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原文
春膏沾二麥,冀收十分餘。
入夏乃望雨,為之心不舒。
茲接方伯報,分數詳陳臚。
合九分尚饒,亦足雲慰予。
秋麥伏氣固,十分信不虛。
春麥結穗際,缺澤致遜諸。
較常年已佳,而我實惜乎。
在麥資情曬,在禾待雨濡。
展轉難為情,慰少愁故如。
詩詞問答
問:直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直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十四
2. 周元理奏二麥現屆成熟陸續登場順天天津宣化三府定州矛所屬收成九分以上遵化州及熱河道所屬收成九分其餘七府四州屬收成俱足十分通省約計九分有餘農情極為慶忭
參考注釋
春膏
(1).指春雨。 唐 李鹹用 《春晴》詩:“簷滴春膏絶,憑欄晚吹生。良朋在何處?高樹忽流鶯。”
(2).紙名。參見“ 春膏紙 ”。
(3).春天肥沃的泥土。 元 任士林 《吉祥草賦》:“方其根移露本,盆壅春膏,擬紫莖之逞瑞,伉蘭蕙於亭皋。”
二麥
大麥、小麥。《宋書·武帝紀》:“今二麥未晚,甘澤頻降,可下東境郡,勤課墾殖。”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三:“二麥俱秋斗百錢,田家喚作小豐年。” 清 鈕琇 《觚賸·廣東月令》:“﹝正月,﹞二麥黃。”
十分
(1) 很,甚,非常,極其
十分高興
十分難過
(2) 達到極端的程度
十分驚恐
(3) 總是;老是
十分在衙門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婦人,雖無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動人的顏色。——《水滸傳》
方伯
殷 周 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後泛稱地方長官。 漢 以來之刺史, 唐 之採訪使、觀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稱“方伯”。《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史記·周本紀》:“ 周 室衰微,諸侯彊並弱, 齊 、 楚 、 秦 、 晉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鄭司農 曰:“長諸侯為方伯。”《漢書·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 唐 韓愈 《送許使君刺郢州序》:“ 於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與卑鄙庸陋相應答如影響。”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薦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訪使,旋升方伯,改授 雲南 巡撫。”
分數
(1) 用一個式子被另一式子除表示出的商
(2) 評定成績或勝負時所記的分兒的數字
(3) 中等或高等學校授予優秀生的學分、學銜或獎勵
秋麥
(1).成熟的禾稼。《穆天子傳》卷四:“獻馬三百,牛羊五千,秋麥千車,膜稷三十車。” 郭璞 註:“秋麥,禾也。” 唐 沉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張岐州》詩:“芃芃秋麥盛,苒苒夏條垂。”
(2).猶麥秋。收割麥子的時候。 孫犁 《白洋淀紀事·光榮》:“可是 原生 那個媳婦漸漸不安靜起來。先是常常和婆婆吵架,後來就是長期住娘家,後來竟是秋麥也不來。”
伏氣
(1).屏氣,抑止呼吸。形容惶恐的樣子。 唐 韓愈 《唐朝散大夫贈司勛員外郎孔君墓志銘》:“從史羞,面頸發赤,抑首伏氣,不敢出一語以對。”
(2).指道家的吐納修煉法。《敦煌曲子詞·謁金門》:“長伏氣,住在 蓬萊 山里。”《古今小說·陳希夷四辭朝命》:“則他這睡也是仙家伏氣之法,非他人所能學也。”原註:“‘伏氣’,道家的一種修養法,也叫‘吐納’。”
(3).服氣;認輸。《西遊記》第五七回:“欲待要奔龍宮,又不伏氣求告龍王。” 明 高明 《琵琶記·蔡母嗟兒》:“婆婆日夜埋怨著公公,當初不合教孩兒出去。公公又不伏氣,只管和婆婆閒爭。”《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 希賢 平日見父親所為,心中不伏氣,怪的是方士。”
春麥
春季播種的麥子。 唐 司空圖 《書懷》詩:“幾處馬嘶春麥長,一川人喜雪峯晴。” 宋 蘇軾 《和子由送將官梁左藏仲通》:“兩足誰言春麥短,城堅不怕秋濤卷。”《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九年》:“內出正月所種春麥,並秀實堅好,與八九月所種無異。” 清 程瑤田 《與吳殿暘舍人書》:“ 瑤田 居北方久,見其種春麥者皆小麥。”
常年
一般的年份
這兒小麥常年畝產五百斤
雨濡
雨水浸漬。語出《易·夬》:“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引申為教化潤澤。《晉書·文苑傳·李充》:“澤洽雨濡,化流風散。”
展轉
(1) 翻身貌。多形容臥不安席
(2) 經過許多人的手或經過許多環節的地方
展轉四明天台。——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難為情
害羞,臉面不好看;情面上過不去
眾目睽睽之下,她倒有點難為情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偉楚臣之託辭兮,侈肆筆之特書岳珂《徽宗皇帝秋賦御書贊》
- 豈不志歸田,胡遽喧巧簧程公許《和大著何後部》
- 道義有真樂,何必甘膏梁於石《杜少陵贈衛八處士韻別秉國》
- 霧外知何寺,鍾聲只隔山
- 百年日月空憂喜,一笑乾坤任醉醒強至《感懷寄楊公濟》
- 美人依約在西廂
- 復問子何如,自言之帝鄉儲光羲《送周十一》
- 勝負豈能全兩喜沈瀛《減字木蘭花》
- 往崇丘索志,用壯爵祿心李處權《送岑婿歸許昌》
- 堂無織蒲妾,車有吐茵人宋庠《贈太傅中書令張文節公輓詞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