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韻古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韻古堂原文

斯民三代語難刪,每至溪堂輒赧顏。

韻古要當行古道,豈關十二鎛鍾間。

詩詞問答

問:題韻古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韻古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韻古堂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刪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四

參考注釋

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萬章上》:“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斯民之良也。” 晉 陸機 《答賈長淵》詩:“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鞏 《福州上執政書》:“寇旱之餘,曾未朞歲,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鞏 與斯民與蒙其幸!” 魯迅 《悼楊銓》詩:“何期淚灑 江 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三代

指中國古代夏、商、周三個朝代

語難

謂因憤激而出語艱澀,說話不流利。《莊子·說劍》:“然吾王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王乃説之。” 陸德明 釋文:“語難,如字。艱難也;勇士憤氣積於心胷,言不流利也。”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環寇之師,殆且十萬,瞋目語難,自以為武人,不肯循法度。頡頏作氣勢,竊爵位自尊大者,肩相磨、地相屬也。” 宋 劉敞 《與吳九論武學書》:“夫縵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按劍而疾視者,此所謂勇力之人也。”

溪堂

(1).臨溪的堂舍。 宋 辛棄疾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詞:“枕簟溪堂冷欲秋,斷雲依水晚來收。”

(2).堂名。 宋 辛棄疾 《滿庭芳·游豫章東湖再用韻》詞:“ 溪堂 好,且拚一醉,倚杖讀 韓 碑。” 鄧廣銘 箋註:“ 韓愈 有《鄆州溪堂詩》,詩前有長序,記 溪堂 修建因由。”

赧顏

羞慚臉紅;慚愧。 明 沉受先 《三元記·秉操》:“正氣漫漫衝鬥牛,教我赧顏紅頰目含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如今又去幫襯別家,好不赧顏。”《文明小史》第十四回:“這位 孟老夫子 自覺赧顏,不到年底,先自辭館。”

當行

(1).舊時工匠應官府之差,謂之“當行”。 宋 岳珂 《愧郯錄·京師木工》:“今世郡縣官府營繕創締,募匠庀役,凡木工率計在市之朴斲規矩者,雖扂楔之技無能逃。平時皆籍其姓名,鱗差以俟命,謂之當行。”

(2).指為官府當差的行業。《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新近又添了當行。凡是官府送那鄉宦舉人的牌扁;衙門裡邊做甚么斷間版隔;提學按臨棚裡邊鋪的地平板;出決重囚,木驢樁橛:這都是棺材鋪里備辦。”

(1).本行。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辯》:“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 元 無名氏 《盆兒鬼》第二折:“誰著你燒窰人不賣當行貨,倒學那打劫的僂儸。”

(2).內行;對某種業務或工作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評匯二》:“如 老杜 之入 蜀 ,篇篇合作,語語當行,初學所當法也。” 陳毅 《失題》詩:“北國摧枯勢若狂,中原逐鹿更當行。”

(3).指內行的人。 元 彭壽之 《八聲甘州》套曲:“偷方覓便俏家風,當行識當行。”《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馬二先生 明日來拜。他是個舉業當行,要備個飯留他。”

古道

(1) 傳統的正道。今通稱不趨附流俗,守正不阿為古道

夫重懷古道,枕籍詩書,危不能安,亂不能治,郵里逐雞難,亦無黨也。——漢· 桓寬《鹽鐵論·殊路》

(2) 古樸

古道熱腸

忠厚古道

(3) 古舊的路徑

踏上石子鋪的古道

樂遊原上清秋節, 鹹陽古道音塵絕。—— 唐· 李白《憶秦娥》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記·高祖本紀》:“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禮·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 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漢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 顏師古 註:“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

(3).形容數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雲氣出表里。”參見“十二分。”

鎛鍾

見“ 鎛鐘 ”。

亦作“ 鎛鍾 ”。古樂器名。小鍾和大鐘。單獨懸掛,與編鐘不同。《隋書·音樂志下》:“鎛鐘……即 黃帝 所命 伶倫 鑄十二鐘和五音者也。”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上:“其鎛鍾又長甬而震掉,其聲不和。”《資治通鑑·梁武帝天監元年》:“先是,宮懸止有四鎛鍾,雜以編鐘、編磬、衡鍾凡十六虡。” 胡三省 註:“凡鍾十六枚同在於虡,謂之編鐘,特懸者謂之鎛鍾。”

詩詞推薦

題韻古堂原文_題韻古堂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