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公石原文
靈岩西路遠瞻東,石丈魁然見朗公。
誰辨是一還是二,謾雲非色亦非空。
無妨雪積徹骨冷,也識春回滿面融。
雲表如聞可公語,於斯疑似可能同。
詩詞問答
問:朗公石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朗公石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朗公石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三
2. 自潘村至靈岩蹕途所經山谷間尚有積雪未化麥苗亦菁蔥可愛不似德州一帶覺旱
參考注釋
靈岩
(1).指仙山。 晉 庾闡 《孫登隱居》詩:“靈巖霞蔚,石室鱗構,青松標空,蘭泉吐牖。”
(2).山名。指 山西省 大同市 雲岡 ,又名 武周山 , 北魏 建石窟於此。
(3).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木瀆鎮 西北。一名 硯石山 。 春秋 末 吳王 夫差 建離宮於此,今 靈岩寺 即其地。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外郡·靈岩山》:“ 靈巖山 有 夫差 館娃宮 、 響屧廊 、 浣花池 、 采香徑 等勝,固 吳中 麗矚也。” 清 張怡 《入山聞鶯》詩:“不識 靈巖 路,行行轉欲迷。”
(4).山名。在 浙江 樂清 雁盪山 ,為 雁盪 第一峰。 明 張煌言 《吳子佩遠遊雁盪歸備述名勝因為詩記略》:“ 靈巖 割元氣,陰洞礙朝曦。巖中何所有,萬象迸葳蕤。”
(5).山名。在 江蘇 六合 東。峰巒回抱,有 瑪瑙澗 ,出五色石卵,世稱靈岩石。參閱《嘉慶一統志·江寧府》。
(6).山名。在 山東 長清 東南。四面方正,又名 方山 。
石丈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十:“ 米芾 詼諧好奇……知 無為軍 ,初入州廨,見立石頗奇,喜曰:此足以當我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後用為奇石的代稱。 清 諸九鼎 《石譜·墨竹石》:“既對此君,復近石丈。熱客莫來,與爾霄壤。” 清 查慎行 《盧肇宅石筍一株猶存相傳唐時故物也》詩:“地以名流著,人探古蹟來。便應呼石丈,幸不中碑材。”參見“ 拜石 ”。
魁然
(1).安然。《莊子·庚桑楚》:“人見其跂,猶之魁然。” 成玄英 疏:“魁,安也。”
(2).高大貌。《史記·孟嘗君列傳》:“ 趙 人聞 孟嘗君 賢,出觀之,皆笑曰:‘始以 薛公 為魁然也,今視之,乃眇小丈夫耳。’” 唐 柳宗元 《蝜蝂傳》:“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瓮山耶律丞相墓》:“山麓魁然而大、凹而秀者,瓮之屬也。”
(3).卓然突出貌。 唐 韓愈 《祭竇司業文》:“惟君文行夙成,有聲 江東 ,魁然厚重,長者之風。”《新唐書·鄭權傳》:“ 權 識詣魁然,有閎辯。” 清 戴名世 《古樟記》:“﹝古樟﹞含日月之精,受雨露之潤,多歷年所,遂魁然出其奇於人間。”
獨立不群。魁,通“ 塊 ”。《漢書·東方朔傳》:“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 顏師古 註:“魁讀曰塊。” 王先謙 補註:“《史記》作崛然獨立,塊然獨處。”《三國志·魏志·邴原傳》“ 邴原 字 根矩 , 北海 朱虛 人也” 裴松之 引 晉 杜篤 《邴原別傳》:“ 邴原 名高德大,清規邈世,魁然而峙。”
還是
(1) 表示行為、動作或狀態保持不變,或不因上文所說的情況而改變
(2) 儘管發生了以前的事或以 * 慮過,仍要
今天咱們還是裝運木料
(3) 仍然,照樣
多年不見,他還是那么年輕
(4) 提議“是否這樣”之意
你還是帶上雨衣為好
(5) 在可供選擇的東西、狀況或過程中的挑選
你去,還是他去
(6) 另一方面
雖然嗓音嘶啞而聒耳,但她還是有著一股吸引人的熱情
無妨
不妨
有意見,無妨直率提出來
徹骨
深透入骨,比喻程度極深
寒風徹骨
滿面
整個面部
滿面笑容
雲表
(1).雲外。 漢 張衡 《西京賦》:“立脩莖之仙掌,承雲表之清露。”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牟 吹笛天下第一,日夜泛江,維舟吹之,寥亮逸發,上徹雲表。” 元 倪瓚 《七月十四日對雨》詩:“稍開雲表月,還掩篋中書。” 魯迅 《華蓋集·犧牲謨》:“我保你將來銅像巍巍,高入雲表。”
(2).借指上天,上蒼。 清 厲鶚 《小雪初晴訪敬身於城南同游梵天講寺》詩:“願服埽塔衣,頂禮向雲表。”
(3).奏疏,表章。《七國春秋平話後集》卷中:“吾今用上等劍客擔住雲表,申東海龍王請五百條毒龍,今晚來到,共你大戰。” 明 夏完淳 《五子詩·邵景說》:“寡慾棄塵物,幽棲抗雲表。”
於斯
同“ 於此 ”。《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嘗從事於斯矣。”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漢 之得材,於斯為貴。”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國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誰任其咎。”
疑似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疑似之間
可能
可能性
不相信有發生慘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