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新荷應詔

作者:沈約 朝代:南北朝

詠新荷應詔原文

勿言草卉賤,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乾未搖風。
寧知寸心裡,蓄紫復含紅!

詩詞問答

問:詠新荷應詔的作者是誰?答:沈約
問:詠新荷應詔寫於哪個朝代?答:南北朝
問:沈約的名句有哪些?答:沈約名句大全

沈約詠新荷應詔書法欣賞

沈約詠新荷應詔書法作品欣賞
詠新荷應詔書法作品

詩文賞析

荷花是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名蓮、芙蕖,古時也稱為芙蓉。它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素來為詩人墨客們所讚頌,用以自喻和他喻。此詩即是其中的一首。

詩的一、二句以議論入題,針對人們因荷花是草卉而輕賤它的心理而發。天池,本謂神話中的瑤池。此詩是“應詔”之作,故這裡“天池”應指皇宮內的荷池。兩句意謂荷花雖為草卉之物,但其有幸植根天子之池,自與其他山澤中的草卉身份不同,也更易受人們的注目。

三、四句轉入詠物本題,細緻而微地描繪荷花的初生水面,應題“新荷,二字。荷的根莖最初細瘦如鞭,俗稱蓮鞭。蓮鞭上有節,能向上抽出葉子和花梗。“微根才出浪”,就是說花梗剛剛伸到水面。這裡連用“微”字“才”字,已極言其細小,下面“短乾未搖風”,則更形象地體現其細小;梗乾之短,甚至風亦不能使它搖動,可見它只是剛剛在水面露頭而已。這兩句直逼出“新荷”的“新”來,觀察之細緻,用筆之精到,真堪令人叫絕。在這細微之處,詩人的功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上二句寫初出荷莖之至微至小,文勢猶如尺蠖之屈,已蓄足了力。於是乎五、六二句,乃一變而由屈轉伸,忽出石破天驚之語。“寧知寸心裡,蓄紫復含紅!”那荷莖長不滿寸,看上去若有若無。然而誰能知道,那短莖里寓含著的花蕾胚芽,卻蘊育著萬紫千紅的將來。只等夏天一到,它就要把那絢麗的色彩,灑滿整個池塘。“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這滿眼紅綠的壯觀景象,正是“新荷”的未來世界。

這首詩,單就詠物而言,也是清新可喜的。再看詩中的“勿言”、“寧知”這些強烈語氣,讀者就不免會推測:詩人如此用力為新荷抱不平,恐怕不會是無所寄託的吧。據《粱書·沈約傳》記載,沈約幼年因父親被誅,被迫潛竄他地,以後雖然“會赦免”,卻“流寓孤貧”。但他“篤志好學、晝夜不倦”,最終“遂博通群籍”,累官至步兵校尉,“管書記,直永壽宮,校四部圖書”,堂堂皇皇地進入“天池”,成為當世首屆一指的大學者、大手筆。詩人看到新荷初出時的微陋,遙想自己幼小時的辛酸,他不禁深感慨。他不禁充滿自信地說:新荷的今天雖然為人們所輕賤,但它在明天,定將是奼紫嫣紅的創造者。詩人幸而言中,後來他歷仕宋、齊、梁三朝,封侯拜相。他在文學上的“紫”“紅”之才,也充分發揮出來了,不僅衣被當世,而且也惠澤後人。

所以,沈約的這首詩,既是詠物,亦是抒懷。詩人詠的是荷花,但讀者所感覺到的,同時又是詩人的自我形象。

標籤:詠物荷花抒懷

詩詞推薦

  • 歸燕詩

    張九齡唐代〕海燕歲微渺,乘春亦暫來。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繡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 庭前菊

    韋莊唐代〕為憶長安爛熳開,我今移爾滿庭栽。紅蘭莫笑青青色,曾向龍山泛酒來。
  • 浣溪沙·綠玉枝頭一粟黃

    毛珝宋代〕綠玉枝頭一粟黃,碧紗帳里夢魂香。曉風和月步新涼。吟倚畫欄懷李賀,笑持玉斧恨吳剛。素娥不嫁為誰妝?
  • 讀《山海經》 其五

    陶淵明魏晉〕翩翩三青鳥,毛色奇可憐。朝為王母使,暮歸三危山。我欲因此鳥,具向王母言∶在世無所須,惟酒與長年。
    詠新荷應詔原文_詠新荷應詔的賞析_古詩文
  • 怨歌行

    曹植魏晉〕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公佐成王,金滕功不刊。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待罪
    詠新荷應詔原文_詠新荷應詔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

    蘇軾宋代〕昵昵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恩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回首暮雲遠
  • 絕句漫興九首·其三

    杜甫唐代〕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詠新荷應詔原文_詠新荷應詔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柳

    曾鞏宋代〕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詠新荷應詔原文_詠新荷應詔的賞析_古詩文
  • 暗香疏影

    姜夔宋代〕  【序】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
  • 將進酒·城下路

    賀鑄宋代〕城下路,淒風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頭沙,帶蒹葭,漫漫昔時流水今人家。黃埃赤日長安道,倦客無漿馬無草。
    詠新荷應詔原文_詠新荷應詔的賞析_古詩文
  •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

    陳子昂唐代〕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
  • 殘葉

    李覯宋代〕一樹摧殘幾片存,欄邊為汝最傷神。休翻雨滴寒鳴夜,曾抱花枝暖過春。與影有情唯日月,遇紅無禮是泥塵。上陽
    詠新荷應詔原文_詠新荷應詔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春眺

    凌廷堪〔清代〕青粉牆西,紫驄嘶過垂楊道。畫樓春早,一樹桃花笑。前夢迷離,人遠波聲小。年時到,越溪雲杳,風雨連天草。
  • 贈從弟·其三

    劉楨魏晉〕鳳皇集南嶽。徘徊孤竹根。於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何時當來儀。將須聖明君。
  • 詠院中叢竹

    呂太一唐代〕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心貞徒見賞,籜小未成竿。
  • 紅牡丹

    王維唐代〕綠艷閒且靜,紅衣淺復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詠新荷應詔原文_詠新荷應詔的賞析_古詩文
  • 海棠春 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吳潛宋代〕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餉、胭脂盡吐。老去惜花心,相對花無語。羽書萬里飛來處。報掃蕩、狐嗥兔舞。濯錦古江
    詠新荷應詔原文_詠新荷應詔的賞析_古詩文
  • 南中詠雁詩(一作於季子詩,題作南行別弟)

    韋承慶唐代〕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
    詠新荷應詔原文_詠新荷應詔的賞析_古詩文
  • 瑣窗寒

    吳文英宋代〕紺縷堆雲,清腮潤玉,氾人初見。蠻腥未洗,海客一懷悽惋。渺征槎、去乘閬風,占香上國幽心展。遺芳掩色,真
  • 山中雪後

    鄭燮清代〕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詠新荷應詔原文_詠新荷應詔的賞析_古詩文
詠新荷應詔原文_詠新荷應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