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德齋原文
德有小人與君子,含殊致人及在已。
在已之德能自含,是謂葆光誠善美。
我施以德致人含,堯舜病諸誠艱矣。
有孚惠心貴勿問,期他含德亦私耳。
聖人兩語所包廣,欽瞻有會申其旨。
詩詞問答
問:含德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含德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二
2. 向嘗為乾清宮五屏風銘有安民若何莫如惠施惠心勿問元吉易辭之句蓋謂我施德惠非違道乾譽之為而欲天下人之愛戴此非問乎此非不孚乎且九五為君位亦不應計及人之愛戴也因繹含德二字之義有會於此復申其旨
參考注釋
小人
(1) 〈方〉
(2) 指子女
養這么一個小人就讓夫妻倆夠操勞的了
(3) 小孩兒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殊致
(1) 不相同;不一致
褒貶殊致
(2) 特異的景致
德能
德行和才能。《水滸傳》第三二回:“量 宋江 有何德能,教足下如此掛心錯愛。” 明 李日華 《南西廂·月下佳期》:“ 張珙 有何德能,敢勞神仙下降。” 郭沫若 《歸去來·前線歸來二》:“坐在汽車裡,不知不覺地便慚恧起來:自己有什麼德能,公然敢坐汽車?”
葆光
隱蔽其光輝。比喻才智不外露。《莊子·齊物論》:“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成玄英 疏:“葆,蔽也。至忘而照,即照而忘,故能韜蔽其光,其光彌朗。”
誠善
誠實善良。《後漢書·馮衍傳下》:“傷誠善之無辜兮,齎此恨而入冥。” 李賢 註:“子既早殀,未有邪僻,故云誠善。”
施以
給予。 魯迅 《南腔北調集·論赴難和逃難》:“施以獅虎式的教育,他們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們到萬分危急時還會用一對可憐的角。” 郭沫若 《集外·<國防·污池·煉獄>》:“凡是非同一立場的人愛施以毫不容情的打擊。”
致人
(1).控制別人。《孫子·虛實》:“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2).招致人才。 明 劉基 《郁離子·枸櫞》:“或問致人之道。 郁離子 曰:‘道致賢,食致民……故善致物者,各以其所好致之。’”
堯舜
(1) 堯和舜。據說都是上古的賢明君主
(2) 泛指聖人
惠心
(1).利民之心。《易·益》:“有孚惠心,勿問元吉。” 王弼 註:“惠之大者,莫大於心,因民所利而利之焉。”
(2). * 之心。惠,通“ 慧 ”。《後漢書·皇后紀上·光武郭皇后論》:“及至移意愛,析嬿私,雖惠心妍狀,愈獻醜焉。”《文選·謝瞻<張子房詩>》:“惠心奮千祀,清埃播無疆。” 劉良 註:“明惠之心。” 清 方文 《雲間五子詩·陳臥子子龍》:“惠心燭千仞,雄風扇八區。”
含德
(1).謂隱匿意旨,秘不宣旨。《書·盤庚上》:“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 曾運乾 正讀:“惟汝含德者,汝自匿厥指也。”
(2).懷藏道德。《老子》:“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淮南子·本經訓》:“今至人生亂世之中,含德懷道,拘無窮之智,鉗口寢説,遂不言而死者眾矣,然天下莫知貴其不言也。” 南朝 梁 蕭統 《<陶淵明集>序》:“含德之至,莫踰於道;親己之切,無重於身。”
聖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時也專指孔子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唐· 韓愈《師說》
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2) 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