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原文
晨鐘初罷夜遲遲,佩玉趨蹌拜鳳墀。
盛世喜逢周禮樂,微臣又睹漢威儀。
六龍高擁祥光渺,三殿晴開曙色熹。
獨愧年來空染翰,孤忠何以報明時。
詩詞問答
問:早朝的作者是誰?答:李覺斯
問:早朝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早朝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晨鐘
清晨的鐘聲。 北周 庾信 《陪駕幸終南山和宇文內史》:“戍樓鳴夕鼓,山寺響晨鐘。” 唐 杜甫 《游龍門奉先寺》詩:“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五代 牛希濟 《臨江仙》詞之一:“月斜江上,征棹動晨鐘。”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太陽雖還在遠方,海水中早聽著晨鐘在響:丁當,丁當,丁當。”
遲遲
(1) 行動比必要的或有時是想像的更為緩慢,久久不能完成
遲遲得不到結果
(2) 遲緩;拖延時間
遲遲才作出判決
佩玉
(1) 貴族身上所佩戴的玉器
(2) 佩戴玉器
趨蹌
(1).形容步趨中節。古時朝拜晉謁須依一定的節奏和規則行步。亦指朝拜,進謁。《詩·齊風·猗嗟》:“巧趨蹌兮。” 孔穎達 疏:“禮有徐趨疾趨,為之有巧有拙,故美其巧趨蹌兮。” 唐 元稹 《王悅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備身制》:“ 莊憲皇后 姪 王悅 等,或勛戚蔭餘,或公卿貴胤。佩觿有趨蹌之美,釋褐參侍從之榮。” 宋 王禹偁 《乞差官通攝謁廟大禮使表》:“既列三臺之首,合居五使之先。顧筋力之不支,慮趨蹌之失度。輒伸悃愊,冀免遣差。” 清 唐孫華 《偕夏重至國學觀古槐》詩:“推排列拜皆新貴,烏紗銀帶紛趨蹌。”
(2).指入朝做官,出仕。 明 湯顯祖 《陽穀主人飲》詩:“趨蹌乃人理,臥托非世資。”
(3).奔走侍奉。 宋 蘇舜欽 《應制科上省使葉道卿書》:“閣下以高文閎才都盛位,而某以吏屬,時得趨蹌左右。”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二》:“ 劉德 狀貌如村翁,而臨陣鎮定乃爾!參將都司,徒善應對趨蹌耳。”
(4).奉承拍馬;阿附。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莫難道詩骨瘦嵓嵓,掂詳了這廝趨蹌,身分便活脫下 鍾馗 一二三。” 明 高明 《琵琶記·牛氏規奴》:“更羨他知書知禮,是一箇不趨蹌的秀才,若論他有德有行,好一位戴冠兒的君子。” 清 袁枚 《續新齊諧·淫諂二罪冥責甚怪》:“貧賤之人謀生不得,或奔走權門,或趨蹌富室,被人恥笑,亦是不得已之事。”
(5).疾行貌。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二出:“這嘴臉便不像俺的爺,臨了那幾步趨蹌卻像得俺爺好。”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羅台山》:“﹝ 羅臺山 ﹞掌師子周旋趨蹌如往月時,由是門內外人始知公負奇力。”
(6).指音樂的板眼節奏。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春日見示》:“龍咽嘹喨留行月,鳳翼趨蹌巧定場。”
鳳墀
宮殿前的台階。借指朝廷。《宋書·始平孝敬王子鸞傳》:“思玉步於鳳墀,想金聲於鸞闕。” 清 洪昇 《長生殿·絮閣》:“怎負他鳳墀前鵠立羣僚。”
盛世
安定興盛的時代
太平盛世
周禮
亦稱《周官》或《周官經》,儒家經典之一。蒐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減排比而成的彙編
《周禮》外朝以詢萬民。(引語見《周禮·秋官·小官寇》,原文是“小司寇之職,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清· 劉開《問說》
微臣
卑賤之臣。常用作謙詞。《後漢書·文苑傳上·崔琦》:“微臣司戚,敢告在斯。”《宋書·彭城王義康傳》:“臣草莽微臣,竊不自揆,敢抱葵藿傾陽之心,仰慕《周易》匪躬之志。” 元 吳師道 《朝陽台》詩:“微臣 宋玉 誇能賦,當日 襄王 豈真遇。” 明 高明 《琵琶記·丹陛陳情》:“伏念微臣,初來有志。誦詩書,力學躬耕修己,不復貪榮利。” 姚雪垠 《燕遼紀事》:“微臣身為本兵,不能代陛下分憂,實在罪不容誅。”
威儀
(1) 儀表威武嚴肅;軍容整齊的
(2) 指隨從
六龍
(1).謂《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孔穎達 疏:“乾元乃統天之義,言乾之為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御於天體。六龍即六位之龍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謂之六位也。”
(2).指太陽。神話傳說日神乘車,駕以六龍, 羲和 為御者。 漢 劉向 《九嘆·遠遊》:“貫澒濛以東朅兮,維六龍於扶桑。” 晉 郭璞 《遊仙詩》:“六龍安可頓,運流有代謝。時變感人思,已秋復願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詩:“六龍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 《效阮公詠懷》:“六龍匿西山,濛汜揚頽波。”
(3).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馬八尺稱龍,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 漢 劉歆 《述初賦》:“揔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蓋於帝側。”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金鰲山》:“少焉,千乘萬騎畢集,始知為六龍臨幸。” 吳梅 《步北城獅子山訪閱江樓遺址不得》詩:“六龍曾此駐雲車,何處重尋帝子家。”
(4).六兄弟的美稱。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後賢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號曰六龍。”《晉書·溫羨傳》:“父 恭 , 濟南 太守,兄弟六人並知名於世,號曰六龍。”《晉書·卞壼傳》:“父 粹 ,以清辯鑑察稱。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 卞氏 六龍。”
祥光
祥瑞的光。象徵吉利。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敦勸梁王令》:“豐功厚利,無得而稱,是以祥光總至,休氣四塞。” 唐 駱賓王 《賦得春雲處處生》:“槧日祥光舉,疎雲瑞葉輕。”《清史稿·天文志十四》:“癸丑年九月庚辰,日傍有青、紅二氣,對照如門,祥光四暎。”
三殿
(1).即 唐 大明宮 之 麟德殿 。《玉海·宮室·唐三殿》:“ 三殿 者, 麟德殿 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 三院 。結鄰 鬱儀樓 即 三殿 之東西廊也。” 唐 杜甫 《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詩:“詔從 三殿 去,碑到百蠻開。” 唐 韓愈 《李公墓志銘》:“十三年,公與 忠武軍 節度使司空 光顏 、 邠寧 節度使尚書 釗 ,俱來朝,上為之燕 三殿 。”
(2).指皇宮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宮。 宋 王安石 《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國初定三院》:“至 順治 戊戌,始復 明 制,改設 中和殿 、 保和殿 、 武英殿 、 文華殿 、 文淵閣 、 東閣 諸大學士名。 乾隆 戊辰,特旨罷 中和殿 大學士,改為 體仁閣 ,以配三殿三閣之名焉。”
(3). 宋 時太皇太后在世,與皇太后、皇后並稱三殿;若無太皇太后,則天子與太后、皇后亦稱三殿。 宋 錢愐 《錢氏私志》:“上同三殿徐登步輦還內。”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三宮三殿》:“國朝有太皇太后時,並皇太后、皇后稱三殿,其後,乘輿行幸,奉太后,偕皇后以出,亦曰三殿。”
開曙
黎明。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秋素景兮泛洪波,揮縴手兮折芰荷,涼風淒淒揚棹歌,雲光開曙月低河,萬歲為樂豈雲多。”
染翰
(1).以筆蘸墨。翰,筆。 晉 潘岳 《<秋興賦>序》:“於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
(2).指作詩文、繪畫等。 南朝 宋 謝惠連 《秋懷》詩:“賓至可命觴,朋來當染翰。”《魏書·崔玄伯傳》:“ 玄伯 自非朝廷文誥,四方書檄,初不染翰,故世無遺文。”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掄》詩:“贈詩焉敢墜,染翰欲無聊。” 宋 柳永 《鳳銜杯》詞:“有美 瑤卿 能染翰,千里寄、小詩長簡。” 清 吳偉業 《偶成》詩之八:“畫虎雕龍染翰,高山流水彈琴。”
(3).指寫字。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詩:“染翰過草聖,賦詩輕《子虛》。”《明史·文苑傳一·宋克》:“杜門染翰,日費十紙,遂以善書名天下。”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韻》:“張絃多變易,染翰漫淋漓。”
(4).指書寫的墨跡。 唐 無名氏 《玉泉子》:“ 絪 ( 鄭絪 )為御史,西巡 荊部 商山 歇馬亭 ……欲題詩,顧見一絶,染翰尚濕。 絪 大訝其佳絶。”
孤忠
(1).忠貞自持,不求人體察的節操。 宋 曾鞏 《韓魏公輓歌詞》:“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艱急見孤忠。” 明 王世貞 《鳴鳳記·忠良會邊》:“只恐孤忠有功難建,須期個地轉天旋,要使離人再得圓。” 清 宋儒醇 《南渡》詩:“獨有 史督輔 ,盡瘁繼以死。一片孤忠心,眾 * 肆毀。” 清 顧炎武 《井中心史歌》:“獨力難將 漢 鼎扶,孤忠欲向 湘 纍弔。”
(2).指忠貞自持的人。 清 蔣士銓 《冬青樹·自序》:“竊觀往代孤忠,當國步已移,尚間關忍死於萬無可為之時,志存恢復。”
何以
(1) 用什麼
何以教我
(2) 為什麼
何以出爾反爾
明時
(1).闡明天時的變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時。” 孔穎達 疏:“脩治厤數以明天時也。”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治歷明時,盈縮之度無準。”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治歷明時之本,固在於此也。”
(2).指政治清明的時代。古時常用以稱頌本朝。《隸續·漢沛相范皮闕》:“嗟痛明時, 仲治 旡年。”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志欲自效於明時,立功於聖世。” 嚴復 《戊戌八月感事》詩:“求治翻為罪,明時誤愛才。”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好學尚貞烈,義形必沾巾
- 塔邊分占宿湖船,寶鑑開匳水接天王洧《湖山十景三潭印月》
- 雄姿走螭龍,奧雅胎石鼓陳三立《為劉健之題所藏蜀石圖》
- 琢句不成添鬢絲,且搘筇杖看雲移
- 相知不相薦,何以自謀身
- 雞鳴醜,念佛起來懶開口釋文準《十二時頌》
- 春去啼鶯留不住,隨花飛過別鞦韆王鎡《春去》
- 蒼玉幾番披夏籜,老龍長此戰秋聲王之道《題元發弟竹軒》
- 報誰歸去來,向此空踟躅釋重顯《思歸引》
- 墮銀瓶、脆繩掛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