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復初秋林小隱原文
境堪遁世真無悶,泉可濯纓信樂飢。
誰識幽人神解處,小山叢桂正芳時。
詩詞問答
問:陶復初秋林小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陶復初秋林小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陶復初秋林小隱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七
參考注釋
遁世
獨自隱居,避開俗世;避世隱居
遁世絕俗
無悶
(1).沒有苦惱。多形容遺世索居或致仕退休者的心情。《易·乾》:“《文言》曰:……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達能兼善而不渝,窮則自得而無悶。”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池上樓》詩:“持操豈獨苦,無悶徵在今。” 唐 白居易 《刑部尚書致仕》詩:“全家遁世曾無悶,半俸資身亦有餘。”
(2).詞牌名。即“催雪”。 宋 王沂孫 、 程垓 有此詞,計九十九字。 宋 吳文英 有《催雪》一調,與此全同。參閱 清 萬樹 《詞律》卷十六。
沒有憂煩。《易·乾》:“不成乎名,遯世無悶。” 成玄英 疏:“無悶者,謂逃遯避世,雖逢無道,心無所悶。”
濯纓
洗濯冠纓。語本《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後以“濯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師利贊》:“體絶塵俗,故濯纓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題噴玉泉》詩:“何時此巖下,來作濯纓翁。” 前蜀 韋莊 《題潁源廟》詩:“臨川試問 堯 秊事,猶被封人勸濯纓。”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詩》之五:“塵容愧濯纓,詠歸聞扣榜。”
樂飢
亦作“ 樂飢 ”。療飢;充飢。樂,通“ 療 ”。《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泌 之洋洋,可以樂飢。” 高亨 註:“樂,借為療。《列女傳·賢明》引作療。” 宋 蘇軾 《十二琴銘·玉磬》:“其清越以長者,玉也;聽萬物之秋者,磬也。寶如是,中藜藿,不再食。以是樂飢,不以告糴。” 清 顏光敏 《顏氏家藏尺牘·孫侍讀一致》:“縱放意於山水,山水果可樂飢,即肆力於詩文。”一說“樂”音lè,“樂飢”謂樂道而忘飢。參閱《詩·陳風·衡門》 毛 傳。
見“ 樂飢 ”。
人神
(1).先祖的神靈。《後漢書·隗囂傳》:“宜急立高廟,稱臣奉祠,所謂‘神道設教’,求助人神者也。”《南史·宋武帝紀》:“宗祀絶饗,人神無位。”
(2).人與神。 漢 班固 《東都賦》:“人神之和允洽,羣臣之序既肅。”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南史·宋武帝紀》:“人神協祉,歲月滋著。”
小山
文體名。 漢 王逸 《<楚辭·招隱士>解題》:“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自八公之徒,鹹慕其德而歸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辭賦,以類相從,故或稱小山,或稱大山,其義猶《詩》有小雅、大雅也。”參見“ 大山小山 ”。
芳時
良辰;花開時節。 南朝 宋 顏延之 《北使洛》詩:“游役去芳時,歸來屢徂諐。” 宋 歐陽修 《減字木蘭花》詞:“愛惜芳時,莫待無花空折枝。” 明 劉基 《感遇》詩之二:“芳時良可惜,此物何足數。”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八:“芳時易過,駒隙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