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大清門原文

令許投書異缿筒,無聲聽俾下情通。

古風淳噩非緣襲,謗木堯年聖制同。

詩詞問答

問:大清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大清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大清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三

2. 我太祖神武明哲創業開基日不暇給而勤於庶政建二木於門俾下 * 達者書之以進法貽百世澤永萬年

參考注釋

投書

(1).投交書信。亦指所投交的書信。《漢書·趙廣漢傳》:“又教吏為缿筩,及得投書,削其主名,而託以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三國志·魏志·國淵傳》:“時有投書誹謗者, 太祖 疾之。” 清 魯一同 《關忠節公家傳》:“夷不報命而急戰,戰方交則投書議和。” 魯迅 《華蓋集續編·(也許是廣告)為半農題記<何典>後,作》:“兩三月後,報章上就有投書出現,說 會稽 先生不懂催眠術,以此欺人。”

(2).謂將文書或信件投入水中。 晉 庾闡 《吊賈生文》:“涉 湘川 而觀 汨水 ,臨 賈生 投書之川。”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地理》:“ 汪藻 彥章 為 江西 提學,作《石頭驛記》云:‘自 豫章 絶 江 而西……曰 石頭渚 ,世以為 殷洪喬 投書之地。’”

(3).扔下書籍。《晉書·文苑傳·趙至》:“ 至 感母言,詣師受業,聞父耕叱牛聲,投書而泣。”

缿筒

見“ 缿筩 ”。

無聲

沒有一點聲音

無聲無息

下情

(1) 下面的情況

下情上達

(2) 民眾的情緒或意願

古風

(1) 古人之風。指質樸淳古的習尚、氣度和文風,也指質樸的生活作風

這個山村的人衣冠簡樸,古風猶存

(2) 詩體名。即古詩、古體詩

謗木

相傳 堯 舜 時於交通要道豎立木柱,讓人在上面寫諫言,稱“謗木”。見《史記·孝文本紀》。《後漢書·楊震傳》:“臣聞 堯 舜 之世,諫鼓謗木,立之於朝。”後世因於宮外立木以示納諫,仍稱“謗木”。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匭使》:“ 梁武帝 詔於謗木肺石旁各置一函,橫議者投謗木函,求達者投肺石函,則今之匭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巴陵本末》:“朕訪落伊始,首下詔求讜言,蓋與諫鼓、謗木同意。”

堯年

(1).古史傳說 堯 時天下太平,因以“堯年”比喻盛世。 南朝 梁 沉約 《四時白紵歌·春白紵》:“佩服瑤草駐容色, 舜 日 堯 年歡無極。” 唐 元稹 《賦得數蓂》詩:“ 堯 年始今歲,方欲瑞千齡。” 前蜀 韋莊 《題潁源廟》詩:“臨川試問 堯 年事,猶被封人勸濯纓。”

(2).相傳 帝堯 壽一百十六歲,因以“堯年”指長壽。 清 金農 《憩王屋山後十方院》詩之一:“大椿靈餌話 堯 年,鍊液升煙日馭前。”

聖制

古代聖人的法制。《史記·禮書》:“至 秦 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採擇其善,雖不合聖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濟濟依古以來。”《漢書·效祀志下》:“違俗復古,循聖制,定天位,如禮便。” 明 劉基 《官箴中》:“ 秦 廢聖制,代德以徂。”

猶御製。《南史·蕭賁傳》:“聖製此句,非為過似,如體目朝廷,非關序賊。”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閣臣進御筆》:“今上四年六月, 江陵 張公 為首揆,進閣中所藏 世宗 御筆聖諭六十三道,御製四十四道,聖製票帖七十道。”

詩詞推薦

大清門原文_大清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