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易之自京回遺余文物七品各賦律詩一首謝之

作者:張仲深 朝代:元代

原文

操守冰霜四十年,豈期恩渥出崇天。

森嚴史筆千人表,典雅文章眾口傳。

母子素心今始著,友朋高誼久彌堅。

不惟家乘當珍重,要與圖經續後賢。

詩詞問答

問:《謝易之自京回遺余文物七品各賦律詩一首謝之(七首)·一·其一·危太史撰張節婦傳》的作者是誰?答:張仲深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張仲深的名句有哪些?答:張仲深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操守

平素的品行

冰霜

(1)

(2) 比喻操守純潔清白

志固冰霜。——《臨川烈武王道規傳》

(3) 比喻神色嚴肅或態度冷淡

凜若冰霜

冷若冰霜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恩渥

謂帝王給予的恩澤。《後漢書·蔡邕傳》:“臣被蒙恩渥,數見訪逮。” 唐 張固 《幽閒鼓吹·潘炎》:“ 潘炎 侍郎, 德宗 時為翰林學士,恩渥極異。” 宋 司馬光 《蘇騏驥墓碣銘序》:“吾以布衣起家至方伯,承兩朝恩渥,不可勝紀。”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忠佞異議》:“執笏彈冠,相慶處九重恩渥。”

森嚴

(1) 整齊而嚴肅

在那種空闊陰暗的氛圍中,你覺得偉麗,也覺得森嚴。——朱自清《威尼斯》

(2) 嚴密的

戒備森嚴

史筆

(1).歷史記載的代稱。指史冊。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使名掛史筆,事列朝榮,雖身分 蜀 境,首懸 吳 闕,猶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鄭善果非正人論》:“史臣謂 鄭善果 幼事賢母,長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驗之,見史筆之失。”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古史筆多緣飾》:“古今所謂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筆之緣飾,欲為後代美談耳。”

(2).指修史之筆。《晉書·文苑傳·曹毗》:“既登 東觀 染史筆,又據太學理儒功。” 明 宋濂 《吳公行狀》:“他時執史筆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執史筆之人,史官。 唐 韓愈 《石君墓志銘》:“故相國 鄭公 餘慶 ,留守 東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筆。”

(4).史家記敘史實的筆法。 唐 岑參 《佐郡思舊遊》詩:“史筆眾推直,諫書人莫窺。”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余謂 劉 有史學,無史筆。” 孫犁 《澹定集·與友人論傳記》:“史筆和文學之筆,應該分別開。”

人表

(1).人的表率。《三國志·魏志·劉靖傳》:“宜高選博士,取行為人表,經任人師者,掌教國子。”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國學初興,華夷慕義,經師人表,允資望實。”

(2).指品學堪為表率者。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高視收人表,虛心味道玄。” 清 曹寅 《泛舟虎丘觀獲得菊字》詩:“清歡寄人表,今日寡絲竹。”

(3).《漢書》篇目名《古今人表》的省稱。 唐 劉知幾 《史通·表歷》:“異哉, 班氏 之《人表》也。區別九品,網羅千載,論世則異時,語姓則他族。” 章炳麟 《別錄》:“九等《人表》不足別其名。”

雅文

(1).猶文雅。《荀子·富國》:“所以説之者,必將雅文辯慧之君子也。”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荀》書雅字,多對鄙雅而言。此雲雅文,即文雅耳。”

(2).雅正的文辭,。《漢書·王嘉傳》:“ 譚 頗知雅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斯並鴻裁之寰域,雅文之樞轄也。”

眾口

(1).眾人的言論;輿論。《戰國策·秦策三》:“三人成虎,十夫楺椎,眾口所移,無翼而飛。”《漢書·劉向傳》:“上內重 堪 ,又患眾口之寖潤,無所取信。” 明 徐復祚 《一文錢》第三出:“不是我痴心妄想千年調,只恐怕昔富今貧眾口嘲。”

(2).眾人之口。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上:“各該官軍家丁眾口齊稱,先年撫、道不扣糧餉,撫養軍民。”

母子

(1).母親和兒子。《左傳·隱公元年》:“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姜 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 漢 禰衡 《鸚鵡賦》:“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離。” 唐 白居易 《母別子》詩:“以汝夫婦新嬿婉,使我母子生別離。”《水滸傳》第二回:“﹝ 史進 ﹞説道:‘師父只在此間過了,小弟奉養你母子二人,以終天年。’”

(2).本源。偏義複詞,偏於“母”。《朱子語類》卷三:“先儒言‘口鼻之噓吸為魂,耳目之聰明為魄也’,只説得大概,卻更有個母子,這便是坎離水火,煖氣便是魂,冷氣便是魄。” 清 翟灝 《通俗編·母子》:“母子猶雲本元。今人多有此語,如所謂母子醬油之類。”

素心

(1) 本心;素願

與素心相違

(2) 心地純潔

素心人

友朋

朋友。《左傳·莊公二十二年》:“翹翹車乘,招我以弓,豈不欲往,畏我友朋。” 晉 陸機 《輓歌詩》之一:“周親鹹奔湊,友朋自遠來。” 明 袁宏道 《憶弟》詩之二:“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 瞿秋白 《餓鄉紀程》四:“從入 北京 到五四運動之前,共三年,是我最枯寂的生涯,友朋的交際可以說絕對的斷絕。”

高誼

(1) 敬稱別人對自己或他人的崇高的情誼

高誼薄雲

(2) 崇高的信念或行為。也作“高義”

不惟

(1).不僅;不但。《書·酒誥》:“罔敢湎於酒,不惟不敢,亦不暇。” 宋 范成大 《照田蠶行》:“不惟桑賤穀芄芄,仍更苧麻無節菜無蟲。” 馮德英 《苦菜花》第十二章:“過了一天又一天,到現在不惟沒等到,村里關於他們的風言風語倒漸漸聽不到了。”

(2).豈非。《三國志·魏志·王昶傳》:“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故三 郤 為戮於 晉 , 王叔 負罪於 周 ,不惟矜善自伐好爭之咎乎!”

(3).不思慮。《書·酒誥》:“惟荒腆於酒,不惟自息乃逸。” 孔 傳:“不念自息。”《文選·王粲<贈文叔良>詩》:“視明聽聰,靡事不惟。” 李善 注引《字林》:“惟,思也。”

家乘

(1) 原指家事的記錄

(2) 指家譜

珍重

(1) 重視;愛惜

珍重兩國的團結

(2) 保重身體

臨別時互道珍重

負載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傳》

圖經

附有圖畫、地圖的書籍或地理志。 唐 王建 《題酸棗縣蔡中郎碑》詩:“不向圖經中舊見,無人知是 蔡邕 碑。”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徐漢玉》:“行至 來賓縣 ,得圖經,視之, 唐 嚴州 也。”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經中》:“辨疆域者有圖經, 摯虞 以作畿服經也。”

後賢

後世的賢人。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其有疑錯,則備論而闕之,以俟後賢。” 元 陳基 《秋懷》詩之二:“往聖既作莫,後賢孰當繼。” 清 陳維崧 《永遇樂·東溪雨中修禊》詞:“莫停檀板,且偎紅袖,此會後賢應繼。”

標籤:節婦

詩詞推薦

謝易之自京回遺余文物七品各賦律詩一首謝之原文_謝易之自京回遺余文物七品各賦律詩一首謝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