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

作者:吳兆 朝代:明代

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原文

適度含鄱口,來登五老峰。
千盤萬剝無人跡,雨過泥腥見虎蹤。
一徑孤懸五峰背,煙嵐五點濃如黛。
壁面起兮矗相向,石顏疊兮詭萬狀。
履觸雲生處,身齊飛鳥上。
霞綴屏兮成錦,霧彌谷兮如漲。
峰頭霧雨峰下晴,一邊湖樹夕陽明。
波聲直撼鄱陽縣,江色遙分湖口城。
憶昔揚帆彭蠡左,湖心迥壓看將墮。
今來頂上看湖光,湖光射眼白如霜。
不知浮蕩蒼翠表,只覺微茫眾山小。
林交陰兮青兕啼,草丰茸兮故步迷。
遊人今夜何峰宿,遙逐鐘聲度水西。

詩詞問答

問: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的作者是誰?答:吳兆
問: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吳兆的名句有哪些?答:吳兆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適度

適合要求的程度;適當

適度的運動有利於病人恢復健康

軟硬適度

五老峰

江西省 廬山 東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並肩聳立,故稱。峰下 九迭屏 為 李白 讀書處;東南有白鹿洞書院遺址,為 朱熹 講學處。 唐 李白 《登廬山五老峰》詩:“ 廬山 東南 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廬山日記》:“遍歷 五老峰 ,始知是山之陰,一岡連屬。” 清 趙翼 《新春小集》詩:“一笑 五老峰 ,突起樽俎地。”亦省作“ 五老 ”。 唐 李端 《寄廬山真上人》詩:“ 青草湖 中看 五老 , 白雲山 上宿雙林。” 康有為 《廬山謠》:“ 五老 拄杖碧雲中,子孫諸峰鹹侍叢。”

人跡

人的足跡;指人

荒無人跡

一徑

亦作“ 一逕 ”。1.一條小路。《晉書·賈充傳》:“ 充 帳下都督 周勤 時晝寢,夢見百餘人録 充 ,引入一逕。” 唐 杜甫 《遣意》詩之一:“一逕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唐 杜牧 《郡齋獨酌》詩:“溪南重迴首,一徑出修篁。” 宋 楊萬里 《桑茶坑道中》詩之八:“山根一徑抱溪斜,片地纔寬便數家。” 清 錢謙益 《香山寺》詩:“千峯匼匝更分明,磵復岡迴一徑清。”

(2).徑直。《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明日捉個空,便一逕到 臨安府 前叫起屈來。”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衝軍陣,鞭駿馬,一徑地西南上迓。” 元 關漢卿 《望江亭》第一折:“姑姑,你姪兒除授 潭州 為理,一徑的來望姑姑。”《水滸傳》第四二回:“再停兩日,點起山寨人馬,一徑去取了來。”《孽海花》第四回:“長班要去通報, 雯青 説:‘不必。’説著,就一逕向 公坊 住的那三間屋裡去。” 魯迅 《野草·狗的駁詰》:“我一徑逃走,盡力地走,直到逃出夢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3).方言。一直。謂持續不斷。《海上花列傳》第十二回:“只要 王老爺 一徑搭 沉小紅 要好落去,故末算是耐 沉小紅 本事大哉。” 朱自清 《葉聖陶的短篇小說》:“後來又在一個鄉鎮-- 甪直 --里住了四五年,一逕是做著國小教師。”

孤懸

猶孤立。無所依靠。《北齊書·慕容儼傳》:“人信阻絶,城守孤懸,眾情危懼。”《明史·于謙傳》:“ 大同 孤懸塞外,按 山西 者不及至,奏別設御史治之。” 冰心 《南歸》:“晚上 藻 和我總是強笑相對,而心中的怔忡,孤懸,恐怖,依戀,在不語無言之中,只有鍾和燈知道了。”

五峰

指五個手指。《全唐詩》卷八七九載《酒令·招手令》:“死其三洛,生其五峰。”《資治通鑑·後漢隱帝乾祐三年》“為手勢令” 元 胡三省 註:“五峰,通呼五指也。”

煙嵐

山里蒸騰起來的霧氣

小山村被籠罩在煙嵐里

相向

相對;面對面

相向前進

萬狀

各種狀態,形容程度極深

驚恐萬狀

生處

(1).生長的地方。 唐 李鹹用 《苔》詩:“幾年風雨跡,疊在石孱顏。生處景長靜,看來情儘閒。” 金 元好問 《野谷道中懷昭禪師》詩:“説向阿師應被笑,人生生處果難忘。” 元 曹之謙 《送李郭二子還鄉》詩:“喪亂身為客,淹流淚滿衣。亦知生處樂,未卜有年歸。”

(2).指聚集之處。 唐 杜牧 《山行》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3).佛教謂轉世輪迴之處。《魏書·釋老志》:“善惡生處凡有六道焉。”

(4).指轉生之處。 元 覺岸 《釋氏稽古略》卷二:“﹝ 道安法師 ﹞正月晦日命門徒具浴。忽有異僧出入隙中。 安 以生處問之,僧指西北,雲即開,見樓閣如幻出,曰:‘彼兜率天也。’”

(5).產地。 清 翟灝 《通俗編·貨財》:“生處不如聚處。”

飛鳥

(1).會飛的鳥類。亦泛指鳥類。《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呂氏春秋·功名》:“樹木盛則飛鳥歸之。”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惕飛鳥之跱衡。”

(2).指古代藏鉤遊戲中不固定屬於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貶誤》:“《風土記》曰:藏鉤之戲,分二曹以校勝負。若人耦則敵對,若奇則使一人為游附,或屬上曹,或屬下曹,名為飛鳥。”

峰頭

1.亦作"峰頭"。

2.峰頂。

霧雨

(1).霧和雨。《楚辭·大招》:“霧雨淫淫,白皓膠只。” 王逸 註:“言大海之涯,多霧惡氣,天常甚雨,如注壅水。”《漢書·鄒陽傳》:“臣聞交龍襄首奮翼,則浮雲出流,霧雨鹹集。” 唐 韓愈 《洞庭阻風贈張十一署》詩:“霧雨晦爭泄,波濤怒相投。”

(2).指連綿不絕的雨。 宋 蘇轍 《九日陰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諸子》詩之一:“旱久翻成霧雨災,老人腹疾強啣杯。”

(3).濛濛細雨。 唐 溫庭筠 《陽春曲》:“霏霏霧雨杏花天,簾外春威著羅幕。” 宋 陸游 《冬日感興》詩:“霧雨天昏曀,陂湖地阻深。” 元 王惲 《夜宿朝元閣下》詩:“炎歊似殺赤熛怒,霧雨漫成玄豹章。” 蔡東藩 《清史通俗演義》第三四回:“但見叢莽塞徑,老樾蔽天,霧雨冥冥,瘴煙冪冪。”

(4).謂隱居。 前蜀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十韻》:“霧雨十年同隱遁,風雷何日振沉潛。”參見“ 霧豹 ”。

一邊

一個動作與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

一邊聽收音機,一邊織毛衣

陽明

(1).陽光。《漢書·孔光傳》:“臣聞日者眾陽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 * 盛彊,侵蔽陽明,則日蝕應之。”

(2).光明。《後漢書·五行志二》:“或以為鳳皇陽明之應,故非明主,則隱不見。” 唐 韓愈 《題炭谷湫祠堂》詩:“萬生都陽明,幽暗鬼所寰。”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錢幣》:“ 世皇 嘗以錢幣問太保 劉文貞公 ,公曰:‘錢用於陽,楮用於陰。華夏,陽明之區;沙漠,幽陰之域。今陛下龍興朔漠,君臨中夏,宜用楮幣。’”

(3).指和藹溫順的秉性。 清 方苞 《書直隸新安張烈婦荊氏行實後》:“天地之氣,藹然而溫和者為陽,慘然而凜慄者為陰。凡婦人之順於舅姑,宜於家人,慈於子姓者,皆陽明之發也;故其變也激而為義烈。”

(4).中醫經脈名稱。《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 漢 鄭玄 註:“脈之大候,要在陽明、寸口。” 賈公彥 疏:“陽明者,在大拇指本骨之高處,與第二指間。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後一寸是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熱上則熏陽明,爛流絡,流絡動則脈結髮,脈結髮則爛解,故絡交。”

(5).指東方 青帝 。《雲笈七籤》卷四九:“陽明主春,萬童開門。”

(6).剛強。 明 李贄 《史綱評要·東漢紀·光武帝》:“ 光武 與 高祖 不同, 高祖 陽明, 光武 陰柔。”

(7). 明 王守仁 之號。《明史·王守仁傳》:“ 守仁 天姿異敏……其為教,專以致良知為主。謂 宋 周 程 二子後,惟 象山 陸氏 簡易直捷,有以接 孟氏 之傳。而《朱子集注》、《或問》之類,乃中年未定之説。學者翕然從之,世遂有‘陽明學’雲。”

鄱陽

(1).地名。 春秋 楚 番 邑, 秦 置 番縣 , 漢 改 鄱陽縣 。今改 波陽縣 ,在 江西省 東北部。《史記·楚世家》“ 吳 復伐 楚 ,取 番 ” 張守節 正義引 唐 李泰 《括地誌》:“ 饒州 鄱陽縣 , 春秋 時為 楚 東境, 秦 為 番縣 ,屬 九江郡 。 漢 為 鄱陽縣 也。”《文選·左思<吳都賦>》:“ 鄱陽 暴謔,中酒而作。” 劉逵 註:“ 鄱陽 人俗性暴急。” 明 李夢陽 《豆莝行》:“ 鄱陽 十日路斷截, 廬山 百姓啼寒餓。”

(2).指 鄱陽湖 。 明 徐禎卿 《彭蠡》詩:“茫茫 彭 蠡 口,隱隱 鄱陽 岑。”

江色

(1).江之水色。 唐 岑參 《與鮮于庶子泛漢江》詩:“酒光紅琥珀,江色碧琉璃。” 宋 陸游 《春晴泛舟》詩:“鱗鱗江色漲石黛,裊裊柳絲搖麯塵。”

(2).指江上景色。 明 林鴻 《同鄭二宣江上泛舟》詩:“載酒入江色,酒多江復長。”

揚帆

扯起船帆開船

彭蠡

鄱陽湖又一名稱,在江西省北部

湖心

湖水的中間。 唐 劉禹錫 《洞庭秋月行》詩:“ 洞庭 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清 魏源 《崑山別龔自珍》詩:“明宵夢我舟,湖心浪如堵。”

今來

(1).當今,如今。 三國 魏 曹植 《情詩》:“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 唐 韓愈 《落齒》詩:“今來落既熟,見落空相似。”《三國志平話》卷下:“今來 獻帝 懦弱, 曹操 弄權。”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一出:“俺今來這番,俺今來這番。又幾回筋斗透鍼關,透鍼關。”

(2).從今以後。 晉 潘岳 《西征賦》:“古往今來,邈矣悠哉。”《水滸傳》第八二回:“今來汝等眾人,但得府庫之物,納於庫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資,並從均分。”

頂上

(1).頂頭,高處。指山巔。 唐 林寬 《送僧游太白峰》詩:“頂上多靈跡,塵中少客知。” 唐 黃滔 《壺公山》詩:“數人游頂上,滄海見東邊。”

(2).頂禮拜上。極表尊敬。 明 陳洪謨 《繼世紀聞》卷一:“公差出外及回京者,朝見畢,皆赴 瑾 ( 劉瑾 )宅見辭。用涴紅箋紙寫官銜,稱‘頂上’字樣以為常禮。” 明 陳洪謨 《繼世紀聞》:“凡拜帖寫‘頂上’,不敢雲‘拜上’,‘頂上’之稱自此起。”《 * 詞話》第七一回:“ 夏公 又留下了一個雙紅拜帖兒,説道:‘多頂上老公公,拜遲,恕罪。’”《儒林外史》第六回:“ * 奶頂上大老爹,知道大老爹來家了,熱孝在身,不好過來拜見。”

眼白

〈方〉∶白眼珠兒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浮蕩

(1).飄蕩。 郁達夫 《沉淪》:“幾艘空船和幾隻舢板,輕輕的在繫著的地方遊蕩。” 老舍 《駱駝祥子》三:“再加上四圍的黑暗,使他覺得像在一團黑氣里浮蕩。” 楊朔 《大旗》:“風從東南吹來,漫野浮蕩著青草的氣味,還夾雜著肥料氣息。”

(2).指行為輕浮放蕩。《宋書·劉康祖傳》:“ 康祖 便弓馬,膂力絶人,在閭里不治士業,以浮蕩蒲酒為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紅玉》:“如此落寞,尚不刻苦,乃學浮蕩耶?” 葉紫 《星》:“﹝他趁這時候……﹞學會了和一切浮蕩的、守空房的婦人勾勾搭搭。”

(3).指思想作風虛浮不實。《陳書·儒林傳序》:“ 魏 晉 浮蕩,儒教淪歇。” 宋 王安石 《自澧浦東遊》詩:“經術震浮蕩,國風掃 齊 梁 。”

(4).浮誇,不踏實。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六:“盡去自 宋 以來開闔首尾經緯錯綜之法,而別為一種臃腫窘澁浮蕩之文。”

蒼翠

嫩綠的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微茫

迷漫而模糊

煙濤微茫信難求。——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月色微茫

青兕

青兕牛。古代犀牛類獸名。一角,青色,重千斤。《楚辭·招魂》:“君王親發兮憚青兕。” 王逸 註:“言 懷王 是時親自射獸,驚青兕牛而不能制也。” 洪興祖 補註:“《爾雅》:兕,似牛。注云:一角,青色,重千斤。” 明 陳子龍 《昆明池治水戰歌》:“鸛鵝唼藻聲徘徊,老蛟失翼青兕哀。”

丰茸

(1).繁密茂盛。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羅丰茸之游樹兮,離樓梧而相撐。” 唐 李德裕 《憶藥苗》詩:“溪上藥苗齊,丰茸正堪掇。” 宋 歐陽修 《山中之樂賦》:“蔭長松之蓊蔚兮,藉纖草之丰茸。”

(2).指繁茂的草木。 明 湯顯祖 《南柯記·宮訓》:“寒餘窈窕深閨晚,暖至丰茸別洞春。”

(3).美好。 唐 王勃 《採蓮歸》詩:“蓮浦夜相逢, 吳 姬 越 女何丰茸。”

(4).濃郁。 唐 溫庭筠 《台城曉朝曲》:“ 博山 鏡樹香丰茸,褭褭浮航金畫龍。”

(5).猶言華茂。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孟浩然》:“其詩文采丰茸,經緯綿密,半遵雅調,全削凡近。”

草木豐盛茂密貌。 宋 宋祁 《右史院蒲桃賦》:“丰茸大德之谷,棲息無機之禽。” 元 袁桷 《梁山泊》詩:“嫩草丰茸間軟蒲,一川晴緑映春蕪。” 清 袁昶 《游煙雨樓》詩之二:“積水倚芳洲,丰茸雜花映。”

故步

(1).見“ 故行 ”。

(2).舊蹤;原路。 宋 王奕 《賀新郎》詞:“ 蚩 塚黃花吟笑罷,下 新州 、 醉白樓 頭賦。復 淮 楚 ,尋故步。” 宋 岳珂 《桯史·館娃浯溪》:“余忽心動,毛髮森竪,乃蹟故步,還至水滸。”

遊人

見“遊客”

聲度

猶聲調。 宋 吳坰 《五總志》:“至夕,乃與同列飲酒以待,果一男子三嘆而歌。有 趙瓊 者,傾耳墮淚,曰:此 秦七 聲度也。”

水西

(1).泛指水的西邊。 唐 劉長卿 《寄靈一山人初還雲門》詩:“竹徑通城下,松風隔水西。” 唐 趙嘏 《汾上宴別》詩:“一樽花下酒,殘日水西樹。”

(2).古寺名。 唐 時勝地。包括 水西寺 、 水西首寺 、 天宮水西寺 。 唐 李白 《別山僧》詩:“何處名僧到 水西 ?乘舟弄月宿 涇溪 。” 王琦 注引《江南通志》:“ 水西山 ,在 寧國府 涇縣 西五里,林壑邃密,下臨 涇溪 。舊建 寶勝 、 崇慶 、 白雲 三寺…… 寶勝寺 即 水西寺 , 白雲寺 即 水西首寺 , 崇慶寺 即 天宮水西寺 也。” 唐 宣宗 《題涇縣水西寺》詩:“ 長安 若問 江 南事,説道風光在 水西 。”

(3).花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水西花,葉如萱艸,花黃,夏開。”

詩文賞析

【注釋】:
(甲辰仲夏,梅子庾、喻宣仲、曹能始、林茂之同游,凡
半月)

詩詞推薦

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原文_登五老峰望彭蠡湖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