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原文

帝御齋宮敬且莊,泰壇寅祀亞初陽。

斗邊看日方移晷,谷口占風又協祥。

郅治平成過夏後,聖躬雍肅邁周王。

至誠已自通天貺,萬壽應知卜算長。

詩詞問答

問: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六

參考注釋

齋宮

供齋戒用的宮室、屋舍。《國語·周語上》:“王即齋宮,百官御事,各即其齋三日。” 韋昭 註:“所齋之宮也。”《史記·滑稽列傳·褚少孫論》:“為治齋宮河上,張緹絳帷,女居其中。” 宋 曾鞏 《兜率院記》:“其後院主僧某,又治其故而大之。殿舍中嚴,齋宮、宿廬、庖湢之房,布列兩序。”

泰壇

古代祭天之壇。在都城南郊。《禮記·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也。” 孔穎達 疏:“謂積薪於壇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氣達於天也。”《孔子家語·郊問》:“既至泰壇,王脫裘矣。” 明 李東陽 《郊祀前一日齋居候駕》詩:“石橋瓊砌倚雕闌,樹里行宮接泰壇。”

初陽

(1).古謂冬至一陽始生,因以冬至至立春以前的一段時間為初陽。《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2).指初春。 唐太宗 《正日臨朝》詩:“條風開獻節,灰律動初陽。”參閱《史記·天官書》。

(3).朝陽,晨輝。 唐 溫庭筠 《正見寺曉別生公》詩:“初陽到古寺,宿鳥起寒林。” 宋 周邦彥 《蘇幕遮》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朱自清 《匆匆》:“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4).喻盛世。 清 龔自珍 《最錄漢舊儀》:“ 宏 事 世祖 作《漢舊儀》,猶 叔孫通 之遇 高祖 也。 應劭 事 獻帝 ,亦作《漢官禮儀》,書既成,而代 漢 者起,無所用之。高材識掌故,一丁初陽,一丁蒙氾,幸不幸何如哉!”

移晷

日影移動。猶言經過了一段時間。《漢書·王莽傳上》:“人不還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為寧朝。”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歷觀文囿,泛鑒辭林,未嘗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 唐 孟簡 《惜分陰》詩:“對景嗟移晷,窺園詎改陰。” 明 歸有光 《<王梅芳時義>序》:“坐語不覺移晷。”

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韜·分險》:“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維 《歸輞川作》詩:“谷口疎鐘動,漁樵稍欲稀。” 清 黃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詩:“此間看山復看楓,谷口敞與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陝西 禮泉 東北。 西漢 於此置 谷口縣 , 東漢 廢。因位於 九嵕山 東、 仲山 西,當 涇水 出山之處,故謂之 谷口 。古時相傳為 黃帝 升仙的地方。也稱 寒門 。《漢書·郊祀志上》:“其後 黃帝 接萬靈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謂 寒門 者, 谷口 也。”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 黃帝 升仙之處也。”又註:“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涼,故謂此谷為 寒門 也。”

(3).古地名。在今 陝西 淳化 西北。 秦 時於此置 雲陽縣 。《戰國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國,北有 甘泉 、 谷口 。’” 鮑彪 註:“在 雲陽 。” 西漢 末年,高士 鄭朴 (字 子真 )曾隱居於此。 漢 揚雄 《法言·問神》:“ 谷口 鄭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 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詩:“ 谷口 鄭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錄》:“ 谷口 在 雲陽縣 西四十里, 鄭子真 隱於此。”後借指隱者所居之處。 元 楊奐 《得邳大用書復寄》詩:“ 谷口 知何似,他年願卜隣。” 清 錢謙益 《高郵道中簡顧所建》詩:“負耒我今歸 谷口 ,驚弓君莫問壺頭。”

郅治

大治。 清 王韜 《制戰艦》:“然 中國 向以文德致郅治之隆,武功非其所尚。” 清 薛福成 《應詔陳言疏》:“若果摩厲京員,俾與外員互為出入,正所以疏通京員也。京外兩途,無扞格不通之患,而後郅治可期矣。” 李大釗 《厭世心與自覺心》:“利此餘年,盡我天職,前途當發曙光,導吾民於光華郅治之運。”

平成

語出《左傳·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堯 ,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後以“平成”謂萬事安排妥帖。 明 楊慎 《別陳玉泉》詩:“平成紹 禹 績,玄圭獻 堯 天。” 清 趙翼 《岣嶁碑歌》:“黃熊九載績弗效,聖子起任平成責。”

夏後

見“ 夏後氏 ”。

聖躬

(1) 聖體

聖躬不康

(2) 代指皇帝

不欲屢勞聖躬

肅邁

猶嚴正。 晉 陸機 《吳大司馬陸公誄》:“我公承軌,高風肅邁,明德繼體,徽音奕世。”

至誠

極為誠懇;誠心誠意

至誠待人

其言多痛切,發於至誠。——《漢書·楚元王傳》

通天

(1) 形容極大或極高

罪惡通天

(2) 比喻能同最高層人物取得聯繫

通天派

萬壽

(1).長壽。祝福之詞。《詩·小雅·南山有台》:“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晉 潘岳 《閒居賦》:“稱萬壽以獻觴,鹹一懼而一喜。” 唐 李翱 《祭楊僕射文》:“宜哉萬壽,吉慶靡他。” 宋 孔平仲 《孔氏雜說》卷二四:“上父母壽,可稱‘萬壽’。”參見“ 萬壽無疆 ”。

(2).封建時代指皇帝、皇太后的生日。《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八年十月十日》:“太后萬壽,黎明詣 萬壽宮 行慶賀禮。”《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回:“第三天接著又是 中國 皇帝的萬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宏惟我 天囯 振興文治,廑念武功,自癸好開科,以 天王 萬壽時舉行,旋移於幼主萬壽時,以每年十月初一日宏開天試。”

卜算

占卜以推度吉凶。《初刻拍案驚奇》卷五:“ 李老 卜算一卦,笑道:‘今年求之不得,來年不求自得。’”

標籤:冬至

詩詞推薦

  • 友人所居竹岡以關名之

    曹勛宋代〕曉驅羸馬踏塵埃,喜見前關亦快哉。幾啟雙扉迎曉日,未妨斜月掩蒼苔。聲搖沙寨中無比,翠銷城埤寒未開。趁得
  • 歸途過銅官山

    戴炳宋代〕山徑崎嶇落葉黃,青松疏處漏斜陽。鳴禽無數聲相應,一陣微風野菊香。
  • 雨(七月十四日)

    乾隆清代〕今年總未逢霖雨,是日淊淊勢覺長。始遇情知不為害,求全又致意徬徨。
  • 臨江仙(東越道中)

    高觀國宋代〕俱是洛陽年少客,才華迥出天真。青衫慣拂軟紅塵。酒狂因月舞,詩俊為梅新。寄語長安風月道,鶯花緩作青春。
    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原文_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倪太守入計·其一

    王弘誨明代〕詔起褰帷海上城,浮沉世路轉分明。向來偃蹇二千石,此去逍遙九萬程。召對定前明主席,賜金誰續漢臣名。堪憐
  • 古風十五首·其十

    乾隆清代〕郭公解布穀,王孫能促織。區區禽與蟲,因時亦有識。人生性本靈,充然備五德。私利一薰蒸,靈台因窒塞。譬彼
  • 五台明智院

    釋希坦宋代〕時過九月秋,來作上方游。林瘦霜凋葉,鐘鳴風滿樓。五台新月上,一洞暮雲收。奪利爭名者,寧知此地幽。
  • 政黃牛贊

    釋廣聞宋代〕人牛兩相忘,又向橋邊去。眼明雙鷺鶿,無非是熟處。
  • 用前韻記夢中所感

    陳著宋代〕風引歸舟無翠蓬,轉頭三見柳花風。傷心殆盡王摩詰,痛哭真成賈太中。尚有鬼神知夜問,誰知兄弟坐天窮。此時
    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原文_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寄徐左司

    趙汝騰宋代〕紫洲洲上得詩筒,展誦青霞在眼中。白首漫郎應號叟,黑頭永叔早稱翁。
    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原文_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鎖南枝

    沈受先明代〕貼:施恩者你道誰。末:是何人。貼:三元是他生下兒。在湖廣鄂州居。馮商是名諱。末:咳。原來就是馮親家。
  • 竹枝子·遊蕩經年

    敦煌曲子唐代〕羅幌塵生□□□。笙簧無緒理。恨小郎遊蕩經年。不施紅粉鏡台前。只是焚香禱祝天。屏幃悄悄□□□。□□垂珠
  • 李堅甫淨居雜題一十三首琴室

    文同宋代〕將何寫幽意,有此古桐聲。為問好彈處,誰來聽蟹行。
    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原文_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南塘泛舟會元六昆季

    韋應物唐代〕端居倦時燠,輕舟泛回塘。微風飄襟散,橫吹繞林長。雲澹水容夕,雨微荷氣涼。一寫悁勤意,寧用訴華觴。
  • 太平吟

    邵雍宋代〕太平時世園亭內,豐稔歲年村落間。情味一般難狀處,風菸草木盡閒閒。
  • 白苧·春雨

    王翃明代〕天乍低,又雲起,寒催始作。霏微飄遍,漸帶檐聲蕭索。促愁眠、玉人無緒夢初覺。銀蒜且教開,想濕燕、飛遲簾
  • 叔父作壽藏

    李處權宋代〕昔聞劉伯倫,荷鍤常自隨。又聞陶元亮,自作輓歌辭。人生一大夢,未了黃粱炊。有初必有終,此理夫何疑。大阮
    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原文_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清娛室

    乾隆清代〕為室由來必有鄰,書軒山近步廊循。取之左右適其可,耐以周旋任彼真。過雨山容翠如濯,搖風樹韻靜而倫。清娛
  • 答伯秋

    王灼宋代〕半生沉俗學,中路墮嚴科。白眼遭非類,黃泉愧阿多。無勛封柱國,有志捽何羅。慎勿相料理,因風又起波。
  • 和自山

    文天祥宋代〕春晚傷為客,月明思見君。我方慕蘇武,誰復從田文。龍背夾紅日,雁聲連白雲。琶琵漢宮曲,馬上不堪聞。
    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原文_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原文_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