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崇雩壇陪祀·其三原文
野樹蒼蒼散夕暉,天門西望翠華飛。
微臣未解風雩樂,獨詠皇恩泛馬歸。
詩詞問答
問:夏夜崇雩壇陪祀·其三的作者是誰?答:王立道
問:夏夜崇雩壇陪祀·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夏夜崇雩壇陪祀·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微韻
參考注釋
野樹
生長於野外的樹木。 明 何景明 《九日同諸友登賢隱山》詩之二:“野樹斜侵郭,河流曲抱城。” 清 湯斌 《送李子德奉旨歸養》詩:“關河落照鄉山逈,驛路鳴蟬野樹深。”
蒼蒼
(1) 灰白色的
兩鬢蒼蒼十指黑
(2) 無邊無際、空闊遼遠的
天蒼蒼,地茫茫
(3) 茂盛,眾多的樣子
蒹葭蒼蒼。——《詩·秦風·蒹葭》
夕暉
日暮前餘輝映照;夕陽的光輝。 唐 韋應物 《送別河南李功曹》詩:“雲霞未改色,山川猶夕暉。” 前蜀 韋莊 《婺州和陸諫議將赴闕懷陽羨山居》詩:“故國饒芳草,他山掛夕暉。” 宋 秦觀 《晚出左掖》詩:“金爵觚稜轉夕暉,翩翩宮葉墮秋衣。” 陳毅 《淮河晚眺》詩:“柳岸沙明對夕暉,長天 淮 水鶩爭飛。”
天門
(1) 神話傳說中天宮的門
(2) 帝王宮殿大門
(3) 指人額頭的中間
(4) 人的心(道士用語)
翠華
(1).天子儀仗中以翠羽為飾的旗幟或車蓋。《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建翠華之旗,樹靈鼉之鼓。” 李善 註:“翠華,以翠羽為葆也。” 南朝 梁 沉約 《九日侍宴樂游苑》詩:“虹旌迢遞,翠華葳蕤。”
(2).為御車或帝王的代稱。 唐 陳鴻 《長恨歌傳》:“ 潼關 不守,翠華南幸。” 宋 陸游 《曉嘆》詩:“翠華東廵五十年,赤縣神州滿戎狄。” 清 陳維崧 《游顧龍山》詩:“聞説當年翠華廵,朱旗暗卷殘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壇》:“想翠華,守枯 煤山 幾枝花。”
微臣
卑賤之臣。常用作謙詞。《後漢書·文苑傳上·崔琦》:“微臣司戚,敢告在斯。”《宋書·彭城王義康傳》:“臣草莽微臣,竊不自揆,敢抱葵藿傾陽之心,仰慕《周易》匪躬之志。” 元 吳師道 《朝陽台》詩:“微臣 宋玉 誇能賦,當日 襄王 豈真遇。” 明 高明 《琵琶記·丹陛陳情》:“伏念微臣,初來有志。誦詩書,力學躬耕修己,不復貪榮利。” 姚雪垠 《燕遼紀事》:“微臣身為本兵,不能代陛下分憂,實在罪不容誅。”
風雩
《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風乎舞雩,詠而歸。”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浴乎 沂水 之上,風涼於舞雩之下,歌詠先王之道而歸夫子之門。”後即借“風雩”表示不願仕宦之志。 明 何景明 《送闕郡博》詩:“石磬古堂時自發,風雩春服暮同歸。城中往來多冠蓋,名教無言樂地稀。” 明 唐順之 《重修宜興縣學記》:“蓋 孔 門諸子嘗言志矣。 點 獨不願仕也,浴 沂 風雩、鼓瑟詠歌以適其意。”
皇恩
指皇帝給予的恩惠
皇恩浩蕩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春天門崒嵂,兩岸石壁立,石頭鍾阜龍虎東西分
- 覓一枝、欲寄相思,伴取個人書去王之道《東風第一枝(梅)》
- 小人勢利合,傾覆無常心
- 而召我安居先秦無名《白水詩》
- 行李羽輕清漲穩,交情珍重歲寒期李曾伯《送書記雷宜叔造朝》
- 蘇姓從來字小卿,桃葉桃根皆姊妹雙漸《豫章逢故人歌》
- 知客恨,兩蛩語姚勉《賀新郎(憶別)》
- 簾卷虛堂曉,兒童笑語嘩陳元晉《雪作》
- 毋使若貝錦,胥讒以作慝衛宗武《星夕前露坐觀行雲作》
- 涼夜幽篁里,月冷水潺潺曾國藩《又贈筠仙一幅》
![夏夜崇雩壇陪祀·其三原文_夏夜崇雩壇陪祀·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