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

作者:魏野 朝代:宋代

原文

七人廟下立徘徊,相顧閒心幾欲摧。
落日堪傷四散去,再來難得一齊來。

詩詞問答

問:《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的作者是誰?答:魏野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詩詞推薦

  • 夏日西湖閒居十首

    汪莘宋代〕清夜湖心把酒杯,花間風月共徘徊。金鐘何事催天曉,又恐遊人相逐來。
    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原文_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的賞析_古詩文
  • 春秋戰國門文公

    周曇唐代〕滅虢吞虞未息兵,柔秦敗楚霸威成。文公徒欲三強服,分晉元來是六卿。
  • 一枝花·杭州景

    關漢卿元代〕普天下錦繡鄉,環海內風流地。大元朝新附國,亡宋家舊華夷。水秀山奇,一到處堪遊戲,這答兒忒富貴。滿城中
  • 賀新郎(梅)

    黃升宋代〕自掃梅花下。問梢頭、冷蕊疏疏,幾時開也。間者闊焉今久矣,多少幽懷欲寫。有誰是、孤山流亞。香月一聯真絕
  • 送侯寧

    徐照宋代〕芳蘭雜蕭艾,獨鶴隨雞九。男兒暫困厄,困厄誰憐君。或雲深林間,其馥人自聞。何如鼓雙翼,軒昂九霄雲。
    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原文_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的賞析_古詩文
  • 東上拜羅首墓

    艾可叔宋代〕驛道百年墓,征衣四世孫。衝風行木葉,藉雪拜松恨。老覺貂裘敝,貧惟鐵硯存。倘徼先世福,猶足醉丘原。
  • 寄韓蛻秀才

    齊己唐代〕松門高不似侯門,蘚徑鞋蹤觸處分。遠事即為無害鳥,多閒便是有情雲。那憂寵辱來驚我,且寄風騷去敵君。知伴
    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原文_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的賞析_古詩文
  • 述懷

    黃庚宋代〕故鄉迢遞幾時還,目斷長江杳渺間。一雁飛邊天萬里,白雲多處是青山。
    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原文_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汪以南教授

    方回宋代〕未至無氈坐客寒,興闌自欲早休官。新下澤車款段馬,舊逢掖衣章甫冠。冷看群飛終可愕,真能勇退豈為難。人生
    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原文_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的賞析_古詩文
  • 霜葉飛 小溪歲晚,與南金夜坐分韻

    邵亨貞元代〕晚風吹醒梅花夢,吟袖人倦無語。楚天雲澹雁淒涼,何況黃昏雨。又忽忽、驚心歲序。村荒更迥無鐘鼓。對夜色蕭
    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原文_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的賞析_古詩文
  • 仙都山

    胡份宋代〕鳥道盤空上,松根抱石生。羽人分兩舍,雞犬自聞聲。
    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原文_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的賞析_古詩文
  • 玉艷亭即事五首

    白玉蟾宋代〕犬見行人吠,牛尋熟路回。煙光迷碧嶂,花片點蒼苔。
  •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

    杜甫唐代〕雀啄江頭黃柳花,??鸂鶒滿晴沙。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近侍即今難浪跡,此身那得更無家。丈人
  • 僧房避暑

    嚴維唐代〕支公好閒寂,庭宇愛林篁。幽曠無煩暑,恬和不可量。蕙風清水殿,荷氣雜天香。明月談空坐,怡然道術忘。
    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原文_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的賞析_古詩文
  • 歲暮感懷貽馮同年中允

    王禹偁宋代〕歲暮客商山,謫居多晝眠。夢回紅藥樹,身落紫微天。不得親公事,如何望俸錢。荒城共誰語,除卻訪同年。
  • 王俊彥宋代〕不雜人間種,恐遭天上殃。
    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原文_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零二首

    釋慧遠宋代〕梅陽老囑付此衣,遮護得山僧一半。借問搭來何所宜,恰似當年賣柴漢。醬裹墮,雪中炭,留與叢林斫額看。君不
  • 宿野人家

    趙蕃宋代〕凜若將崩石,狂哉既倒流。詩危欠好語,日晚覓安投。勞我行何苦,嗟渠戍未休。田居與官籍,俱坐有身憂。
    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原文_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範文叔禮部守彭州

    樓鑰宋代〕憂國鬢先雪,愛君心似丹。旌麾雖自適,懷抱未全寬。直道任三黜,故人憐一寒。濛陽毋久駐,旋復簉鵷鸞。
  • 秦國太夫人輓辭二首

    蘇頌宋代〕象服朝儀貴,封君國壤陪。從夫乘五馬,見子躡三台。靜樹終難止,東波遂不回。棘欒吾相慕,行道有餘哀。
    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原文_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的賞析_古詩文
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原文_和薛察院同龍門知縣劉大著洎數公禹廟留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