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雨(六月十三日)原文
昨宵曾沐三寸沾,山田未透久乾壤。
終朝朗霽無復望,傍晚西北聞雷響。
須臾驅霔至天中,豎注橫排恣漭沆。
前墀水積立盈尺,黍隴禾塍渥堪想。
入夜雷收雨陣過,莫非天澤惟欽仰。
詩詞問答
問:陣雨(六月十三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陣雨(六月十三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養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八
2. 六月十三日
參考注釋
昨宵
昨夜。 南朝 梁 沉約 《早行逢故人車中為贈》詩:“昨宵何處宿,今晨拂露歸。” 唐 韓愈 《送張道士》詩:“昨宵夢倚門,手取連環持。”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昨宵箇錦囊佳製明勿引,今日箇玉堂人物難親近。”
三寸
指舌。《藝文類聚》卷十七引 晉 張韓 《不用舌論》:“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簡文帝 《舌賦》:“夫三端所貴,三寸著名。故微言傳乎往記,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搆釁》:“他自負半世英豪,那見得一腔奇抱。爛斑三寸人前掉,電光閃爍皆傾倒。”
山田
(1).山中狩獵。《周禮·地官·山虞》:“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 賈公彥 疏:“若田在山,則山虞芟萊草木於可陳之處。”
(2).指下等田。對高田(上等田)、間田(中等田)而言。《管子·山國軌》:“山田以君寄幣振其不贍,未淫失也。”
(3).山間的田地。《漢書·楚元王劉交傳》:“免為庶人,屏居山田。”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汶水》:“林木緻密,行人鮮有能至矣。又有少許山田,引灌之蹤尚存。” 清 顧炎武 《江上》詩:“歲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長。”
終朝
(1).早晨。《詩·小雅·采綠》:“終朝采緑,不盈一匊。” 毛 傳:“自旦及食時為終朝。”《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楚子 將圍 宋 ,使 子文 治兵於 睽 ,終朝而畢,不戮一人。”
(2).整天。 晉 陸機 《答張悛》詩:“終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 唐 杜甫 《冬日有懷李白》詩:“寂寞書齋里,終朝獨爾思。” 清 李漁 《奈何天·巧怖》:“願相同,終朝不離。”
朗霽
晴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天台山日記》:“臥念晨上峰頂,以朗霽為緣,蓋連日晚霽,並無曉晴。”
無復
(1).不再,不會再次。《呂氏春秋·義賞》:“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 陳奇猷 校釋:“此文意謂詐偽之道,雖今可以苟且得利,後將不可復得利也。”《晉書·王導傳》:“ 桓彝 見朝廷微弱……憂懼不樂。往見 導 ,極談世事,還,謂 顗 曰:‘向見 管夷吾 無復憂矣。’” 唐 韓愈 《落葉送陳羽》詩:“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格局》:“ 聖嘆 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辨髮,窮幽極微,無復有遺議於其間矣。”
(2).指不再有,沒有。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不死之事已定,無復奄忽之慮。”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少來蒐集書史,頗得諸遺書,無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無論黑、白、黃,無復奴隸種。”
(3).沒有履行。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仲尼 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
(4).不能恢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規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無復,殘類滅宗亡國是也。”
傍晚
靠近晚上的時候。亦稱“黃昏”
西北
方位名,介於西和北之間。特指中國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記》
雷響
(1).雷鳴似地轟響。《魏書·李諧傳》:“王略恢而廟勝,車徒發而雷響。” 唐 虞世南 《獅子賦》:“瞋目電曜,發聲雷響。” 宋 陸游 《估客樂》詩:“帆席雲垂大堤外,纜索雷響高城邊。”
(2).打雷。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三折:“兀的雷響,不下雨也。”
須臾
(1) 片刻
須臾不可離
(2) 一會兒
須臾,蛇不見了。——《三國演義》
天中
(1).天的中央。 漢 王充 《論衡·談天》:“極為天中,方今天下在天極之南。”《晉書·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樞機,陰陽之元本也。故運乎天中,而臨制四方,以建四時,而均五行也。”
(2).猶中天,天半。《藝文類聚》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京師突厥寺碑》:“應現十方,分身百佛,上極天中,下窮地際。”
(3).謂鼻之所在。《三國志·魏志·管輅傳》:“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 裴松之 註:“相書謂鼻之所在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參閱《雲笈七籤》卷十一。
橫排
(1).從左向右橫向排列。特指出版書刊橫行排印。《人民日報》1977.1.12:“黨中央決定排印《毛 * 選集》一至四卷簡化字橫排普及本。”
(2).指橫向排成的行列。如:橫排三十人,豎排也是三十人。
漭沆
水廣大貌。《文選·張衡<西京賦>》:“顧臨 太液 ,滄池漭沆。” 薛綜 註:“漭沆猶洸潒,亦寬大也。” 唐 韋元旦 《興慶池侍宴應制》詩:“滄池漭沆帝城邊,殊勝 昆明 鑿 漢 年。” 明 陳與郊 《昭君出塞》:“和親定講,此日天孫降。向銀河蚤填漭沆。”
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燈火通明
雨陣
指來勢猛烈的雨。 唐 李山甫 《遷居清溪和劉書記見示》:“晚天吟望秋光重,雨陣橫空蔽斷霓。” 宋 李覯 《雨中作》詩:“羣陰侮陽德,雨陣春嘈嘈。” 殷夫 《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詩:“呵,我們將看見這個決口,紅的血與白的膿洶湧奔流,大的風暴和急的雨陣,污穢的牆上塗滿新油。”
莫非
(1) ——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
你不贊成?你莫非不為全社著想?
(2) ——表示疑惑不定的推測語氣,相當於“別不是”
莫非這事就是他們幹的?
天澤
(1).喻上下、尊卑。語出《易·履》:“上天下澤”。 清 王韜 《中國自有常尊》:“然則 金 雖譎詐,其亦明於天澤之分者哉!” 嚴復 《論世變之亟》:“明天澤之義,則冠履之分嚴。”
(2).上天的恩澤。 唐 薛據 《懷哉行》:“我聞雷雨施,天澤罔不該。” 明 張居正 《賀瑞雪表》六:“天澤覃敷,大地晃瓊瑤之積;皇誠感格,元冬啟稼穡之徵。” 葉聖陶 《苦菜》:“短而肥的菊科的野草,是獨蒙天澤適存在那裡的。”
(3).謂天子的恩澤。 唐 王昌齡 《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詩:“賜慶垂天澤,流歡舊 渚宮 。”
欽仰
敬重仰慕
欽仰都司。——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