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盧原浦還家壽母原文
還家非倦羽,所念在慈闈。
萊綵一以舞,秋雲無復飛。
即看庭玉秀,總媚樹萱暉。
介母能偕隱,青山計未非。
詩詞問答
問:送盧原浦還家壽母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送盧原浦還家壽母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盧原浦還家壽母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微韻
參考注釋
還家
(1).回家。《後漢書·臧洪傳》:“ 中平 末,棄官還家,太守 張超 請為功曹。” 唐 韓愈 《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還家雖闕短,指日親晨飱。”《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個族人在那裡做主簿,打點去與他尋些盤費還家。”
(2).歸還農家。 陳殘雲 《南大門風光·河畔飄起紅旗》:“土改的鑼鼓聲,和貧苦農民‘土改還家’的歡笑聲,震盪了 深圳 南岸勞苦者的心聲,有些人回到家鄉,分到了土地,安居樂業搞生產。”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六:“咱們挖地主財寶是要咱們的血汗帳,是財寶還家。”
(3).指把農作物收穫回來。 劉澍德 《拔旗》:“附帶還有一條:注意不要拋撒,保證顆粒還家。”
慈闈
亦作“ 慈幃 ”。亦作“ 慈帷 ”。1.舊時母親的代稱。 宋 張孝祥 《減字木蘭花·黃堅叟母夫人》詞:“慈闈生日,見説今年年九十。” 明 陸采 《明珠記·別母》:“承鳳詔須當遠出,別慈幃怎敢從容!” 清 李漁 《憐香伴·香詠》:“念煢煢久矣失瞻依,也自小將嚴父當慈幃。” 陳家英 《秋夜次秀元三妹韻兼呈伯兄》:“ 眉山 兄弟天涯別,應念慈帷老病侵。”
(2).封建時代以皇后母儀天下,故亦以稱皇后。 宋 梁燾 《立皇后孟氏制》:“明揚德閥之懿,簡在慈闈之公。”
無復
(1).不再,不會再次。《呂氏春秋·義賞》:“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 陳奇猷 校釋:“此文意謂詐偽之道,雖今可以苟且得利,後將不可復得利也。”《晉書·王導傳》:“ 桓彝 見朝廷微弱……憂懼不樂。往見 導 ,極談世事,還,謂 顗 曰:‘向見 管夷吾 無復憂矣。’” 唐 韓愈 《落葉送陳羽》詩:“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格局》:“ 聖嘆 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辨髮,窮幽極微,無復有遺議於其間矣。”
(2).指不再有,沒有。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不死之事已定,無復奄忽之慮。”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少來蒐集書史,頗得諸遺書,無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無論黑、白、黃,無復奴隸種。”
(3).沒有履行。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仲尼 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
(4).不能恢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規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無復,殘類滅宗亡國是也。”
庭玉
庭院中的玉樹。喻優秀子弟。典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謝太傅 問諸子姪:‘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 車騎 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耳。’” 宋 范成大 《致政承奉盧君輓詞》之二:“眼看庭玉成名後,身及堂萱未老時。”
樹萱
種植萱草。萱草,俗名忘憂草。《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毛 傳:“諼草,令人忘憂。” 陸德明 釋文:“諼,本又作萱。”後以“樹萱”為消憂之詞。 南朝 宋 鮑照 《代貧賤苦愁行》:“空庭慙樹萱,藥餌愧過客。” 唐 李白 《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長史》詩:“託陰當樹李,忘憂當樹萱。” 宋 晏殊 《中園賦》:“若其愈疾栽菊,忘憂樹萱。”
介母
(1).大型貝類。 明 汪錂 《春蕪記·慶壽》:“喬松蔭玉宸,介母臨僊境。”
(2).漢語注音符號衣、烏、基的別稱。其用途有兩種:作為獨立元音,拼在聲符之後;作為輔音,拼在某些韻符之前,表示齊齒、合口、撮口三呼之音。因其兼作聲符,故名介母。後因其實際套用與他韻相拼為結合韻母,應歸入韻符,介母之名遂廢不用。
偕隱
一起隱居。《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後代詩文中“偕隱”一語,是用 東漢 鮑宣 桓少君 夫婦同歸鄉里的典故。 清 錢謙益 《尚寶司少卿袁可立妻宋氏加封宜人制》:“使爾夫幸偕隱之有人,期沒齒而無憾。” 郁達夫 《寄內》詩之一:“青山紅粉兩蹉跎,偕隱名山計若何?”參見“ 鹿車 ”。
青山
長滿綠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未非
猶言無可非議。 宋 陸游 《書感》詩:“苦心文章亦未非,與此二事同一機。” 宋 陸游 《親舊見過多見賀強健戲作此篇》詩:“據鞍 馬援 雖堪笑,強飯 廉頗 亦未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