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錢維城山水·其五·山樓對瀑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雖有山樓非背開,前川振鷺若飛來。

寒山疑似聽雪閣,颯沓聲中射眼皚。

詩詞問答

問:《題錢維城山水·其五·山樓對瀑》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一

參考注釋

山樓

(1).山間樓房。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水谷銀沙,山樓石柱。” 唐 張祜 《題金陵渡》詩:“ 金陵 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唐 孔德紹 《南隱游泉山》詩:“野花開石鏡,雲葉掩山樓。”

(2).高樓。 唐 王勃 《九成宮頌》:“山樓獸矯,雲臺鳥次。”

(3).臨時搭建的彩飾樓棚。 唐 蘇頲 《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詩:“繞花開水殿,架竹起山樓。” 宋 王珪 《宮詞》:“山樓彩鳳棲寒月,宴殿金麟吐御香。蜀錦地衣呈隊舞,教頭先出拜君王。” 宋 陳元靚 《歲時廣記·上元上·立棘盆》:“上乘平頭輦從寺觀出,由馳道入,穿山樓下過。”

振鷺

《詩·周頌·振鷺》:“振鷺于飛,於彼西雝。” 孔穎達 疏:“言有振振然絜白之鷺鳥往飛也……美威儀之人臣而助祭王廟亦得其宜也。”又《魯頌·有駜》:“振振鷺,鷺於下。” 毛 傳:“鷺,白鳥也,以興絜白之士。” 鄭玄 箋:“絜白之士羣集於君之朝。”後因以“振鷺”喻在朝的操行純治的賢人。 宋 王禹偁 《送郝校書從事相州》詩:“金臺莫作多時計,非久應歸振鷺行。” 明 高啟 《送前進士夏尚之歸宜春》詩:“故國歸鴻少,新朝振鷺多。”參見“ 振振 ”。

寒山

(1).傳說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辭·大招》:“魂乎無北!北有寒山, 逴龍 赩只。” 王逸 註:“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陰不見日,名曰 逴龍 。” 晉 張協 《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

(2).冷落寂靜的山;寒天的山。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詩:“南州實炎德,桂樹凌寒山。” 唐 韓翃 《送齊山人歸長白山》詩:“柴門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萬木中。”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秋畦公取士》:“秋風幾樹天香動,吹向寒山老桂林。”

(3).指 浙江省 天台縣 的 寒岩 。 唐 詩僧 寒山子 曾居此。 唐 寒山 《詩》之三:“可笑 寒山 道,而無車馬蹤。” 唐 寒山 《詩》之二○三:“我家本住在 寒山 ,石巖棲息離煩緣。”

(4).即 寒山子 。 唐 寒山 《詩》之二二○:“時人見 寒山 ,各謂是風顛。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纏。” 宋 陸游 《醉中題民家壁》詩:“吾詩戱用 寒山 例,小市人家到處題。”參見“ 寒山子 ”。

(5).地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本 支硎山 之支峰, 明 處士 趙宧光 曾隱居於此。

(6).地名。在 江蘇省 徐州市 東南。《晉書·劉遐傳》:“詔 遐 領 彭城 內史,與 徐州 刺史 蔡豹 、 太山 太守 徐龕 共討 撫 ,戰於 寒山 , 撫 敗走。”

(7).地名。在 廣西 玉林縣 西北三十里。參閱《九域志》。

疑似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疑似之間

颯沓

(1).紛繁、眾多貌。《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魚貫鳬躍,颯沓鱗萃。” 李周翰 註:“颯沓鱗萃,言多也。”

(2).盤旋貌。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颯沓矜顧,遷延遲暮。” 唐 李白 《上雲樂》詩:“淋漓颯沓,進退成行。” 明 唐順之 《從軍行送呂兵曹募兵遼海》:“飛沙颯沓迷亭障,組練繽紛皆北向。”

(3).迅疾貌。 漢 應瑒 《西狩賦》:“按轡清途,颯沓風翔。屬車轇轕,羽騎騰驤。” 唐 李白 《俠客行》:“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清 錢謙益 《己卯除夕偕孟陽守歲崇德郁振公吳可黃二先輩俱集》詩:“流光颯沓將過客,世事朦朧欲曙天。”

(4).象聲詞。 南朝 齊 謝朓 《和劉西曹<望海台>》:“差池遠鴈沒,颯沓群鳬驚。” 明 袁宗道 《葛醫序》:“然每寒暑之夜,聞馬蹄颯沓,問之則紫襴客也。” 清 徐士俊 《汪十四傳》:“箭聲颯沓來。”

中射

亦稱“ 中射士 ”。古官名。宮廷中的侍衛官。《戰國策·楚策四》:“有獻不死之藥於 荊王 者,謁者操以入。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韓非子·十過》:“中射士諫曰:‘合諸侯,不可無禮。’” 陳奇猷 集釋引 孫詒讓 曰:“中射者,射人之給事宮內者,猶涓人之在內者謂之中涓,庶子之在內者謂之中庶子矣。”一説,侍御的近臣。 於省吾 《雙劍誃諸子新證·韓非一》:“ 吳北江 先生謂‘射’乃‘榭’之借字。”參見“ 中謝 ”。

詩詞推薦

題錢維城山水·其五·山樓對瀑原文_題錢維城山水·其五·山樓對瀑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