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崇政殿六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御崇政殿六韻原文

盛京宮闕鎮東遼,締構千年祖德昭。

廿四春秋經歲閱,準回平定早兵銷。

重來崇政斯瞻殿,便與臨軒擬視朝。

鎬邑那居停昔宴,雲門雅樂徹今韶。

一欣一戚紛吾感,曰繼曰繩敬久要。

難在守成創不易,永思著說敢逍遙。

詩詞問答

問:御崇政殿六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御崇政殿六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御崇政殿六韻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蕭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五十三

2. 甲戌御殿時阿睦爾撒納率眾內附遣使先至曾命其隨班行禮是辦理新疆之始也茲準部回部皆經平定其地併入我版圖疆宇較前益增闢矣

參考注釋

宮闕

古時帝王所居住的宮殿。因宮門外有雙闕,故稱宮闕

太行、碣石之間,宮闕小陵之所在。——明· 顧炎武《復庵記》

締構

亦作“ 締搆 ”。 1.猶締造。謂經營開創。 晉 左思 《魏都賦》:“ 有魏 開國之日,締構之初,萬邑譬焉,亦獨 犫麋 之與 子都 ,培塿之與 方壺 也。”《宋書·徐羨之傳》:“近思皇室締構之艱,時攬萬機,躬親朝政。”《南史·張弘策庾域等傳論》:“ 庾域 、 鄭紹叔 、 呂僧珍 等,或忠誠亮藎,或恪勤匪懈,締構王業,皆有力焉。” 明 張居正 《赤兔》詩:“只今四海昇平日,誰識當年締搆難。” 康有為 等《上清帝第二書》:“以列聖艱難締搆而得之,一旦從容誤聽而棄之,如列祖列宗何?” 吳晗 《論中立》:“單憑一點有限的武力,和由這武力所締構的窮凶極惡的 * ,來奴役廣大的人民。”

(2).建造。《西京雜記》卷一:“匠人 丁緩 、 李菊 ,巧為天下第一,締構既成,向其姊子 樊延秊 説之,而外人稀知,莫能傳者。”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陳提督》:“時 陳提督 傑 為中營千總,日夕危坐宮門側,督率工匠締搆,初無怠容。” 清 唐孫華 《修雙鳳關壯繆廟示勸》詩:“締構出 輸般 ,意匠絶摹倣。”

(3).引申為經營構思。 明 宋濂 《四明佛隴禪寺興修記》:“禪師之締搆維勤,其意誠出於此。” 清 黃景仁 《半畝園》詩:“先人此締構,心力亦已殫。”

(4).結構。《周書·武帝紀下》:“締構弘敞,有踰清廟。” 唐 高彥休 《唐闕史·東都焚寺》:“ 東都 聖善寺 締搆甲於天下。” 明 李東陽 《贈固原伯劉公世墓修建記》:“神道之碑,饗祭之堂,培築堅厚,締構閎壯。” 清 黃景仁 《入山至戒壇》詩:“中藏法王宮,締構一何杰。”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今之文字,形聲轉多,而察其締構,什九以形象為本柢。”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祖德

(1).祖宗的功德。《管子·四稱》:“循其祖德,辯其順逆,推育賢人,讒慝不作。” 唐 丘丹 《奉使過石門瀑布》詩序:“小子 大曆 中奉使,竊有繼作,雖不足克紹祖德,追蹤昔賢,蓋造奇懷感之志也。” 宋 范仲淹 《贈樊秀才》詩:“始知祖德長,光輝傳佩刀。”《紅樓夢》第一一八回:“我勸你從此把心收一收,好好的用用功,但能博得一第,便是從此而止,也不枉天恩祖德了。” 蔡東藩 《清史通俗演義》第九七回:“惟我皇 漢 遺裔,奕葉久昌,祖德宗功,光被四海。”

(2).祖師的功德。《法音》1981年第2期:“ 中 日 兩國佛教徒之間的法情友誼,源遠流長。緬懷祖德,策勵來茲。我們今天更應該為鞏固我們先人架起的友誼之橋而努力工作。”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詩·魯頌·閟宮》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

(2) 年齡

(3) 我國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國各諸侯國爭霸的時代

(4) 史書名。儒家經典之一,相傳孔子根據魯國的編年史修訂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平定

(1) 平穩安定

他的情緒逐漸平定下來

(2) 平息

平定叛亂

(3) 評議審定

重來

(1).再來;復來。 晉 陶潛 《雜詩》之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宋 秦觀 《望海潮·洛陽懷古》詞:“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事事堪嗟。” 劉大白 《丁寧·春雪》:“讓寒飆卷將凍雨,重來稱霸。”

(2). 漢 樂曲名。《宋書·樂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廟樂……加宗廟食舉《重來》、《上陵》二曲,合八典為上陵食舉。”《宋書·樂志一》:“ 漢 太樂食舉十三曲:一曰《鹿鳴》,二曰《重來》。”

臨軒

(1).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間近檐處兩邊有檻楯,如車之軒,故稱。《後漢書·黨錮傳·李膺》:“ 讓 訴寃於帝,詔 膺 入殿,御親臨軒,詰以不先請便加誅辟之意。” 唐 王維 《少年行》之四:“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 明光宮 。”《清史稿·禮志九》:“ 乾隆 十四年,定命將儀三:一曰授敕印,經略大將軍出師,皇帝臨軒頒給。”

(2).在窗前。軒,窗檻。 唐 元稹 《鶯鶯傳》:“ 張生 臨軒獨寢,忽有人覺之。”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公既去,而執拂者臨軒指吏曰:‘問去者處士第幾?住何處?’”

視朝

謂臨朝聽政。《禮記·曾子問》:“諸侯適天子,必告於祖,奠於禰,冕而出視朝。” 宋 蘇軾 《富鄭公神道碑》:“上聞訃,震悼,為輟視朝。”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五:“建元以後,益勤勞國政,靡閒晝夜,每五日一視朝。”

居停

(1).寄居的處所。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因即以石倉為居停,名其詩曰《秋室篇》,取 李長吉 ‘秋室之中無俗聲’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少卿兄 要尋居停,此時不能久談。”

(2).見“ 居停主人 ”。

(3).謂寄寓。 清 趙翼 《靈岩山館吊畢秋帆制府》詩:“ 靈巖山館 好邱樊,吾友居停席未溫。”

雲門

(1). 周 六樂舞之一。用於祭祀天神。相傳為 黃帝 時所作。《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鹹》、《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鄭玄 註:“此 周 所存六代之樂, 黃帝 曰《雲門》、《大卷》。 黃帝 能成名萬物,以明民共財,言其德如雲之所出,民得以有族類。”《舊唐書·音樂志一》:“按古六代舞,有《雲門》、《大鹹》、《大夏》、《大韶》,是古之文舞; 殷 之《大濩》, 周 之《大武》,是古之武舞。” 章炳麟 《訄書·辨樂》:“古之作樂,各用其宮。”自註:“如《大司樂》:舞《雲門》,則圜鍾為宮。”

(2).高聳的大門。多比喻富貴之家。《古文苑·孔融<雜詩>之一》:“高明曜雲門,遠景灼寒素。” 章樵 註:“雲門謂門第穹崇,上侵雲漢。” 唐 李華 《含元殿賦》:“玉宇璇階,雲門露闕。” 宋 桑世昌 《蘭亭博議·御札一軸三紙藏右司黃犖家》:“珍藏既出於雲門,傳刻僅留於朔塞。”

(3). 漢 雲陽縣 的城門。《文選·班彪<北征賦>》:“歷 雲 門而反顧,望通天之崇崇。” 李善 註:“ 雲陽 ,古縣,在 池陽 西北,屬 右扶風 。雲門,即 雲陽縣 門也。《漢書》: 左馮翊 有 雲陽縣 。”

(4).山門。借指寺廟。 唐 杜甫 《惠義寺送王少尹赴成都》詩:“雲門青寂寂,此別惜相從。” 唐 陸龜蒙 《新秋月夕客有自遠相尋者》詩之一:“雲門老僧定未起,白閣道士遙相迎。” 唐 尚顏 《寄荊門鄭準》詩:“不許姓名留月觀,終攜瓶錫去雲門。”

(5).急流的出口。因水氣狀如雲霧,故稱。《文選·左思<蜀都賦>》:“指渠口以為雲門,灑滮池而為陸澤。” 張銑 註:“言水自渠而灌田,故指渠口為雲門,猶雲來則雨至也。” 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六:“風磴吹陰雪,雲門吼瀑泉。”

(6). 蜀 的代稱。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煙沉冰井,雨歇 雲門 。” 倪璠 註:“此以《蜀都賦》有雲門,故以 雲門 指 蜀 。” 唐 崔塗 《入蜀赴舉秋夜與先生話別》詩:“ 雲門 一萬里,應笑又擔簦。”

(7).指谷口。 晉 惠遠 《廬山東林雜詩》:“有客獨冥游,徑然忘所適。揮手撫雲門,靈關安足闢。” 唐 馬戴 《早發故山作》詩:“雲門夾峭石,石路蔭長松。”

(8).山名。在 浙江 紹興 南。亦名 東山 。山有 雲門寺 。 南朝 梁 處士 何胤 曾居於此。《梁書·文學傳下·王籍》:“﹝ 王籍 ﹞除輕車 湘東王 諮議參軍,隨府 會稽 。郡境有 雲門 、 天柱山 , 籍 嘗游之,或累月不反。” 宋 方岳 《水調歌頭·壽趙文昌》詞:“胸有 雲門 禹穴 ,筆有禊亭 晉 帖,風露洗脾肝。秋入 紫宸殿 ,磨玉寫琅玕。”

(9).山名。在 山東省 青州市 南。一名 雲峰山 。 清 周亮工 《雲門送胡元潤還白下》詩:“屴崱君能到, 雲門 得暫停。”

(10).山名。在 廣東省 乳源瑤族自治縣 北,連 樂昌縣 界。山有 雲門寺 。 五代 文偃禪師 居此。參見“ 雲門宗 ”。

(11).佛教宗派名。即雲門宗。 宋 陳師道 《請興化禪師疏》:“某公尊者承佛受記為世導師,紹雲門之正宗,分慧林之半座。”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至雲門之訶佛,則非特破相,而亦破名。”參見“ 雲門宗 ”。

(12).人體穴位名。位於前胸外上方,當鎖骨外端下緣。《素問·水熱穴論》:“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寫四支之熱也。” 王冰 註:“雲門在巨骨下,胸中行兩傍。”

雅樂

古代指帝王朝賀、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樂

久要

(1).舊約。《論語·憲問》:“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久要,舊約也。平生,猶少時。” 邢昺 疏:“言與人少時有舊約,雖年長貴達,不忘其言。”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歲衰而不渝者,信人也。” 元 無名氏 《契約文字》第一折:“著他回本鄉去,認了伯父伯娘,著他一家兒團圓,也見的我久要不忘之意。” 章炳麟 《八月十五夜詠懷》詩:“丈夫貴久要,焉念睚眥仇。”

(2).舊交。《文選·曹植<箜篌引>》:“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 劉良 註:“久要,久交也。” 唐 沉亞之 《秦夢記》:“公謂 亞之 曰:‘本以小女將託久要,不謂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 宋 王安石 《老人行》:“古來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須論久要。” 明 汪錂 《春蕪記·訪友》:“憶昔風塵訂久要,奈雌伏鹽車老。”

守成

保持前人的成就和業績。《詩·大雅·鳧鷖序》:“《鳧鷖》,守成也。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樂之也。” 孔穎達 疏:“言保守成功,不使失墜也。”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君道》:“ 太宗 謂侍臣曰:‘帝王之業,草創與守成孰難?’”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賓白》:“千古文章總無定格,有創始之人,即有守成不變之人;有守成不變之人,即有大仍其意,小變其形,自成一家,而不顧天下非笑之人。”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現在我們家裡出了我這種不孝的子孫……敗壞了 曾 家的門庭,教出一群不明事理,不肯上進,不知孝道,連守成都做不到的兒女。”

不易

(1).艱難,不容易。《詩·大雅·文王》:“宜鑒於 殷 ,駿命不易。” 朱熹 集傳:“不易,言其難也。”《論語·子路》:“為君難,為臣不易。”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要知此種文字,作之可憐,出之不易。” 毛 * 《<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序言二》:“對於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詞,作了一些註解。”

(2).不改變;不更換。《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註:“不為世俗所移易。”《漢書·哀帝紀》:“制節謹度以防奢淫,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顏師古 註:“言為常法,不可改易。” 宋 蘇軾 《仇池筆記·記張憨子》:“冬夏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覺有垢穢氣。”

永思

長思;長念。《書·大誥》:“肆予沖人,永思艱曰:‘嗚呼!允蠢鰥寡,哀哉!’”《荀子·正名》:“詩曰:‘長夜漫兮,永思騫兮。’” 漢 班固 《幽通賦》:“清潛處以永思兮,經日月而彌遠。” 晉 葛洪 《抱朴子·尚博》:“斯 伯牙 所以永思 鍾子 , 郢 人所以格斤不運也。” 明 顧起綸 《國雅品·釋品》:“ 復公 富於題詠,並多感慨,所乏幽淨永思。”

逍遙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詩詞推薦

御崇政殿六韻原文_御崇政殿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