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家風次韻二首·其一

作者:劉跂 朝代:宋代

費家風次韻二首·其一原文

行年病肺熱,當暑極燔炮。

宵分偶小息,起步駐涼飆。

咄此怪事發,天北起喧囂。

扶搖駕霹靂,萬竅爭怒號。

雙耳不及掩,對語何由交。

木作麻葦拔,瓦如埃𡏖飄。

顛呶怖欲死,一一驚兒曹。

所憂吾其魚,遑賦屋上茅。

須臾事亦定,骨肉相勤勞。

東方漸杲杲,音響為誰銷。

詩詞問答

問:費家風次韻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劉跂
問:費家風次韻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參考注釋

行年

(1).經歷的年歲,指當時年齡。《荀子·君道》:“以為好麗邪?則夫人行年七十有二,齳然而齒墮矣。” 唐  杜甫 《狂歌行贈四兄》:“與兄行年校一歲,賢者是兄愚者弟。” 清  鈕琇 《觚賸·巡檢附魂》:“戲語之曰:‘貴司行年幾何?’則拱而對曰:‘卑職犬馬齒五十七矣。’”

(2).指將到的年齡。《南齊書·武帝紀》:“詔曰:‘始終大期,賢聖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復何恨……’是日上崩,年五十四。” 清  李調元 《剿說》卷二:“《水經注》:‘ 呂望 行年五十,賣食 棘津 。’行,將也……行年,猶雲年將,倒文也。”

(3).流年。舊時星命家所謂某人當年所行的運, 唐  張籍 《贈任道人》詩:“欲得定知身上事,憑君為筭小行年。” 金  元好問 《贈蕭漢傑》詩序:“問其日事,則曰:‘止以 唐生 、 季主 之業游時貴間耳。’因與論余之行年,而有契於余心者。”

燔炮

亦作“ 燔炰 ”。1.燒烤。語出《詩·小雅·瓠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唐  柳宗元 《嶺南節度使饗軍堂記》:“鉶鼎體節,燔炰胾炙。”《舊唐書·黃巢傳》:“展鉏鶴以成鋒刃,殺耕牛以恣燔炮。”

(2).泛指焚燒。 * 《紀念向秀麗同志》詩:“謹防 * 將旁及,忍受燔炰強自持。”

宵分

夜半。《魏書·崔楷傳》:“亮由君之勤恤,臣用劬勞,日昃忘餐,宵分廢寢。” 唐  李群玉 《中秋越台看月》詩:“宵分憑檻望,應合見 蓬萊 。” 清  陳裴之 《香畹樓憶語》:“年來侍我,學製寒衣縫紉熨貼,宵分不倦。” 阿英 《明朝的笑話》十:“ 沉文卿 ,是 吳 中的老儒,一天,讀書至宵分,燈熒熒欲滅。”

小息

短暫的休息

起步

開始走;開始進行

起步較晚

涼飆

亦作“ 涼飇 ”。亦作“涼颷”。秋風。 漢 班婕妤 《怨歌行》:“常恐秋節至,涼飇奪炎熱。” 唐 王勃 《易陽早發》詩:“復此涼飆至,空山飛夜螢。” 宋 王安石 《回橈》詩:“柴荊散策靜涼飈,隱几扁舟 白下 潮。”

怪事

奇怪的事情:咄咄~。

喧囂

(1) 聲音雜亂,不清靜

我屏息靜氣,努力在喧囂的塵世之中尋覓一種純淨、和諧之音。

(2) 叫囂;喧嚷

長矜爭之心,恣喧囂之慢。——《魏書·韓麒鱗傳》

扶搖

暴風由下向上升騰;喻仕途得志

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莊子·逍遙遊》。玄英疏:“扶搖,旋風也。”

霹靂

又急又響的雷,是雲與地面之間發生的強烈雷電現象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萬竅

(1).指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孔穴。《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 唐  陸龜蒙 《雜諷》詩之七:“天之發遐籟,大小隨萬竅。” 宋  蘇軾 《七月五日》詩之二:“西風送落日,萬竅含悽愴。”

(2).指人的各種感覺器官。竅,人的耳目口鼻等器官之孔。 元  馬臻 《遊仙詞》:“我自無為神自凝,萬竅不動心冥冥。”

怒號

大聲號叫

冬天,北風怒號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幾年前

(2)

 

趕不上,來不及

躲避不及

後悔不及

(3)

 

夠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為對風采的描繪…,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

對語

(1).對偶的詞句。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平頭上尾,尤忌於時;對語儷辭,盛行於俗。”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其詩卷首有一對語云:‘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鳥點頭行。’” 郭沫若 《我的作詩的經過》:“﹝我﹞做過《賦得體》的試帖詩,以及這種詩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對語。”

(2).交談,對話。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詩:“入門相對語,天命良不疑。”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一:“老兵不執役,則屏於舍外,常聞其中若有對語者。近聽之,則寂然。” 元  薩都剌 《夜泊釣台》詩:“山僧對語夜未央,不知風露滿衣裳。” 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同一禹域之民,而對語或須對譯,曷若易之為便?”

(3).對偶句中的偶句。 清  梁章鉅 《浪跡叢談·俞陶泉都轉》:“今年在 揚州 ,聞 公眉觀察 亦有一聯云:‘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屬子,九京可作,捨公其誰與歸。’出語本《朱子》,對語本《檀弓》。”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麼途徑。《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願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後,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範,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雲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木作

(1) 製作木器的作坊

(2) 木匠

麻葦

麻與蘆葦。比喻眾多。《新唐書·房琯傳》:“ 琯 欲持重有所伺,中人 邢延恩 促戰,故敗,士死麻葦。”

詩詞推薦

費家風次韻二首·其一原文_費家風次韻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