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同朱揮使飲待王以德未至原文
酒闌殘月照高台,還有詩篇次第裁。
舞劍莫教張旭看,登樓須待仲宣來。
徒言南海三千里,已過東風二十回。
岐路相逢聊暢飲,曉城鉦鼓漫勞催。
詩詞問答
問:夜同朱揮使飲待王以德未至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夜同朱揮使飲待王以德未至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夜同朱揮使飲待王以德未至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熊峰集卷四
參考注釋
闌殘
將盡;將完。 宋 楊萬里 《正月十九日五更詣天慶觀謝雪》詩:“元宵風物又闌殘,閉閣何曾出一看。” 元 張憲 《唐五王擊毬圖》詩:“花蕚相輝雨氣寒,樓中歌管漸闌殘。”《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面前按酒,吃得闌殘。 俞良 手撫雕欄,下視湖光,心中愁悶。”
高台
(1).高建樓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廣池,湛樂飲酒。”《左傳·昭公二十年》:“其適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斬刈民力,輸掠其聚,以成其違,不恤後人。”
(2).高的樓台。 晉 左思 《吳都賦》:“造 姑蘇 之高臺,臨四遠而特建。” 明 王世貞 《登岱》詩:“ 軒轅黃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開。”
(3).比喻京師。《文選·曹植<雜詩>之一》:“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語》:“高臺,喻京師。”
(4).頭之別稱。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形貌·頭》:“《黃庭經》:高臺通天臨中野。”原註:“頭為高臺。”
篇次
謂書籍中篇章的順序。 三國 魏 何晏 《<論語集解>敘》:“ 魯共王 時,嘗欲以 孔子 宅為宮。壞得古文《論語》、《齊論》有《問王》、《知道》,多於《魯論》二篇,古論亦無此二篇,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為一篇,有兩《子張》,凡二十一篇。篇次不與《齊》、《魯論》同。” 宋 曾鞏 《<禮閣新儀目錄>序》:“蓋此書本三十篇,則集賢院書雖具,然其篇次亦亂。既正其脫謬,因定著從目録,而《禮閣新儀》三十篇復完。”
莫教
猶莫非。《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 吳教授 聽得外面聲音,不是別人,是我渾家和 錦兒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這裡?莫教也是鬼?”
張旭
張旭(675?-750?) : 唐代書法家。字伯高,吳縣(今屬江蘇)人。曾官常熟尉、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工詩,與賀知章等為“吳中四士”之一。擅草書,連綿迴繞,起伏跌宕,被尊為“草聖”。常醉後落筆,與懷素並稱“顛張狂素”。相傳草書墨跡《古詩四帖》為其手書。登樓
(1).上樓。 南朝 宋 謝靈運 《南樓中望所遲客》詩:“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宋 戴復古 《無策》詩:“老覺登樓懶,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們何不登樓一望。’”
(2).指 漢 末 王粲 避亂客 荊州 ,思歸,作《登樓賦》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五:“羣盜哀 王粲 ,中年召 賈生 。登樓初有作,前席竟為榮。” 宋 陸游 《秋望》詩:“一樽莫恨盤飧薄,終勝登樓憶故鄉。” 金 元好問 《鄧州城樓》詩:“自古江山感遊子,今人誰解賦登樓。” 元 戴良 《懷宋庸庵》詩:“ 祖逖 念時空擊檝, 仲宣 多難但登樓。”參見“ 登樓賦 ”。
(3).特指登上御樓,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儀式之一種。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二年三月》:“陛下還京,登樓肆赦,則天下之人,盡皆遷善遠罪。”《宋史·禮志二十》:“﹝御樓肆赦﹞其日,刑部録諸囚以俟。駕還至 宣德門 內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樓御坐,樞密使、宣徽使侍立,仗衛如儀。”《宋史·樂志一》:“今郊祀禮畢,登樓肆赦,然後還宮。”《宋史·樂志二》:“皇帝歸大次奏《定安》,登樓禮成奏《聖安》,駕回奏《采茨》。”
須待
(1).依靠。 漢 王充 《論衡·非韓》:“儒生,耕戰所須待也;棄而不存,如何也?”
(2).等待。《三國志·魏志·趙儼傳》:“若綿絹不調送,觀聽者必謂我顧望,有所須待也。”《漢書·郊祀志上》“宿留海上” 唐 顏師古 註:“宿留,謂有所須待也。”
仲宣
漢 末文學家 王粲 的字,為“建安七子”之一。博學多識,文思敏捷,善詩賦,尤以《登樓賦》著稱。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 仲宣 獨步於 漢 南, 孔璋 鷹揚於 河 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兼善則 子建 仲宣 ,偏美則 太沖 公幹 。” 唐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作賦同 元淑 ,能詩匪 仲宣 。” 清 袁於令 《西樓記·虛訃》:“可惜那 於叔夜 國士才,祗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調和,怎奈他心病難猜,欠些 仲宣 登樓債。”
徒言
空話;說空話。《孔叢子·抗志》:“欲報君以善言,恐未合君志,而徒言不聽也。”《隋書·恭帝紀》:“因循仍舊,非曰徒言,所存至公,無為讓德。” 明 葉盛 《水東日記·顧都御史聲望》:“我知善則當舉,我知不善則當去,我何可徒言哉!”
南海
(1)
(2) 縣名,在廣東省境內,現已併入廣州市
(3) 對康有為的尊稱,其字亦為南海
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岐路
(1).岔路。《列子·說符》:“ 楊子 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 楊氏 之豎追之。 楊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岐路。’”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詩:“美女妖且閒,採桑岐路間。” 明 沉鯨 《雙珠記·僧榻傳音》:“事參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2).指離別分手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別易會難,古人所重; 江 南餞道,下泣言離……北間風俗,不屑此事,岐路言離,歡笑分首。”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3).比喻官場中險易難測的前途。《後漢書·鄧彪等傳論》:“統之,方軌易因,險塗難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遲遲於岐路之間也。” 唐 元稹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詩之三:“滿身沙蝨無防處,獨腳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憂岐路處風波。”
(4).不正當的途徑。 唐 張固 《幽閒鼓吹》:“ 德裕 為兵部尚書,自得岐路,必當大拜,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
(5).即岐路人。江湖藝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將財物逞,則俺這潑岐路恩情似畫餅。”
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偶然相逢
暢飲
痛飲
開懷暢飲
鉦鼓
(1).鉦和鼓。古代行軍或歌舞時用以指揮進退、動靜的兩種樂器。《漢書·平帝紀》:“遣執金吾候 陳茂 假以鉦鼓,募 汝南 、 南陽 勇敢吏士三百人。”《新唐書·南蠻傳下·驃》:“每拜跪,節以鉦鼓……歌已,俯伏,鉦作,復揖舞。” 金 師拓 《游同樂園》詩:“可憐歡樂極,鉦鼓散雲和。” 姚華 《曲海一勺·駢史下》:“或壯麗而為江山,或喧闐而為鉦鼓。”
(2).並稱以言兵事。《漢書·東方朔傳》:“十九學 孫 吳 兵法,戰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