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府學中賡諸公韻和正寺翔甫總翠亭

作者:彭汝礪 朝代:宋代

原文

危亭縹緲壓城端,總拾澄虛入畫欄。

地勢西連金斗峻,山容東際湫湖寒。

行瞻日月光華近,坐覺乾坤器度寬。

聞說南州畫工在,可能收作一屏看。

詩詞問答

問:《合肥府學中賡諸公韻和正寺翔甫總翠亭》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參考注釋

危亭

聳立於高處的亭子。 唐 白居易 《春日題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詩:“危亭絶頂四無鄰,見盡三千世界春。” 朱自清 《南京》:“ 燕子磯 在 長江 里看,一片絕壁,危亭翼然,的確驚心動魄。”

縹緲

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澄虛

明淨。 宋 蘇轍 《題滑州畫舫齋贈李公擇學士》詩:“汀州出沒叢花短,波浪澄虛兩岸平。”

畫欄

亦作“ 畫闌 ”。有畫飾的欄桿。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宋 周邦彥 《玲瓏四犯》詞:“嘆畫闌玉砌都換,纔始有緣重見。” 元 周權 《莫春》詩:“盤篆香銷空院寂,鞦韆影閣畫闌欹。”《紅樓夢》第四八回:“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地勢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勢

此地勢高下之不同也。——宋· 沈括《夢溪筆談》

金斗

(1).飲器。《呂氏春秋·長攻》:“先令舞者置兵其羽中數百人,先具大金斗。 代 君至,酒酣,反斗而擊之,一成,腦塗地。” 高誘 註:“金斗,酒斗也。金重,大,作之可以 * 。” 宋 孔平仲 《懷井儀堂》詩:“金鬥倒垂交勸飲,玉蟾分面各題詩。” 清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把酒一氣喝完,放下金斗。”

(2).熨斗。 唐 白居易 《繚綾》詩:“廣裁衫袖長製裙,金斗熨波刀剪紋。” 宋 賀鑄 《菩薩蠻》詞之六:“舞裙金斗熨,絳襭鴛鴦密。”

(3).指金印。 唐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詩:“呵臂懸金斗,當唇注玉罍。” 王琦 匯解:“謂金印如斗大。”

(4).筋斗。 元 無名氏 《黃花峪》第一折:“收了鋪兒,往鐘鼓司學行金斗去來。” 明 于慎行 《穀山筆麈·雜考》:“惟擲倒不知何法,疑即翻金斗也。翻金斗,字義起於 趙簡子 之殺 中山王 。後之工人以頭委地而翻身跳過,謂之金斗,想其形類為名耳。” 清 呂種玉 《言鯖·翻金斗》:“伎人以頭委地,而翻斗跳過,且四面旋轉如毬,謂之金斗。”

山容

山的姿容。 唐 元稹 《和樂天重題別東樓》:“山容水態使君知,樓上從容萬狀移。” 宋 陸游 《即事》詩:“雲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寬。” 明 袁宏道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詩:“柳態美如新櫛髮,山容親似遠歸人。”

月光

月亮的光線

華近

指顯貴而親近帝王的官職。《新唐書·韋昭度傳》:“ 韋昭度 字 正統 ,京兆人。擢進士第,踐歷華近,累遷中書舍人。” 宋 葉適 《賀葉丞相》:“漕輸 江 淮 ,屏翰 吳 楚 ;擢參華近,密契聖神。”

乾坤

(1) 天地

扭轉乾坤

(2) 男女

器度

(1) 器量;識量

器度淺狹

(2) 才量風度

器度不凡

聞說

猶聽說。 唐 孟浩然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詩:“聞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滸傳》第二三回:“江湖上多聞説 武二郎 名字,不期今日卻在這裡相會。” 清 吳偉業 《聞台州警》詩之一:“聞説 天台 踰萬丈,可容長嘯碧峯頭?”

南州

(1).泛指南方地區。《楚辭·遠遊》:“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 姜亮夫 校註:“南州猶南土也,此當指 楚 以南之地言。”《晉書·羊祜傳》:“南州人征市日,聞 祜 喪,莫不號慟。” 清 吳偉業 《庚子八月訪同年吳有調有感賦贈》詩之四:“南州師友江天笛, 北固 知交午夜砧。” 葉葉 《庚戌紀事》詩之十三:“二月南州春已深,紅綿花下午沉沉。”

(2).指 豫章郡 。《後漢書·徐稺傳》:“ 徐稺 字 孺子 , 豫章 南昌 人也……及 林宗 有母憂, 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廬前而去。眾怪,不知其故。 林宗 曰:‘此必 南州 高士 徐孺子 也。’” 元 張養浩 《詠史詩·朱震》:“如何當日 陳蕃 榻,止為 南州 孺子 懸。”

(3).借指 徐稺 。 清 宋琬 《韓子新歸中州詩以贈之》:“邑宰聞生來,下榻如 南州 。”

(4).指 南陽 。《後漢書·王常傳》:“臣蒙大命,得以鞭策託身陛下。始遇 宜秋 ,後會 昆陽 ,幸賴靈武,輒成斷金。 更始 不量愚臣,任以 南州 。” 李賢 註:“謂以廷尉行 南陽 太守。”

(5).指兩 粵 。 南朝 梁 江淹 《游黃櫱山》詩:“ 南州 饒奇怪,赤縣多靈仙。” 唐 杜甫 《從人覓小胡孫許寄》詩:“人説 南州 路,山猿樹樹懸。” 仇兆鰲 注引 顧宸之 曰:“兩 粵 為 南州 路。”

(6).古代州名。 唐 武德 二年,初置 南州 , 宋 改 南川縣 。即今 四川省 南川縣 。

畫工

畫師;畫匠

可能

可能性

不相信有發生慘劇的可能

作一

亦作“ 作壹 ”。勞動專一。指專務耕戰。《管子·治國》:“民作一則田墾,姦巧不生。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姦巧不生 * 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商君書·說民》:“作一則力摶,力摶則彊。”《商君書·農戰》:“國作壹一歲者,十歲彊;作壹十歲者,百歲彊;作壹百歲者,千歲彊。千歲彊者,王。”

詩詞推薦

合肥府學中賡諸公韻和正寺翔甫總翠亭原文_合肥府學中賡諸公韻和正寺翔甫總翠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