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洪教授原文
忠宣盛澤餘孫子,分教如今住柳州。
此心初不異孔孟,何俗莫可回商周。
玉堂金馬自茲始,九嶷三湘因得游。
蠻客舟車過如織,安書時遣到蠙洲。
詩詞問答
問:送洪教授的作者是誰?答:李仲公
問:送洪教授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送洪教授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仲公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仲公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皇元風雅卷之一
參考注釋
孫子
兒子的兒子
如今
在這些日子裡;現在,當今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史記·項羽本紀》
如今咱們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學生
柳州
唐 柳宗元 遭貶後,徙為 柳州 刺史,因以為其代稱。 唐 皇甫湜 《祭柳子厚文》:“嗚呼 柳州 ,秀氣孤稟。弱冠遊學,聲華籍甚。” 金 元好問 《論詩》詩之二十:“ 謝客 風容映古今,發源誰似 柳州 深?” 清 周亮工 《王王屋傳》:“公著詩一卷、文二卷,詩清婉有致,文則力追 昌黎 、 柳州 。” 趙朴初 《片石集·<讀史雜詩·柳宗元王安石>》:“翻書孰可喜? 柳州 與 臨川 。”
不異
沒有差別;等同。 晉 羊祜 《讓開府表》:“雖歷內外之寵,不異寒賤之家。” 唐 杜甫 《兵車行》:“況復 秦 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宋 朱熹 《劉十九府君墓志銘》:“蓋與先生不異,而溫厚謹良則又過之。”
孔孟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和 孟子 的並稱。 晉 張協 《洛禊賦》:“於是搢紳先生,嘯儔命友,攜朋接黨,冠童八九,主希 孔 孟 ,賓慕 顏 柳 。臨涯詠唫,濯足揮手。” 宋 王安石 《哭梅聖俞》詩:“棲棲 孔 孟 葬 魯 鄒 ,後始卓犖稱 軻 丘 。” 元 郝經 《原古上元學士》詩:“麟死九鼎淪,萬世無 孔 孟 。文字糠粃餘,扶藉不絶聖。” 清 朱軾 《<張子全書>序》:“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 孔 孟 為法。”
商周
《左傳·桓公十一年》:“師克在和,不在眾。 商 周 之不敵,君之所聞也。”後用“商周”比喻兩者難以匹敵。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下:“ 惠休 * ,情過其才,世遂匹之 鮑照 ,恐 商 周 矣!”
玉堂金馬
玉堂殿 和 金馬門 的並稱。 玉堂殿 ,原為 漢 未央宮 的屬殿; 金馬門 ,原為 漢 宮宦者署門。均為學士待詔之所。後亦沿用為翰林院的代稱。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和信守》詞:“味平生,公與我,定無同。 玉堂 金馬 ,自有佳處著詩翁。” 元 薩都剌 《將至太平驛即興》詩:“ 玉堂 金馬 雖雲貴,白酒黃鷄不論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回:“只有一位小姐愛同拱璧,立志要招一位 玉堂 金馬 的貴婿。”參見“ 玉堂 ”、“ 金馬門 ”。
九嶷
見“ 九疑 ”。
三湘
(1). 湖南 湘鄉 、 湘潭 、 湘陰 (或 湘源 ),合稱 三湘 。見《太平寰宇記·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詩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區。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詩:“昔放 三湘 去,今還萬死餘。” 清 吳偉業 《送聖符弟之任蘄水丞》詩之四:“廿載流移復, 三湘 轉運長。”
(2).指 沅湘 、 瀟湘 、 資湘 。 晉 陶潛 《贈長沙公族祖》詩:“遙遙三 湘 ,滔滔九江。” 陶澍 集註:“ 湘水 發源會 瀟水 ,謂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 ,會 資江 謂之 資湘 ;又北與 沅水 會於湖中,謂之 沅湘 。” 明 徐楨卿 《送盛斯徵赴長沙》詩:“蠻中瘴遠三 湘 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3).指 湖南 。 陳毅 《嶽麓山頂眺望》詩:“ 嶽麓山 頭任我行, 三湘 眼底絶風神。”
蠻客
南方客商。 唐 盧綸 《送鹽鐵裴判官入蜀》詩:“榷商蠻客富,稅地芋田肥。”
舟車
(1) 交通船隻和車輛
舟車之利
(2) 長途旅行或旅途
舟車勞頓
過如
勝過;勝如。 宋 黃庭堅 《鼓笛令》詞:“見來兩箇寧寧地,眼廝打,過如拳踢。” 元 趙顯宏 《一枝花·行樂》套曲:“醉醺醺過如 李白 ,樂醄醄勝似 陶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