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原文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詩詞問答
問:淚的作者是誰?答:李商隱
問:淚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淚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商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商隱名句大全
李商隱淚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幽閉在永巷中哀怨的宮妃,長年累月地淚濕綺羅;閨中獨居的思婦思念遊子,整日擔心江上的風波。
湘江邊的竹子上,斑駁的啼痕也應無數,峴首山的石碑前,感懷的涕淚流下幾多?
昭君離去紫台,在秋風中走向荒涼的塞外;項羽兵困垓下,在營帳里夜聞悽愴的楚歌。
啊,當我在清晨時,來到灞水橋邊看到,青袍寒士相送達官貴人,才知道,這一切都算不了什麼。
注釋
永巷:《三輔黃圖》:“永巷,宮中長巷,幽閉宮女之有罪者。漢武帝時改為掖庭,置獄焉。”《史記·呂后本紀》:乃令永巷囚戚夫人。
終日:整天。《易·乾》:“君子終日乾乾。”風波:風浪。《楚辭·九章·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
湘江竹痕:指斑竹故事。李衎《竹譜詳錄》卷六:“淚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異記》云:‘舜南巡,葬於蒼梧,堯二女娥皇、女英淚下沾竹,文悉為之斑。’一名湘妃竹。”
峴首碑:《晉書》:“羊祜卒,百姓於峴山建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人去紫台:紫台,即紫宮、宮闕。此用王昭君故事。杜甫《詠懷古蹟五首》之三:“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兵殘句:《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乃大驚曰:‘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佤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灞水橋:灞水是渭河支流,源出藍田縣東秦嶺北麓,流經長安東,入渭河。灞橋在長安市東灞水上,是出入長安的要路之一,唐人常以此為餞行之地。
青袍:青袍寒士。玉珂:珂是馬鞍上的玉石類飾物,此代指達官貴人。《西京雜記》:“長安盛飾鞍馬,皆白蜃為珂。”《玉篇》:“珂,石次玉也,亦瑪瑙潔白如玉者。”此言寒士送貴胄,寒士自然很難堪。
詩文賞析
此詩為李商隱自傷身世之作,具體創作年份難以確指。馮浩和張采田都認為是大中二年(848年)冬為李德裕遭貶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