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耳岩

作者:克符道者 朝代:唐代

熊耳岩原文

熊耳宗師葬洛陽,龍城天子泣千行。

回擔只履蔥山上,驚殺梁王與魏王。

詩詞問答

問:熊耳岩的作者是誰?答:克符道者
問:熊耳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熊耳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克符道者的名句有哪些?答:克符道者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出處:全唐詩續補遺

參考注釋

熊耳

(1).山名。在 河南省 宜陽縣 。 秦嶺 東段支脈。《書·禹貢》:“導 洛 自 熊耳 。” 孔 傳:“在 宜陽 西。”《後漢書·劉盆子傳》:“ 樊崇 乃將 盆子 及丞相 徐宣 以下三十餘人肉袒降……積兵甲 宜陽城 西,與 熊耳山 齊。”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洛水》:“ 洛水 之北有 熊耳 ,雙巒競舉,狀同熊耳。在 宜陽 也。” 宋 陸游 《小出塞曲》:“明日受降處,甲齊 熊耳 高。”

(2).山名。在 湖南省 。《史記·封禪書》:“南伐至 召陵 ,登 熊耳山 以望 江漢 。” 司馬貞 索隱引《荊州記》:“ 耒陽 、 益陽 二縣東北有 熊耳 ,東西各一峯,狀如熊耳,因以為名。”

宗師

指在思想或學術上受人尊崇而可奉為師表的人

中國文壇的一代宗師

洛陽

河南省地級市。位於河南西部,市區面積79平方公里,人口97萬。中國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稱,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位於市東,其南龍門石窟為中國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隴海鐵路、焦枝鐵路交匯於此

龍城

(1). 漢 時 匈奴 地名。為 匈奴 祭天之處。《漢書·匈奴傳上》:“歲正月,諸長小會單于庭,祠。五月,大會 龍城 ,祭其先、天地、鬼神。”

(2).借指 匈奴 。 南朝 梁簡文帝 《隴西行》之一:“ 烏孫 塗更阻, 康居 路猶澁。月暈抱 龍城 ,星流照 馬邑 。” 唐 張籍 《妾薄命》詩:“君愛 龍城 征戰功,妾願青樓歌樂同。”

(3).帝都,京城。 唐 駱賓王 《秋雲》詩:“蓋陰連鳳闕,陣影翼龍城。”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孟冬行朝饗禮遇明禋歲行恭謝禮》:“鳳閣祥煙,龍城佳氣,明禋恭謝時豐。”

(4).地名。指今 廣西 柳州 。 唐 柳宗元 《種木檞花》詩:“上苑年年重物華,飄零今日在天涯。祗應長作 龍城 守,剩種庭前木檞花。”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廣西四·柳州府》:“ 貞觀 八年,改曰 柳州 。 天寶 初,曰 龍城郡 。 乾元 初,復曰 柳州 。”

天子

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

歸來見天子。——《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子坐明堂。

只履

一隻芒鞋。《五燈會元·東土祖師·初祖菩提達摩祖師》:“﹝ 達摩 ﹞端居而逝……葬 熊耳山 。起塔於 定林寺 。後三歲, 魏 宋雲 奉使西域回,遇祖於 蔥嶺 ,見乎攜隻履,翩翩獨逝。 雲 問:‘師何往?’祖曰:‘西天去!’”後以“隻履”為僧人送行或追悼亡僧之典。 唐 牟融 《送僧》詩:“煙水浮杯渡,雲山隻履行。” 明 屠隆 《曇花記·檀施積功》:“隻履踏天涯,西去誰家。回頭不戀舊繁華。白馬青牛看並駕,覺路無差。”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讀子二》:“若本不合來,而竟來,吾恐隻履歸時,未必肉身而西也。”

梁王

指 漢 梁孝王 劉武 。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歲將暮,時既昬,寒風積,愁雲繁, 梁王 不悅,游於 兔園 。迺置旨酒,命賓友,召 鄒生 ,延 枚叟 。 相如 末至,居客之右。” 唐 劉禹錫 《酬令狐相公寄賀遷拜之什》詩:“白首青衫誰比數,相憐只是有 梁王 。” 宋 黃庭堅 《寄懷公壽》詩:“好賦 梁王 在日邊,重簾復幕鎖神仙。” 明 何景明 《送雷長史》詩:“十年亭閣 淮西 宴,腸斷 梁王 雪夜樽。”參見“ 梁苑 ”。

詩詞推薦

熊耳岩原文_熊耳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