘇子瞻 獄,雖同列不敢輒啟問。”《水滸傳》第五三回:“ 戴宗 道:‘只今便去啟問本師。’”

何緣

怎么;為什麼。《晉書·桓沖傳》:“ 沖 性儉素,而謙虛愛士。嘗浴後,其妻送以新衣, 沖 大怒,促令持去。其妻復送之,而謂曰:‘衣不經新,何緣得故!’ 沖 笑而服之。”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不然,則 山 東之盜, 二世 何緣不覺? 南詔 之敗, 明皇 何緣不知?” 章炳麟 《文學總略》:“必以儷辭為文,何緣《十翼》不能一致,豈波瀾既盡,有所謝短乎?”

開門

敞開大門地;公開地

開門整黨

開門整風

媽媽

(1) 母親

媽媽好

媽媽回來了,媽媽來餵奶

(2) 老妻;老伴

兩個孩兒和媽媽

(3) 對年長婦人的稱呼

既是如此,媽媽引路。——清· 俞樾《七俠五義》

(4) 鴇母

相煩姐姐請出媽媽來,小閒自有話說。——《水滸傳》

我們

包括我在內的一組人

當我們想到勞動時,也只有在這時,我們才覺得我們太老了

當朝

(1) 當前的朝代

(2) 指在位的皇帝或秉政的宰相

(3) 主持朝廷政務

令狐

(1) 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縣一帶

(2) 複姓

丞相

古代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政務的職位最高的大臣

老爺

(1) 舊時對官紳及有權勢的人的尊稱

做官當老爺

(2) 外祖父

(3) 僕人對男主人的尊稱

我將聽從您的命令,老爺

特來

(1).特地前來。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小生特來拜望母親,就問這親事。”《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蒙夫人相待好意,不敢相侵,特來告別。”

(2).猶特別。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卻怎睃趁著你頭上放毫光,打扮的特來晃。” 王季思 校註:“晃,美俊也……猶今雲打扮得特別漂亮也。”參見“ 特別 ”。

令愛

稱對方的女兒的敬辭。也作“令嬡”

補闕

(1).匡補君王的缺失。《左傳·襄公元年》:“凡諸侯即位,小國朝之,大國聘焉,以繼好、結信、謀事、補闕,禮之大者也。” 杜預 註:“闕,猶過也。”《後漢書·胡廣傳》:“達練事體,明解朝章。雖無謇直之風,屢有補闕之益。”《明史·孫磐傳》:“請定建言者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彈權貴者;其次,揚清激濁,能補闕拾遺。” 清 朱克敬 《瞑庵雜識》卷一:“且使外廷共見共聞,則懷忠抱義之士,於朝廷之得失,皆得以補闕拾遺,隨時論捄。”

(2).引申為彌補缺漏。 吳格 《<詩三家義集疏>點校說明》:“搜殘補闕,網羅遺佚,為後人提供迄今最完備之三家《詩》讀本。”

(3).官名。 唐 武后 垂拱 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補闕屬門下省,右補闕屬中書省,掌供奉諷諫。 北宋 時改為司諫。 南宋 及 元 明 重又設定,均隨設隨罷。《新唐書·儀衛志》:“左補闕一人在左,右補闕一人在右。”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監察為合口椒,諫議為大坡、大諫,補闕(今司諫)為中諫,又曰補袞。”

夫人

(1)

(2) 古稱諸侯之妻

先軫朝,問 秦囚;公曰:“夫人請之,吾舍之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3) 古代命婦的封號

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 平原君夫人。——《史記·魏公子列傳》

公大怒,取案上器傷夫人。——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4) 尊稱自己及他人的妻子。多用於外交場合

(5) 中國帝王的妾

天子有後,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禮記》

阿呀

嘆詞。表示驚訝。《水滸傳》第一回:“ 洪太尉 喫了一驚,叫聲:‘阿呀!’撲地往後便倒。”《儒林外史》第五四回:“阿呀!是 本老爺 ,兩個月不見你來了,這些時,庵里做佛事忙?” 魯迅 《吶喊·明天》:“ 單四嫂子 知道不妙,暗暗叫了一聲‘阿呀!’”

你們

與之說話的一些人

我到時候通知你們

胡言

(1).胡人的語言。亦泛指外族、外國語或少數民族的語言。《隋書·經籍志四》:“﹝ 釋迦牟尼 ﹞捨太子位,出家學道,勤行精進,覺悟一切種智,而謂之佛,亦曰佛陀,亦曰浮屠,皆胡言也。” 明 湯顯祖 《榆林老將歌》:“娶妻胡語能胡言,盜馬與官多得錢。” 太平天囯 楊秀清 《奉天討胡檄》:“中國有中國之語言,今 滿洲 造為京腔,更中國之音,是以胡言胡語惑中國也。”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三講:“從前譯經的人,多嫌胡言呆板質樸,而把它改來適合現在的語言習慣,這是不對的。”

(2).胡說;亂說的話。《京本通俗小說·海陵王荒淫》:“妮子禁口,勿得胡言!”《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龍圖公案斷歪烏盆傳》:“你有事情從頭説,莫得胡言赫大人。”《白雪遺音·馬頭調·恨將起來》:“醉的他,胡言胡語將奴駡。” 陳毅 《在廣州歡送西哈努克宴會上的講話》:“我國的建設步伐大大加速了,殖民主義者的一派胡言,也就一一破產了。” 徐遲 《精神分析》:“瘋人分文武兩種:武瘋出手打人,動作粗暴;文瘋滿口胡言,竟日亂說。”

荊釵

(1).荊枝製作的髻釵。古代貧家婦女常用之。 唐 李山甫 《貧女》詩:“平生不識繡衣裳,閒把荊釵亦自傷。” 明 潘紱 《老女吟》:“無端忽聽鄰家語,笑整荊釵獨閉門。”參見“ 荊釵布裙 ”。

(2).借指貧家婦女。 宋 范成大 《臘月村田樂府,分歲詞》:“荊釵勸酒仍祝願:‘但願尊前且強健!’” 元 房皞 《貧家女》詩:“持身但如冰雪清,德耀荊釵有令名。” 清 陳維崧 《減字木蘭花·歲暮燈下》詞:“零落而今,累汝荊釵伴藁砧。”

(3).指《荊釵記》。 元 柯丹丘 作。現今流傳者多為 明 人改本。寫 宋 王十朋 與妻 錢玉蓮 雙雙拒絕權貴威逼,夫妻忠貞相愛的故事。 清 李漁 《比目魚·發端》:“ 劉旦 生來饒艷質, 譚生 一見鍾情極,默訂鸞凰人不識。遭母逼……演《荊釵》,雙雙沉溺。”按,此謂重演《荊釵記》故事,形容雙方愛情真摯。

朱陳

(1).古村名。 唐 白居易 《朱陳村》詩:“ 徐州 古豐縣 ,有村曰 朱陳 ……一村唯兩姓,世世為婚姻。” 宋 蘇軾 《陳季常所畜朱陳村嫁娶圖》詩:“何年 顧 陸 丹青手,畫作 朱 陳 嫁娶圖。”後用為兩姓聯姻的代稱。 明 葉憲祖 《素梅玉蟾》第五折:“兩家都是好門楣,結下 朱 陳 事更宜。”《紅樓夢》第九九回:“ 金陵 契好,桑梓情深,仰蒙雅愛,許結 朱陳 。”

(2).指 清 詞人 朱彝尊 與 陳維崧 。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三:“ 曹升六 《珂雪詞》,在國初諸老中最為大雅,才力不逮 朱 陳 ,而取徑較正。”

金屋

華美之屋。 南朝 梁 柳惲 《長門怨》詩:“無復金屋念,豈照長門心。” 唐 於鵠 《送宮人入道歸山》詩:“自傷白髮辭金屋,許著黃裳向玉峯。” 清 龔自珍 《湘月》詞:“一枝贈我,安排自有金屋。” 魯迅 《惜花》詩之二:“劇憐常逐柳綿飄,金屋何時貯 阿嬌 ?”參見“ 金屋貯嬌 ”。

翠鈿

(1).用翠玉製成的首飾。 南朝 梁武帝 《西洲曲》:“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宋 賀鑄 《菩薩蠻》詞:“簾下小憑肩,與人雙翠鈿。”《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各出所有翠鈿金釧,瑤簪寶珥。”《歧路燈》第十回:“個個油頭粉面,翠鈿仙衣。”

(2).猶翠靨。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臉上金霞細,眉間翠鈿深。” 宋 晏殊 《採桑子》詞:“試摘嬋娟,貼向眉心學翠鈿。”

老婦

(1) 年長婦女自稱的謙詞

老婦必唾其面。——《戰國策·趙策》

(2) 又

老婦恃輦而行。

好不

多么;很——表示程度深,並帶感嘆語氣

接到你的信好不高興!

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書憤》

(2) 人情世故

善於世事

民間

(1) 平民自願組織的

民間團體

(2) 來源於老百姓或在老百姓中間廣泛使用的

民間文學

(3) 非官方的

民間來往

民間貿易

(4) 百姓中

歲征民間。——《聊齋志異·促織》

一個

(1).表數量。單個。用於人和各種事物。如:一個人;一個書櫃;一個學校;一個理想;一個星期;一個地方。

(2).整個。如:他今天一個上午都沒歇過。如:今年一個冬天沒下過雪。

(3).用在動詞和補語之間,表示程度。如:吃了一個飽;看了一個夠;淋了一個透。

(4).跟名詞、動詞結合,用在謂語動詞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張天翼 《兒女們》:“黑雲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個不留神就得塌下來。” 沙汀 《丁跛公》:“昨天在一家買賣田地的酒席上,一個不提防,給兩三個熟人,灌醉來躺下了。” 祖慰 《被礁石劃破的水流》:“我扭頭就走,真怕她一個箭步追上來。”

女子

(1) 女人,女性的人

女子種花烹調,男子打獵釣魚

(2) 女人,女流

(3) 女孩子

小女子毋多談。——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女子先有誓。——《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打甚么緊

猶言有什麼要緊。 元 無名氏 《連環計》第三折:“我道你為甚么請我,可原來則為這箇官兒,打甚么緊。我若是三五日成其大事,這左丞相一定是你做。”《水滸傳》第十五回:“我若不和客人們飲時,便去廝見一面,打甚么緊。”《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這等打甚么緊,老身去叫他出來。”

通變

(1).通曉變化之理。《易·繫辭上》:“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 孔穎達 疏:“物之窮極,欲使開通,須知其變化,乃得通也。” 宋 蘇軾 《與李端伯寶文》之二:“智識通變,而性極厚。”

(2).猶變通。不拘常規,適時變動。《文選·班固<典引>》:“通變神化,函光而未曜。” 李周翰 註:“變通神化,其光不見則難可知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斯斟酌乎質文之間,而櫽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西遊記》第一回:“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纔這般與你説了,你還不省?”

熏天

(1).形容氣勢極盛。《呂氏春秋·離謂》:“毀譽成黨,眾口熏天。”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八:“臣聞虐暑熏天,不減堅冰之寒;涸陰凝地,無累陵火之熱。” 宋 王明清 《揮麈餘話》卷二:“ 勔 恃恩自恣,遣人諷之,且席以熏天之勢。”

(2).形容氣味濃重。 魯迅 《墳·寫在<墳>後面》:“ 劉伶 喝得酒氣熏天。”

炙手

(1).燙手。 唐 白居易 《放言》詩之四:“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 魯迅 《彷徨·弟兄》:“他伸手去一摸他的頭,又熱得炙手。”

(2).比喻權勢熾盛。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 天寳 十載時, 林甫 在相位,盍簪列炬之盛,其炙手之徒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劉小魯尚書》:“當 江陵 炙手時, 劉 獨退避冷局。” 清 洪昇 《長生殿·定情》:“中書獨坐攬朝權,看炙手威風赫烜。”參見“ 炙手可熱 ”。

(3).指炫耀。 清 黃宗羲 《<空林禪師詩>序》:“夫 寒山 、 拾得 村墅壁所抄之物,豈可與 皎然 、 靈徹 絜其笙簧,然而 皎靈 一生學問不堪向 天台 炙手,則知飾聲成文、彫音作蔚者非禪家本色。”

料應

估計;想來應是。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二折:“料應他衣絶祿盡,時乖運拙,月值年災。” 明 高啟 《客中憶二女》詩:“料應此際猶依母,燈下看縫寄我衣。”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花王閣剩稿》中,有哭 天士 詩四首,曰:……料應塵海無堪語,且試驂鸞向紫清。”

不免

免不了;難免

這段公路太窄,往來車輛有時不免擁塞

詩詞推薦

不是路原文_不是路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