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苧·春雨

作者:王翃 朝代:明代

白苧·春雨原文

天乍低,又雲起,寒催始作。

霏微飄遍,漸帶檐聲蕭索。

促愁眠、玉人無緒夢初覺。

銀蒜且教開,想濕燕、飛遲簾幕。

爐灰潤死,香費重熏嫌薄。

怪坐來、冷延苔意上春閣。

意度。

柳陌菸絲,桃堤風瓣,應是淚妝新學。

更鶯困梳翎,碎珠彈卻。

靡靡江路,感連空芳草,青深於昨。

別有歸漁,漾楫冥濛,蓑重難著。

還待宵闌,同聽疏燈落。

詩詞問答

問:白苧·春雨的作者是誰?答:王翃
問:白苧·春雨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翃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翃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六部

參考注釋

雲起

如雲湧起。比喻眾多的事物一下子出現。《藝文類聚》卷六二引 漢 劉歆 《甘泉宮賦》:“離宮特觀,樓比相連,雲起波駭,星布彌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誄碑》:“自 後漢 以來,碑碣雲起。”《雲笈七籤》卷二八:“糗糧山積,匠石雲起。” 汪辟疆 《唐人小說·<玄怪錄>敘錄》:“且小説自 貞元 、 元和 之間,作者雲起,情文互動。”

霏微

(1).飄灑;飄溢。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神仙》:“雨散漫以霑服,雲霏微而襲宇。” 唐 韓愈 《喜雪獻裴尚書》詩:“浩蕩乾坤合,霏微物象移。”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蓋泉自石門而下,初勢甚微,已而散布半空……霏微滴瀝,濺面灑肌。”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使冷韻幽香,恆霏微於曲房斗室。”

(2).濛濛細雨。 元 王惲 《玉堂嘉話》卷八:“﹝ 竇儼 《水論》﹞五日一霏微,十日一霢沐。” 郭沫若 《燭影搖紅》詞:“霏微期過暑如蒸,空襲頻投彈。”

(3).雨雪細小貌。 唐 李端 《巫山高》詩:“回合雲藏日,霏微雨帶風。” 元 劉伯亨 《朝元樂》曲:“這雪他初下霏微則是後漸疾,赤緊的風踅的雪急。”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詞:“五月 江 南麥已稀,黃梅時節雨霏微。” 聶紺弩 《林沖楊志合論》:“天冷了,窗外細雨霏微,窗紙叫風吹得颯颯地響。”

(4).迷濛。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 西湖 觀月,秋爽最宜,煙波鏡浄,上下一色。漁燈依岸,城角傳風,山樹霏微。” 清 顧炎武 《送張山人應鼎還江陰》詩:“舊京秋色轉霏微,目送 毘陵 一雁飛。” 魯迅 《吶喊·白光》:“然而白光卻分明的又起來了,這回更廣大,比硫黃火更白淨,比朝霧更霏微。”

檐聲

雨時屋檐的流水聲。 宋 劉克莊 《賀新郎·張倅生日》詞:“宿雲收盡檐聲止。玳筵開,高臺風月,後堂羅綺。”

雨天屋檐的滴水聲。 宋 張栻 《喜雨呈安國》詩:“懸知雨意未渠已,一夜簷聲到枕間。”

蕭索

衰敗;冷落

蒼茫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村落

玉人

(1).雕琢玉器的工人。《周禮·考工記·玉人》:“玉人之事。” 賈公彥 疏:“雲玉人之事者,謂人造玉瑞、玉器之事。”《荀子·大略》:“ 和 之璧,井裡之厥也。玉人琢之,為天子寳。” 宋 劉克莊 《江西詩派序·呂紫微》:“余以 宣城 詩巧之如錦工機錦,玉人琢玉,極天下之巧妙。”

(2).玉雕的人像。 晉 王嘉 《拾遺記·蜀》:“ 河南 獻玉人,高三尺。”《北史·隱逸傳·崔賾》:“ 藍田 令 王曇 於 藍田山 得一玉人,長三四寸,著大領衣,冠幘。”

(3).容貌美麗的人。《晉書·衛玠傳》:“﹝ 玠 ﹞年五歲,風神秀異……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裴楷 ﹞麤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後多用以稱美麗的女子。 唐 元稹 《鶯鶯傳》:“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前蜀 韋莊 《秋霽晚景》詩:“玉人襟袖薄,斜憑翠欄乾。” 宋 謝逸 《南歌子》詞:“畫樓朱戶玉人家,簾外一眉新月、浸梨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魯公女》:“睹卿半面,長繫夢魂;不圖玉人,奄然物化。” 黃侃 《無題》詩:“春晚垂楊映畫樓,玉人微撥鈿箜篌。”

(4).對親人或所愛者的愛稱。 唐 權德輿 《送盧評事婺州省覲》詩:“客愁青眼別,家喜玉人歸。” 宋 張先 《菩薩蠻》詞:“玉人又是匆匆去,馬蹄何處垂楊路。”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快疾忙報與您姐姐,道門外玉人來也。” 元 無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則今朝別了玉人,多感承謝了盤費。”

(5).仙女。 唐 賈島 《登田中丞高亭》詩:“玉兔玉人歌里出,白雲誰似莫相和。” 唐 杜牧 《寄珉笛與宇文舍人》詩:“寄與玉人天上去, 桓將軍 見不教吹。”

無緒

(1).沒有頭緒;沒有線索。 唐 李白 《贈劉都使》詩:“所求竟無緒,裘馬欲摧藏。” 清 錢澄之 《梅花詩》:“春信眇無緒,荒煙空滿林。”

(2).沒有情緒。 宋 柳永 《雨霖鈴》詞:“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明 薛蕙 《送周子賢按貴州》詩:“送遠多無緒,憂時且不堪。”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詞:“一半殘陽下小樓,朱簾斜控軟金鉤。倚闌無緒不能愁。”

(3).詈詞。猶無道,無理。《醒世姻緣傳》第三回:“ 晁大舍 這個渾帳無緒官人,不説你家裡有一塊大大的磁石,那針自然吸引得攏來;卻説:‘ 楊古月 真真合咱相厚,不憚賓士,必定要來自己親看。’”

銀蒜

(1).銀質蒜條形簾鉤,用以鉤簾。 北周 庾信 《夢入堂內》詩:“幔繩金麥穗,簾鉤銀蒜條。” 倪璠 註:“銀鉤若蒜條,象其形也。” 宋 歐陽修 《簾》詩:“銀蒜鉤簾宛地垂,桂叢烏起上朝暉。”

(2).銀質蒜頭形簾墜,用以壓簾幕。 宋 蔣捷 《白苧》詞:“瓊苞未剖,早是東風作惡。旋安排、一雙銀蒜鎮羅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五回:“銀蒜雙垂碧戶中,櫻桃花下約簾櫳。” 張友鶴 校註:“銀蒜,也叫簾押,是鎮壓帘子下端,免得被風吹動的一種器具。用銀子製成,形如蒜頭,所以叫做銀蒜。”

簾幕

遮蔽門窗用的大塊帷幕

拉開簾幕,旭日當窗

爐灰

燃料在爐內燃燒後所剩的粉狀物。 唐 張說 《聞雨》詩:“心對爐灰死,顏隨庭樹殘。” 清 查慎行 《冒風過東平州暮投張秋鎮》詩:“土銼煤煙黑,爐灰豆火紅。” 老舍 《龍鬚溝》第一幕:“腳下全是濕地,有的地方墊著爐灰、磚頭或木板。”

坐來

(1).猶本來;向來。 唐 馬戴 《汧上勸舊友》詩:“坐來生白髮,況復久從戎。” 宋 王安石 《和宋太博服除還朝簡諸朋舊》詩:“談論坐來能慰我,篇章傳出亦驚人。” 宋 陳亮 《賀新郎》詞:“脩竹更深處,映簾櫳,清陰障日,坐來無暑。”

(2).猶適才;正當。 唐 李白 《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沉之秦》詩:“坐來黃葉落四五,北斗已掛西城樓。” 宋 張元乾 《點絳唇》詞:“小雨忻晴,坐來池上荷珠碎。掉眉濃翠,怎不教人醉?”

(3).移時;頃刻。 唐 韓愈 《春雪間早梅》詩:“玲瓏開已徧,點綴坐來頻。” 宋 黃庭堅 《次韻雨絲雲鶴》之二:“坐來改變如蒼狗,試欲揮毫意自迷。” 宋 陳與義 《登城樓》詩:“百年幾憑欄,亦有似我不?城陰坐來失,白水光不流。”

春閣

猶春閨。 宋 蘇軾 《浣溪沙·春情》詞:“道字嬌訛苦未成,未應春閣夢多情,朝來何事緑鬟傾。”

意度

(1).識見與氣度。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二:“ 郭瓊 , 東都 人也,形貌醜劣而意度過人。”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二》:“ 五代 諸主,鼠竊之餘,氣象施為,又 齊 、 梁 、 陳 氏下矣。惟 柴 氏意度頗自可觀。” 清 王晫 《今世說·容止》:“ 梁蒼巖 襟期瀟灑,意度廓落,大類 坡仙 。” 王闓運 《丁銳義傳》:“當此之時,自謂 江 淮 群醜,可一呼而定,意度可謂壯哉!”

(2).指藝術作品的意境與風格。 唐 皎然 《詩式·詩有四深》:“意度盤礴,由深於作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張蠙》:“餘詩皆佳,各有意度,過人遠矣。” 清 戴名世 《<意園制義>自序》:“故余之文章,意度各殊,波瀾不一,不可以一定之阡陌畦徑求也。” 賀天健 《黃山派和黃山》:“而其氣質與意度,無論如何終不能蛻解過去的束縛。”

揣測;構想。《韓非子·用人》:“去規矩而妄意度, 奚仲 不能成一輪。” 漢 王符 《潛夫論·述赦》:“夫民之性,固好意度也。” 清 姚鼐 《寧國府重修北樓記》:“其間各負絶異之境,非人意度所至。” 蕭紅 《生死場》四:“ 王婆 意度這件事情是不遠了!”

柳陌

(1).植柳之路。 唐 劉禹錫 《踏歌詞》之二:“桃蹊柳陌好經過,燈下妝成月下歌。” 宋 周邦彥 《六醜·薔薇謝後作》詞:“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全元散曲·紅繡鞋》:“麗日和風柳陌,花開相間紅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鬧榭》:“絲竹隱隱,載將來一隊烏帽紅裙。天然風韻,映著柳陌斜曛。”

(2).舊指 * 。 元 方壺 《一枝花·妓女》套曲:“自生在柳陌中,長立在花街內。”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保甲·驅逐娼妓》:“故欲覓盜蹤,多從柳陌;欲追贜物,半費花街。”

菸絲

菸葉加工後切成的細絲

應是

(1).料想是;應當是。 唐 李白 《清平樂》詞:“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宋 蘇軾 《卜運算元·感舊》詞:“莫惜尊前仔細看,應是容顏老。” 明 劉基 《題宋子章效米元暉山水圖》詩:“應是前後身,神會造化跡。”《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據此一説,自然應是父親更重。”

(2).凡是,所有。

淚妝

一種宮妝。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淚妝》:“宮中嬪妃輩施素粉於兩頰,相號為淚粧。”《宋史·五行志三》:“ 理宗 朝,宮妃……粉點眼角,名淚粧。”

新學

(1)

(2) 初學;亦指初學的人

(3) 特指漢末王莽新朝時的古文經學;又指北宋王安石的經學

梳翎

指鳥類梳理自身羽毛。 唐 鄭顥 《續夢中十韻》:“日斜烏斂翼,風動鶴梳翎。” 唐 溫庭筠 《游南塘寄知者》詩:“白鳥梳翎立岸莎,藻花菱刺泛微波。”

珠彈

以珠作彈,謂其豪貴。 南朝 陳 徐陵 《紫騮馬》詩:“角弓連兩兔,珠彈落雙鴻。” 唐 駱賓王 《帝京篇》:“俠客珠彈垂楊道,倡婦銀鉤採桑路。” 唐 孟浩然 《大堤行寄萬七》:“王孫挾珠彈,游女矜羅襪。”

靡靡

(1).猶遲遲。遲緩貌。《詩·王風·黍離》:“行邁靡靡,心中搖搖。” 毛 傳:“靡靡,猶遲遲也。”

(2).引申為逐漸,漸漸。 晉 陶潛 《己酉歲九月九日》詩:“靡靡秋已夕,淒淒風露交。” 元 鄭彝 《續蘭亭會補山陰令虞國詩》:“靡靡時運近,期焉撫岏巑。”

(3).草隨風倒伏貌。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薄草靡靡,聯延夭夭。” 晉 陸機 《擬青青河畔草》詩:“靡靡江離草,熠燿生河側。”《雲笈七籤》卷八六:“有石藍之花,輕而堅勁,一枝千花,千年一開,隨風靡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天台山日記》:“循路登絶頂,荒草靡靡,山高風冽。”

(4).引申為隨順貌。《書·畢命》:“ 商 俗靡靡,利口惟賢。” 孔穎達 疏:“靡靡者,相隨順之意。”《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 宋 葉適 《修職郎吳君墓志銘》:“世有能操養士之柄,而恣其衣食之求,則威望自尊,而士靡靡從之,何咎之有?”

(5).紛亂貌。 南朝 齊 謝朓 《杜若賦》:“枝靡靡而葉傾。” 宋 洪邁 《夷堅乙志·海中紅旗》:“顧見洪濤間,紅旗靡靡,相逐而下。” 明 高啟 《九日無酒步至西汀閒眺》詩:“悠悠寒川駛,靡靡晴巒矗。”

(6).柔弱,頹靡。 宋 蘇軾 《謝南省主文啟·歐陽內翰》:“自昔 五代 之餘,文教衰弱,風俗靡靡,日以塗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鳳陽士人》:“音聲靡靡,風度狎褻。” 梁啓超 《讀<陸放翁集>詩》:“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參見“ 靡靡之音 ”。

(7).華美;明麗。《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間徙倚於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 李善 注引《方言》 郭璞 註:“靡靡,細好也。” 元 李序 《嗽金鳥行》:“美人自搗明月珠,赤玉盤中光靡靡。”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之十二:“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則憶君一分。”

(8).綿延不絕。 三國 魏 曹植 《節游賦》:“觀靡靡而無終,何渺渺而難殊。” 宋 王安石 《留題三祖山谷寺石壁》詩:“水冷冷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圍。”《剪燈新話·太虛司法傳》:“ 大異 回顧,猶聞諠譁之聲,靡靡不已。”

(9).娓娓動聽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張茂先 論《史》《漢》,靡靡可聽。”《舊唐書·馬周傳》:“ 馬君 論事……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減,聽之靡靡,令人忘倦。”

(10).零落稀疏貌。《文選·陸機<嘆逝賦>》:“親落落而日晞,友靡靡而愈索。” 張銑 註:“靡靡,少貌。” 明 高啟 《秋懷》詩之十:“靡靡皋蘭衰,嗈嗈渚鴻吟。”

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 江 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遽悲春望遠,江路積波潮。” 宋 蘇轍 《雨中陪子瞻同顏復長官送梁燾學士舟行歸汶上》詩:“不知江路長,但覺青山騖。” 清 朱彝尊 《送林佳璣還莆田》詩:“寒風江路兼山路,落日長亭更短亭。”

(2).江邊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詩:“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

連空

遠望與天空相連。 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連空隳雉堞,照夜焚城郭。” 元 楊維楨 《西湖竹枝歌》之八:“ 石新婦 下水連空, 飛來峯 前山萬重。” 清 王士禛 《和沉石田鉤弋夫人歌》:“青史祇今憐 趙父 , 茂陵 菸草亦連空。”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註:“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冥濛

蒙昧。 元 貢師泰 《擬古》詩之二:“鄙哉 叔孫氏 ,綿蕝變王風。寥寥數千載,伊誰啟冥矇。”

(1).幽暗,不明。 晉 左思 《吳都賦》:“島嶼緜邈,洲渚馮隆,曠瞻迢遞,迥眺冥濛。” 唐 黃滔 《水殿賦》:“三十六宮之雲雨,澒洞隨來;一千餘里之煙塵,冥濛撲去。” 明 劉崧 《玉華山》詩:“傷心俯城郭,煙雨正冥濛。”參見“ 冥濛 ”。

(2).濃密貌。 唐 元稹 《松樹》詩:“槐樹夾道植,枝葉俱冥濛。” 明 杜濬 《寓園即事》詩之二:“我往屬除草,我旋草未除。葵荒亦在眼,冥濛相翳如。”

(3).猶矇昧無知。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輒有避諱,含混出之,持‘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之義,雍遏一世之聰明,驅之冥濛之域,至死不悟。”

冥濛:幽暗不明。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顏延之<侍宴>》:“青林結冥濛,丹巘被蔥蒨。” 唐 王泠然 《夜光篇》詩:“遊人夜到 汝陽 間,夜色冥濛不解顏。” 元 湯式 《一枝花·題崇明顧彥昇上居》曲:“近睹著 扶桑 野陽烏閃爍,遙認著 蓬萊山 煙靄冥濛。”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青冢無草木》:“ 昭君 墓, 嘉禾 曹秋岳 先生嘗至,墓無草木,遠而望之,冥濛作黱色,古雲青冢。”參見“ 冥濛 ”。

重難

(1).繁重而艱難。 唐 羅隱 《淮南送盧端公歸台》詩:“道從上國曾匡濟,才向牢盆始重難。” 宋 范仲淹 《奏杜曾張沔》:“錢穀重難,實所諳練。”《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偶然見了﹝字紙﹞,便輕輕拾將起來,付之水火,有何重難的事?”

(2).嚴重困難。《漢書·五行志上》:“ 董仲舒 對曰……陛下正當大敝之後,又遭重難之時,甚可憂也。”

(3).見“ 重難錢 ”。

標籤:春雨

詩詞推薦

白苧·春雨原文_白苧·春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