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放勛欽昊天,仲叔遞咨宣。
粵若四時柄,毋違一氣旋。
春生長夏備,秋斂蓄冬全。
敬以人時授,因之物候遷。
象雲或稱杓,表地亦為權。
熙績茲開始,釐工莫並前。
貞元運不息,橐籥迥常懸。
職在三無奉,欽哉勖體乾。
詩詞問答
問:《賦得四時為柄(得乾字八韻會試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三十
2. 得乾字八韻會試題
參考注釋
放勛
見“ 放勛 ”。
亦作“ 放勛 ”。帝 堯 名。《書·堯典》:“曰若稽古, 帝堯 曰 放勛 。” 陸德明 釋文引 馬融 云:“ 放勛 , 堯 名。” 蔡沉 集傳:“放,至也……勛,功也。言 堯 之功大而無所不至也。”《史記·五帝本紀》:“帝 堯 者, 放勛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唐 皮日休 《河橋賦》:“迨乎 放勛 之世, 重華 之年,其水懷山,其波浸天。” 明 張居正 《承天大志紀贊·龍飛紀》:“開泰運,恢帝紘,視 放勛 有光焉。” 章炳麟 《哀韓賦》:“惟 放勛 之焦嶢兮,四凶終其天祿。”
昊天
(1).蒼天。昊,元氣博大貌。《書·堯典》:“乃命 羲 和 ,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原夫圖籙之見,迺昊天休命。”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鎌田誠一墓記》:“嗚呼,昊天難測,蕙荃早摧;曄曄青春,永閟玄壤。”
(2).指一定季節的天空。《爾雅·釋天》:“夏為昊天。” 郭璞 註:“言氣皓旰。”《詩·王風·黍離》“悠悠蒼天” 孔穎達 疏引今文《尚書》 歐陽生 說:“春曰昊天。” 唐 杜甫 《北征》詩:“昊天積霜露,正氣有肅殺。”此指秋天。
(3).指一定方位的天。《淮南子·天文訓》:“西方曰昊天。” 高誘 註:“西方金白色,故曰昊天。”
仲叔
(1).指兄弟中排行第二者。《書·呂刑》:“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孫,皆聽朕言,庶有格命。”
(2).泛指兄弟、弟弟。 清 陳確 《祭祝子開美文》:“細書格言,精楷端淑,並師手札,匯藏一櫝,不遺諸子,不授仲叔。”
(3).猶伯仲。評論人的才能時,比喻不相上下。《三國志·蜀志·龐統法正傳評》:“儗之 魏 臣, 統 其 荀彧 之仲叔, 正 其 程 、 郭 之儔儷邪?”
(4).複姓。 春秋 衛 有 仲叔於奚 。見《左傳·成公二年》。
粵若
發語詞。用於句首以起下文。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粵若稽古帝 漢 ,祖宗濬哲欽明。” 唐 殷璠 《<河嶽英靈集>敘》:“粵若 王維 、 王昌齡 、 儲光羲 等二十四人,皆河嶽英靈也。” 宋 歐陽修 《南省試策第四道》:“粵若 姬氏 ,肇自 邰 封。”
時柄
當世的權柄。《後漢書·鄧騭傳論》:“ 騭 悝 兄弟,委遠時柄,忠勞王室,而終莫之免。” 唐 王周 《志峽船具詩·梢》:“有如提吏筆,有如執時柄。”
毋違
不得違誤。舊時公文套語。《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即敦請該生即日束裝赴院,以便考驗,申奏朝庭,引見擢用,毋違,速速!”
氣旋
繞一個低氣壓中心旋轉的風暴或氣流系統
春生
(1).在春季萌生。《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 漢 王充 《論衡·變動》:“春生而冬殺者,天也。” 唐 韓愈 《新修滕王閣記》:“春生秋殺,陽開陰閉。”
(2).猶言春天到來。 唐 張喬 《送友人游湖南》詩:“春生 南嶽 早,日轉大荒遲。” 唐 崔顥 《相逢行》:“春生百子殿,花發五城樓。” 宋 陸游 《小園春思》詩:“小軒愁入丁香結,幽徑春生豆蔻梢。”
長夏
(1).指陰曆六月。《素問·六節藏象論》:“春勝長夏。” 王冰 註:“所謂長夏者,六月也。”
(2).指夏日。因其白晝較長,故稱。 唐 沉佺期 《有所思》詩:“坐看長夏晚,秋月照羅幃。” 金 蔡珪 《寄通州王倅》詩:“長夏少人事,官閒簾戶深。” 清 劉大櫆 《游百門泉記》:“亭外廊四,周廊之內,老柏十數株蔽日,長夏坐其內不知有暑也。”
秋斂
(1).秋季收取。《禮記·樂記》:“春作夏長,仁也;秋斂冬藏,義也。”《宋史·食貨志上四》:“會 河北 轉運司幹當公事 王廣廉 召議事, 廣廉 嘗奏乞度僧牒數千道為本錢,於 陝西 轉運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斂,與 安石 意合。”
(2).秋收。《新唐書·劉仁軌傳》:“ 貞觀 十四年,校獵 同州 ,時秋斂未訖, 仁軌 諫曰:‘今茲澍澤霑足,百穀熾茂,收才十二。’”
人時
指有關耕穫的時令節氣。亦指曆法。《書·堯典》:“乃命 羲和 ,欽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蔡沉 集傳:“人時,謂耕穫之候,凡民事早晚之所關也。”《史記·五帝本紀》引作“民時”。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吹玉律而部人時,陽動陰靜。”
物候
生物的生命活動和非生物的變化對節候的反應,如植物開花、結果;動物蟄眠、遷徙以及始霜、解凍等
熙績
弘揚功業。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始熙績於 武關 ,率敷功於皇胤。”《清史稿·仁宗紀》:“亮工熙績,莫重於斯。”
開始
開始的時候或階段
貞元
(1).純正。語本《易·乾》:“元亨利貞。” 高亨 註:“乾,卦名,天也。元,善也。亨,美也。利,利物也。貞,正也。天有善、美、利物、貞正之德……《文言》謂君子亦有此德。” 南朝 梁 江淹 《五侍中為南蠻校尉詔》:“侍中領祕書監驍騎將軍 奐 ,秉心貞元,志局開亮,績譽之美,在公屢彰。”
(2).古以元亨利貞喻春夏秋冬,故借指時令的周而復始和天道人事的轉換。 明 張居正 《賀冬至表》:“紀貞元而應度,按時令以承禧。” 清 葉廷琯 《梅孫以甲乙元旦詩見示依韻和之》:“世事偶然成剝復,天心於此見貞元。”參見“ 貞下起元 ”。
不息
(1).不停止。《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馬王堆 漢 墓帛書《經法·國次》:“天地無私,四時不息。”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行之以不息,要之以至死。” 郭小川 《祝詩》:“用不息的鬥爭排除了種種干擾。”
(2).不用呼吸。《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大戴禮記·易本命》:“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
(3).不滅。《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荀子·不苟》:“ 盜跖 吟口,名聲若日月,與 舜 、 禹 俱傳而不息。”
橐籥
(1).亦作“ 橐爚 ”。古代冶煉時用以鼓風吹火的裝置,猶今之風箱。《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吳澄 註:“橐籥,冶鑄所以吹風熾火之器也。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為轄以鼓扁於內者,籥也。” 唐 黃滔 《丈六金身碑》:“其日圓空鏡然,江山四爽,橐爚之上,騰為煙雲,盤旋氤氳,五色成文。”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 老 氏以天地如橐籥,動而生風,是虛能於無生有,變幻無窮;而氣不鼓動則無,是有限矣。然則孰鼓其橐籥令生氣乎?”
(2).喻指造化,大自然。 晉 陸機 《文賦》:“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並育。” 唐 陳九流 《賦得春風扇微和》詩:“喜見陽和至,遙知橐籥功。”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一日賢太守,與我觀橐籥,往往獨自語,天帝相唯諾。”
(3).喻指本源。《隋書·經籍志一》:“其教有適,其用無窮,實仁義之陶鈞,誠道德之橐籥也。” 清 沉大成 《學福齋雜著·華嚴字母跋》:“第聽太師奏樂,伶人按歌,凡曲字之餘聲,無不收此十四字中者,便曉然《華嚴》字母為一切音之橐籥,實有裨於國小,豈可以其出於佛氏而忽之也哉!”
(4).生髮,化育。 宋 李綱 《<易傳內篇>序》:“生生之謂易,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三者渾淪而不相離……刻彫眾形,橐籥萬物,自有形至於無形,自有心至於無心。” 姚華 《曲海一勺·原樂》:“夫禮樂者,橐籥於元氣,根荄於人情,羣生仰其米鹽,萬化資其麴櫱。”
在三
《國語·晉語一》:“‘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則致死焉。” 韋昭 註:“三,君、父、師也。”後以“在三”為禮敬君、父、師的典故。 晉 桓溫 《薦譙元彥表》:“故有洗耳投淵,以振玄邈之風;亦有秉心矯跡,以敦在三之節。”《北齊書·徐之才傳》:“既為汝師,又為汝公,在三之義,頓居其兩。” 唐 蕭穎士 《江有歸舟》詩序:“尊道成德,嚴師其難哉。故在三之禮,極乎君親,而師也參焉。” 清 納蘭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書》:“夫師豈易言哉!古人重在三之誼,並之於君、親。”
體乾
履行天命。 南朝 梁 沉約 《胤雅》詩:“上天乃眷,大 梁 既受。灼灼重明,仰承元首。體乾作貳,命服期九。”《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元會大饗歌》:“惟熙帝載,式固王猷,體乾建本,是曰 孟侯 。” 宋 岳飛 《謝講和赦表》:“大德有容,神武不殺,體乾之健,行巽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