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張真人見寄

作者:王汝玉 朝代:明代

次張真人見寄原文

玉京神觀喜佳逢,始信蓬山有路通。

忽報仙幡臨草澤,驚看畫鷁下天風。

涼生晚渚芙蓉老,霜隕秋場稼□□。

□□□□□□□,□□□□□□□。

詩詞問答

問:次張真人見寄的作者是誰?答:王汝玉
問:次張真人見寄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次張真人見寄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汝玉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汝玉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2. 以下闕

參考注釋

玉京

(1).道家稱天帝所居之處。 晉 葛洪 《枕中書》引《真記》:“元都玉京, 七寶山 ,週廻九萬里,在 大羅 之上。”《魏書·釋老志》:“道家之原,出於 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 唐 白居易 《夢仙》詩:“須臾羣仙來,相引朝玉京。” 金 元好問 《步虛詞》之二:“萬神朝罷出 通明 ,和氣歡聲滿玉京。”

(2).泛指仙都。 宋 陸游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戲作》詩:“斥僊豈復塵中戀,便擬騎鯨返玉京。” 清 龔自珍 《行路易》詩:“浩浩蕩蕩,仙都玉京。蟠桃之花萬丈明, 淮南 之犬彳亍行。”

(3).指帝都。 唐 孟郊 《長安旅情》詩:“玉京十二樓,峨峨倚青翠。”《宣和遺事》後集:“玉京曾憶舊繁華,萬里帝王家。” 清 趙翼 《因邸報秦楚蜀三省同時奏捷喜作凱歌》:“露布星馳到玉京,鐃簫大凱溢歡聲。”

神觀

謂精神容態。《新唐書·裴度傳》:“ 度 退然纔中人,而神觀邁爽,操守堅正,善占對。” 宋 陳善 《捫虱新話·自悟前身》:“﹝ 張文定 、 蘇東坡 ﹞二公平生學道,性地純一,神觀清浄,於一念頃遂見前世。” 明 宋濂 《佛日普照辨禪師塔銘》:“師為人形軀短小,而神觀精朗,舉明 * ,滂沛演迤,有不知其所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勞山道士》:“一道士坐 * 上,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

蓬山

(1).即 蓬萊山 。相傳為仙人所居。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望 玄洲 而駿驅,指 蓬山 而永騖。” 唐 李商隱 《無題》詩:“ 蓬山 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棲真》:“舊人重到, 蓬山 路通。”參見“ 蓬萊山 ”。

(2).官署名。秘書省的別稱。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更掌蓬山之務,麟圖緝謚。”《舊唐書·劉子玄傳》:“蓬山之下,良直差肩;芸閣之中,英奇接武。” 宋 陸游 《喜楊廷秀秘監再入館》詩:“公去蓬山輕,公歸蓬山重。”參見“ 蓬萊 ”。

草澤

(1) 長滿野草的大片積水窪地

(2) 民眾中間

驚看

驚奇地注視。 清 劉大櫆 《途中所見》詩:“林外白光浮,驚看長湖水。” 清 劉大櫆 《過汶上贈鄧明府》詩:“如今白髮同尊酒,拭淚驚看夢裡人。”

畫鷁

《淮南子·本經訓》:“龍舟鷁首,浮吹以娛。” 高誘 註:“鷁,大鳥也。畫其像著船頭,故曰鷁首。”後以“畫鷁”為船的別稱。 南朝 陳 陳正見 《泛舟橫大江》詩:“波中畫鷁涌,帆上錦花飛。” 唐 溫庭筠 《昆明治水戰詞》:“ 滇池 海浦俱喧豗,青翰畫鷁相次來。”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蠻素邀興》:“澄波瀉影,畫鷁隨流轉。”

天風

風。風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天風吹旛旂。”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時古調》九:“天風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芙蓉

(1) 芙蓉花。中國的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在夜間變深紅色

(2) 荷花的別名。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秋場

秋收使用的打穀場。《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春秀良已凋,秋場庶能築。” 李周翰 註:“秋場庶能築,謂告老將歸田也。”

詩詞推薦

次張真人見寄原文_次張真人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