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西京執戟郎,老嗜杯中物。
觀其所著書,澀讀由蹇吃。
劇秦見平生,何心窺彷佛。
唯有四愁賦,至今猶炳蔚。
詩詞問答
問:《謝靈運詩云中為天地物今成鄙夫有取以為韻遣興作十章兼寄雲叟·其五》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物韻
2. 原作叱,據豫章本改
參考注釋
西京
古都名。(1) 西漢 都 長安 , 東漢 改都 洛陽 ,因稱 洛陽 為 東京 , 長安 為 西京 。(2) 隋煬帝 建 洛陽 為 東京 ,因稱 長安 為 西京 。(3) 唐 顯慶 二年,以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長安 為 西都 ,一稱 西京 , 天寶 元年,定稱 西京 , 至德 二載,改稱 中京 。(4) 唐 至德 二載收復兩京,還都 長安 ,因 鳳翔 是兩京未復時 肅宗 之駐地,改 鳳翔郡 為 鳳翔府 ,建號 西京 , 上元 元年,廢京號。(5) 南詔王 尋閣勸 時,以 太和 (指 羊苴咩城 )為 西京 ,至 世隆 稱帝,改稱 中都 。(6)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於 魏州 ,以 魏州 為 東京 興唐府 ,以即位前的 晉王 舊都 太原府 為 西京 ,十一月復 唐 舊制改 西京 為 北京 。(7)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復 唐 舊制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至 晉 天福 三年罷京。(8) 五代 後晉 天福 三年自東都 河南府 遷都 汴州 ,以 汴州 為 東京 開封府 ,改東都 河南府 為 西京 , 漢 周 及 北宋 沿襲不改。(9) 遼 重熙 十三年,升 雲州 為 大同府 ,建號 西京 ,沿至 金 代不改。(10)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長安 ,稱 西京 。(11) 明 張獻忠 以 蜀 王府為宮, 成都 曰 西京 。
執戟
秦 漢 時的宮廷侍衛官。因值勤時手持戟,故名。《史記·滑稽列傳》:“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 明 沉采 《千金記·夜宴》:“我如今授你執戟郎官,你權知職事,待後有功,重行陞賞。” 清 龔自珍 《乞糴保陽》詩:“掌故二百年,身先執戟老。”
杯中物
指酒。 晉 陶潛 《責子》詩:“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唐 韓翃 《送齊明府赴東陽》詩:“風流好愛杯中物,豪盪仍欺陌上郎。” 宋 辛棄疾 《滿江紅·送信守鄭舜舉被召》詞:“問人間,誰管別離愁?杯中物。”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二折:“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疎了絃上手。”亦作“ 杯中之物 ”。《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 ﹞平昔別無所好,偏愛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見了酒,連性命也不相顧。”
其所
一個合適的或指定的位置
各得其所
著書
撰寫著作。
蹇吃
口吃;言語不順利。蹇,通“ 謇 ”。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言辭蹇吃,更甚 揚雄 。” 倪璠 註:“《漢書》:‘ 揚雄 為人簡易佚盪,口吃不能劇談。’” 宋 黃庭堅 《病起荊江即事》詩之九:“ 張子 耽酒語蹇吃,聞道 潁州 又 陳州 。” 章炳麟 《文學說例》:“《顧命》‘陳教則肄肄不違’。 江氏 集注音疏謂:‘重言肄者,病甚氣喘而語吃。’其説是也。夫以劇氣蹇吃,猶無刪削。”
劇秦
(1). 漢 揚雄 撰《劇秦美新》一文,貶斥 秦 朝,稱美 王莽 的 新 朝。後因以“劇秦”謂指斥前朝。 明 劉基 《詠史》:“想得民心思 漢 日,正當 楊子 劇 秦 時。” 清 陳夢雷 《抒哀賦》:“不淟涊以劇 秦 兮,庶余心之靡他。”
(2). 揚雄 《劇秦美新》的省稱。 宋 王安石 《揚雄》詩之一:“歲晚 天祿閣 ,強顏為《劇秦》。” 郁達夫 《歲暮窮極某府憐其貧囑為撰文》詩:“國門《呂覽》應傳世,何必臣 雄 再《劇秦》。”參見“ 劇秦美新 ”。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彷佛
同“仿佛”
四愁
(1).“ 四愁詩 ”的省稱。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四愁七哀》:“《四愁》, 漢 張衡 所作,傷時之文也。” 唐 李嘉祐 《暮秋遷客增思寄京華》詩:“ 宋玉 怨三秋, 張衡 復‘四愁’。” 清 姚鼐 《送一青歸因寄仲郛》詩:“天末‘四愁’思莫致,秋來‘九辨’送將歸。”
(2).泛指愁思。 唐 王維 《送丘為往唐州》詩:“四愁連 漢水 ,百口寄隨人。” 唐 孟郊 《百憂》詩:“智士日千慮,愚夫惟四愁。”參見“ 四愁詩 ”。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炳蔚
(1).形容文采鮮明華美。語本《易·革》:“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泥龍雖藻繪炳蔚,而不堪慶雲之招。” 唐 韓愈 《山南鄭相公樊員外酬答為詩依賦十四韻以獻》:“誠既富而美,章匯霍炳蔚。”《清史稿·藝文志一》:“海內從風,人文炳蔚,學術昌盛,方駕 漢 唐 。”
(2).指文臣。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炳蔚內弼,虓闞外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