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掃地象圜丘,祈年事可求。
翻雲開羽節,和露薦瓊羞。
擁佩祠官集,颺幡真侶游。
近聞四氣洽,禋祀不曾脩。
詩詞問答
問:《游圭峰二十首·其八·聽雨壇》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尤韻
2. 從絕頂降得聽雨壇,香爐供案在焉。
參考注釋
掃地
(1) 用掃帚等清掃地面
(2) 比喻名譽、威信等全部喪失
威信掃地
圜丘
中國明、清兩代帝王每年冬至祭天的祭台,在北京天壇內。為漢白玉石砌成的三層圓台。四面有欄桿、台階;外圍有兩道圍牆。其北有一座圓殿皇穹宇,是存放祭天用天神牌位的專用建築。皇穹宇外有圓形圍牆,南面有三座磚拱門,俗稱“回音壁”
祈年
向神靈祈求豐年
羽節
用羽旄裝飾的節。多指神仙儀衛。 唐 王維 《金屑泉》詩:“翠鳳翔文螭,羽節朝玉帝。” 唐 韋渠牟 《步虛詞》之五:“羽節忽排煙, 蘇君 已得仙。”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為時傳之壽》詞:“仙翁鶴駕,羽節縹緲下天端。”
瓊羞
形容美食,盛宴。 唐 李嶠 《晚秋喜雨》詩:“御車遷玉殿,薦菲徹瓊羞。” 唐 李白 《秋日於太原南柵餞陽曲王贊公賈少公石艾尹少公應舉赴上都序》:“瓊羞霞開,羽觴電舉。”
祠官
掌管祭祀之官。《史記·孝文本紀》:“今吾聞祠官祝釐,皆歸福朕躬,不為百姓,朕甚愧之。”《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常以鬼神難徵,淫祀無福,乃詔有司罷諸祠官不合典禮者。” 唐 杜甫 《橋陵》詩:“宮女晚知曙,祠官朝見星。” 王國維 《觀堂集林·<齊魯封泥集存>序》:“郡縣屬官如水丞、平丞、陶丞,餘官如司空、祠官、橘監、發弩、兵府、治府皆 班 《表》、 馬 《志》所未載。”
真侶
謂道士。 唐 李棲筠 《張公洞》詩:“稽首謝真侶,辭滿歸 崆峒 。” 唐 韓偓 《及第過堂日作》詩:“早隨真侶集 蓬 瀛 ,閶闔門開尚見星。” 宋 任廣 《書敘指南·道家流語》:“ 陳子昂 呼道士曰真侶。”
近聞
最近若干年來的逸聞逸事
四氣
(1).指春、夏、秋、冬四時的溫、熱、冷、寒之氣。《禮記·樂記》:“奮至德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 孔穎達 疏:“動四氣之和,謂感動四時之氣,序之和平,使陰陽順序也。” 唐 馮著 《行路難》詩:“春秋四氣更迴換,人事何須再三嘆。” 唐 白居易 《送客春遊嶺南二十韻》:“蓊鬱三光晦,溫暾四氣勻。”
(2). 漢 儒附會天人相應之說,以喜怒樂哀應四時為四氣。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喜氣為暖而當春,怒氣為清而當秋,樂氣為太陽而當夏,哀氣為太陰而當冬。四氣者,天與人所同有也。”
禋祀
(1).古代祭天的一種禮儀。先燔柴升煙,再加牲體或玉帛於柴上焚燒。《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 鄭玄 註:“禋之言煙。 周 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槱,積也……三祀皆積柴、實牲體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煙所以報陽也。” 孫詒讓 正義:“竊以意求之,禋祀者蓋以升煙為義,實柴者蓋以實牲體為義,槱燎者蓋以焚燎為義。禮各不同,而禮盛者得下兼其燎柴則一。”《漢書·禮樂志》:“﹝《郊祀歌》十九章﹞恭承禋祀,溫豫為紛,黼繡周張,至神至尊。”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封禪》:“固禋祀之殊禮,名號之秘祝,祀天之壯觀矣。”
(2).泛指祭祀。《左傳·桓公六年》:“故務其三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禋祀。” 杜預 註:“禋,絜敬也。” 孔穎達 疏:“《釋詁》云:‘禋,敬也。’故以禋為絜敬。” 晉 葛洪 《抱朴子·道意》:“夫福非足恭所請也,禍非禋祀所禳也。” 姚華 《曲海一勺·駢史上》:“世世子姓,秩然昭穆,一堂禋祀,千葉配享。”
不曾
(1)
沒有,從來就沒有
一生不曾見過這種人
(2)
亦作“未曾”
詩詞推薦
浣溪沙·月底棲鴉當葉看
王國維〔近現代〕月底棲鴉當葉看。推窗跕跕墮枝間。霜高風定獨憑欄。覓句心肝終復在,掩書涕淚苦無端。可憐衣帶為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