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四月初十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立夏(四月初十日)原文

望雨過三春,祝融司節肇。

卜日幸逢庚,久旱雲亦好。

逾午復顛風,靉靆訖與掃。

巽二權特操,豐隆聽何藐。

急矣需孔殷,恧焉慚久禱。

詩詞問答

問:立夏(四月初十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立夏(四月初十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八十六

2. 四月初十日

參考注釋

三春

(1).春季三個月:農曆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 漢 班固 《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 唐 李白 《別氈帳火爐》詩:“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壺 《鬥鵪鶉·踏青》套曲:“嬌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帶青山。” 劉大白 《春盡了》詩:“算三春盡了,總應該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個月,暮春。 唐 岑參 《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詩:“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別同館諸君》詩:“三春紅藥熏衣上,兩度槐黃落硯前。”

(3).三個春天,即三年。 晉 陸機 《答賈謐》詩:“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將還京洛》詩:“兩載求人瘼,三春受代歸。”原註:“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祝融

(1).神名。 帝嚳 時的火官,後尊為火神,命曰 祝融 。亦以為火或火災的代稱。《國語·鄭語》:“夫 黎 為 高辛氏 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呂氏春秋·孟夏》:“其神 祝融 。” 高誘 註:“ 祝融 , 顓頊氏 後, 老童 之子, 吳回 也,為 高辛氏 火正,死為火官之神。” 唐 張說 《蒲津橋贊》:“ 飛廉 煽炭, 祝融 理爐。” 清 趙翼 《八月二日天寧寺旁巽宮樓火》詩:“趨觀乃知此樓燬,剎竿突兀招 祝融 。”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 奢龍 而辯於東方,得 祝融 而辯於南方。”《漢書·揚雄傳上》:“麗 鉤芒 與驂 蓐收 兮,服 玄冥 及 祝融 。” 顏師古 註:“ 祝融 ,南方神。”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考於傳記,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為 祝融 。”

(3).傳說中的古帝。 漢 王符 《潛夫論·五德志》:“世傳三皇五帝,多以為 伏羲 、 神農 為二皇,其一者或曰 燧人 ,或曰 祝融 ,或曰 女媧 ,其是與非未可知也。”

(4).峰名。 衡山 的最高峰。據《路史》雲, 祝融 葬 衡山 之陽,是以名之。 唐 韓愈 《謁衡岳廟》詩:“ 紫蓋 連延接 天柱 , 石廩 騰擲堆 祝融 。” 宋 楊萬里 《送劉子思往衡陽》詩:“ 洞庭 昨夜起霜風,翩然欲登 石廩 與 祝融 。”

卜日

(1).占卜時日的吉凶。《周禮·天官·大宰》:“祀五帝……前期十日,帥執事而卜日,遂戒。”《新唐書·禮樂志一》:“凡祭祀之節有六……一曰卜日,凡大祀、中祀無常日者卜,小祀則筮。”

(2).指選擇吉日。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有馬氏者,家忽見變異……有老儒不信其事,以賤價得之。卜日遷居,竟寂然無他。”

旱雲

乾雲,不能致雨的雲。《呂氏春秋·應同》:“旱雲煙火,雨雲水波,無不皆類其所生以示人。” 宋 王安石 《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旱雲六月漲林莽,移我翛然墮洲渚。” 宋 朱淑真 《苦熱聞田夫語有感》詩:“旱雲萬迭赤不雨,地裂河枯塵起風。”

逾午

中午以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黃山日記》:“初九日,逾午少霽。” 清 王韜 《淞濱瑣話·仙井》:“時已逾午,頗覺飢腸雷鳴。” 葉聖陶 《窮愁》:“時已逾午,得無飢餓?”

顛風

(1).暴風;狂風。 唐 元稹 《人道短》詩:“顛風暴雨電雷狂,晴被陰暗,月奪日光。” 宋 陸游 《夜宿陽山磯將曉大雨北風甚勁俄頃行三百餘里遂抵雁翅浦》詩:“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 清 曹寅 《觀打魚歌》:“不愁瀺灂隨潮長,只怕顛風吹五兩。”

(2).瘋癲,顛狂。 明 楊柔勝 《玉環記·富童譖非》:“忘卻困窮,不記當初梗跡萍蹤,纔得提攜便弄顛風。” 明 楊柔勝 《玉環記·皋逢簫玉》:“情理不堪容,弄顛風,將咱覷得忒沒用。”

靉靆

(1).雲盛貌。 晉 潘尼 《逸民吟》:“朝雲靉靆,行露未晞。”《敦煌變文集·頻婆娑羅王后宮綵女功德意供養塔生天因緣變》:“ 波旬 自領軍眾,來至林中,先鋪靉靆之雲,後降撥霖之雨。” 元 卞思義 《溪山春雨圖》詩:“雲林靉靆春日低,小橋流水行人稀。” 明 王錂 《尋親記·對雪》:“彤雲靉靆,茅屋頓成銀界。”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今夕月華如水,安知明夕不黑雲靉靆耶?”

(2).飄拂貌;繚繞貌。 唐 劉禹錫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改月偶書所懷二十二韻》:“衣風飄靉靆,燭淚滴巉巖。” 元 盍西村 《脫布衫·春讌》套曲:“錦綉雲紅窗縹緲,麝蘭煙翠簾靉靆。”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通惠河》:“ 曹代蕭 詩:靉靆煙光上苑通,紫泉繚繞玉河東。” 錢鍾書 《圍城》五:“自己不會喝酒,只在水裡沖一點點紅酒,常看這紅液體在白液體裡泛布靉靆,做出雲霧狀態。”

(3).眼鏡。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靉靆》:“提學副使 潮陽 林公 有二物,如大錢形,質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雲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倍明。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余。余曰:此靉靆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相傳 翁覃谿 ……六七十時猶能於燈下作細書,閲蠅頭字,不假靉靆。”

巽二

古時傳說中的風神名。《易·說卦》有“巽為本,為風”之說,故借巽為名。 唐 牛僧孺 《幽怪錄·滕六降雪巽二起風》:“若令 滕六 降雪, 巽二 起風,不復遊獵矣。” 滕六 ,雪神名。 宋 范成大 《正月六日風雪大作》詩:“ 滕六 無端 巽二 痴,翻天作惡破春遲。”《西遊記》第四五回:“慌得那 風婆婆 捻住布袋, 巽二郎 箚住口繩。”

特操

獨立的操守。《莊子·齊物論》:“ 罔兩 問 景 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賢良松泉》詩之一:“ 赤松 復自無特操,上下隨煙何慅慅。” 魯迅 《書信集·致楊霽雲》:“其毫無特操者,不過用無聊與無恥,以應付環境的變化而已。”

豐隆

(1).亦作“ 豐霳 ”。古代神話中的雷神。後多用作雷的代稱。《楚辭·離騷》:“吾令 豐隆 椉雲兮,求 宓妃 之所在。”《淮南子·天文訓》:“季春三月, 豐隆 乃出,以將其雨。” 高誘 註:“ 豐隆 ,雷也。” 唐 皮日休 《霍山賦》:“叱 豐隆 ,奔列缺,轟然霹靂,天地俱裂。” 清 張尚瑗 《仙霞關》詩:“淙淙飛泉下幽壑,輣衝百道鳴豐霳。” 郭沫若 《創造者》詩:“你聽,他聲如豐隆。”

(2).豐盛隆厚。《後漢書·公孫瓚傳》:“據職高重,享福豐隆。”《宋書·禮志三》:“其優衍豐隆,無所取喻。” 宋 李之儀 《與金馬部書》之十一:“至於樽俎豐隆,祖帳華茂,傾意於俯格,而至巷無居人。”

(3).高大崇隆。《藝文類聚》卷六引 南朝 梁 蕭子范 《建安城門峽賦》:“瓌詭豐隆,質狀不同,班黃糅采,玄紫潛通。” 元 陳樵 《東陽縣學暉映樓賦》:“登茲樓以相羊兮,愛結構之豐隆。” 清 張惠言 《景福宮賦》:“豐隆穹崇,岧嶤崔巍。”

孔殷

(1).眾多;繁多。《書·禹貢》:“ 江 漢 朝宗于海,九江孔殷。” 曾運乾 正讀:“孔,甚也。殷,盛也。”《魏書·樂志》:“及 孝昌 已後,世屬艱虞,內難孔殷,外敵滋甚。” 明 張居正 《敕建慈壽寺碑文》:“乃營寶剎,於兌之方,左瞰都城,右眺崇崗。力出於民,財出於府,費雖孔殷,民不與苦。”

(2).很緊急;很急迫。《清史稿·德宗紀一》:“歸政伊邇,時事孔殷,密摺封奏,請仍書皇太后聖鑒,披覽後施行。”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宣統三年十月十三日第一軍總統馮國璋致內閣陸軍部電》:“又地方款項一空,宏大規模,廢棄可惜。工匠薪餉,待發孔殷。必有籌維,方能舉辦。”

詩詞推薦

立夏(四月初十日)原文_立夏(四月初十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