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楚興三頌·其三·答見贈

作者:沈遼 朝代:宋代

原文

已住世間如影響,不牽法相論偏圓。

山邊茆屋隨緣業,不是當時忍辱仙。

詩詞問答

問:《次韻酬楚興三頌·其三·答見贈》的作者是誰?答:沈遼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沈遼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遼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先韻

參考注釋

世間

人世間;世界上。《百喻經·觀作瓶喻》:“諸佛大龍出,雷音徧世間。”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三:“有飲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唐 裴鉶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間非老奴不能斃此犬耳。” 宋 陸游 《高枕》詩:“高枕閒看古篆香,世間萬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藝到極精處,皆可成名,強如世間浮泛詩文百倍。” 楊朔 《滇池邊上》:“自古以來,人們常有個夢想,但願世間花不謝,葉不落,一年到頭永遠是春天。”

影響

(1) 以間接或無形的方式來作用或改變 的行為、思想或性質

他的嗜好是在鄰居的影響下形成的

(2) 影子和回聲。多用以形容感應迅捷

電報、郵傳,捷如影響

(3) 影子和聲響。引申為蹤跡

撥草尋蛇,那裡得些影響。——《西遊記》

(4) 音信,訊息

候有影響,即以相告

(5) 印象,指事情的梗概,輪廓

知些影響

(6) 根據

無影響

法相

(1).古代皇宮選擇妃嬪、宮女所規定的標準相貌。《後漢書·皇后紀序》:“ 漢 法常因八月筭人,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於 洛陽 鄉中閲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擇視可否,乃用登御。”《隋書·列女傳·襄城王恪妃》:“妃姿儀端麗,年十餘,以良家子合法相,娉以為妃。”《北史·王世充傳》:“帝愈喜,因密令 世充 閲觀諸女,資質端麗合法相者,取正庫及應入京物以聘納之。”

(2).舊時指骨法、相貌。 漢 王充 《論衡·骨相》:“類同氣鈞,性體法相固自相似。” 漢 王充 《論衡·骨相》:“故 范蠡 、 尉繚 見性行之證,而以定處來事之實,實有其效,如其法相。”

(3).指佛像。 唐 黃滔 《丈六金身碑》:“銅為內肌,金為外膚,取法 西天 ,鑄成 東越 ,巍巍落落,毫光法相。” 清 周茂蘭 《王五痴積制錢為佛像五軀送供虎丘禪院》詩:“法相滿月真微妙,光瑩潔浄如琉璃。”

(4).佛教語。謂諸法真實之相。《法華經·化城喻品》:“大聖 * ,顯示諸法相。”《百喻經·山羌偷官庫衣喻》:“愚痴羌者猶如外道,竊聽佛法,著己法中,以為自有,然不解故,佈置佛法,迷亂上下,不知法相。” 南朝 梁 沉約 《枳園寺剎下石記》:“深達法相,洞了宗極,勤誠外著,仁隱內弘。”

(5).“ 法相宗 ”的省稱。 章炳麟 《菌說》:“夫六經之説,誠亦有權,與人天、小乘、法相、破相等教同意。”詳“ 法相宗 ”。

偏圓

佛家語。判別教理勝劣之稱。偏謂偏失,圓謂圓滿。 宋 沉遼 《奉送明雅師》詩:“頂上終不巢烏鳶,亦不教觀談偏圓。”

隨緣

(1).佛教語。謂佛應眾生之緣而施教化。緣,指身心對外界的感觸。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然羣生之神,其極雖齊,而隨緣遷流,成麤妙之識,而與本不滅矣。” 唐 戴叔倫 《贈行腳僧》詩:“補衲隨緣住,難違塵外蹤。”

(2).順應機緣;任其自然。《北齊書·陸法和傳》:“ 法和 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 唐 張籍 《贈道士宜師》詩:“自到王城得幾年, 巴 童 蜀 馬共隨緣。”《古今小說·單符郎全州佳偶》:“隨緣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郭沫若 《聖者》:“到處隨緣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不是

(1)

 

錯誤;過失

是吾不是處。——清·林覺民《與妻書》

(2)

 

否定判斷

現在不是講話的時候

當時

就在那個時刻;馬上

當時就簽約雇用你

詩詞推薦

次韻酬楚興三頌·其三·答見贈原文_次韻酬楚興三頌·其三·答見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