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孟賞菊席上次葛誠夫韻原文
十月菊始繁,何殊艷陽花。
眾芳誠所存,獨萃清河家。
琴樽暢襟抱,金蘭盛才華。
煌煌錦綺雲,承以朱翠霞。
餐英想靈均,吹帽懷孟嘉。
極興從淋漓,笑諧絕疵瑕。
晚節相與娛,吾生良有涯。
詩詞問答
問:張思孟賞菊席上次葛誠夫韻的作者是誰?答:陳謨
問:張思孟賞菊席上次葛誠夫韻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陳謨的名句有哪些?答:陳謨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麻韻
參考注釋
十月
格里氏歷(即陽曆)每年的第十個月——縮寫Oct.
何殊
猶何異。 毛 * 《向 * 的十點要求》:“以此制憲,何殊官樣文章。”
艷陽
(1) 指春天明媚的風光
(2) 明亮的太陽,驕陽
眾芳
(1).草木的香氣。《文選·宋玉<風賦>》:“迴穴衝陵,蕭條眾芳。” 劉良 註:“蕭條然散眾芳之氣也。” 漢 枚乘 《七發》:“眾芳芬鬱,亂於五風。”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賦》:“木散百華,草列眾芳。”
(2).百花。 唐 杜甫 《嘆庭前甘菊花》詩:“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瑣升中堂。” 宋 林逋 《山園小梅》詩:“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清 錢澄之 《梅花》詩:“眾芳久寂寞,賴汝照乾坤。”
(3).比喻各種賢能的人。《楚辭·離騷》:“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王逸 註:“眾芳,喻羣賢。”《楚辭·離騷》:“雖萎絶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4).比喻一般的人。《文選·宋玉<九辯>》:“以為君獨服此蕙兮,羌無以異於眾芳。” 呂向 註:“乃無異於眾人之心。”
所存
謂心志所在。《孟子·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 朱熹 集註:“心所存主處。” 明 方孝孺 《戇窩記》:“余少慕古之戇者,欲起 長孺 、 子布 與之交而不可得,則思博交海內之士,以觀其所存。”
清河
指陸雲,他曾做過清河內史
正見清河。——《世說新語·自新》
清河曰。
襟抱
胸懷;抱負
身老時危思會面,一生襟抱向誰開。——杜甫《奉持嚴大夫》
金蘭
原指朋友間感情投合,後來用做結拜為兄弟姐妹的代稱
山公與 嵇、阮一面,契若金蘭。——《世說新語·賢媛》
金蘭之友
盛才
高才。 漢 徐幹 《中論·智行》:“ 仲尼 亦奇 顏淵 之有盛才也。”《北齊書·魏收傳》:“﹝ 揚愔 ﹞以 收 一代盛才,難於率爾,久而未訖。” 唐 杜甫 《入衡州》詩:“中有古刺史,盛才冠巖廊。”
煌煌
明亮輝耀貌
明星煌煌
綺雲
美麗如綺的彩雲。 南朝 梁 江淹 《學梁王<兔園賦>》:“乃有綺雲之館,赬霞之臺。” 唐 陳子良 《春晚看群公朝還人為八韻》:“綺雲臨舞閣,丹霞薄吹臺。”
翠霞
青色的煙霞。 晉 郭璞 《江賦》:“撫凌波而鳧躍,吸翠霞而夭矯。” 唐 武元衡 《奉酬中書李相公早朝於中書候傳點偶書所懷》詩:“翠霞仙仗合,清漏掖垣深。” 明 劉基 《滿庭芳·詠荷花》詞:“翠霞深處,誰舞白霓裳。”
餐英
亦作“飡英”。《楚辭·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後世詠菊時遂用“餐英”為典故,隱寓高潔之意。 元 王翰 《題菊》詩:“歸去來南山,飡英坐空谷。” 清 顧炎武 《和王山史寄來燕中對菊》:“ 楚 臣終是餐英客,愁見 燕臺 落葉時。”
靈均
(1). 戰國 楚 文學家 屈原 字。《楚辭·離騷》:“名余曰 正則 兮,字余曰 靈均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及 靈均 唱《騷》,始廣聲貌。” 宋 辛棄疾 《賀新郎·和徐斯遠韻》詞:“蘭佩芳菲無人問,嘆 靈均 ,欲向 重華 訴。” 李大釗 《青春》:“ 湘水 靈均 ,興春秋代序之感。”
(2).泛指詞章之士。 唐 劉知幾 《史通·覈才》:“但自世重文藻,詞宗麗淫,於是 沮誦 失路, 靈均 當軸。” 浦起龍 通釋:“此言 靈均 當軸,借言以詞人當史局也。” 宋 姚述堯 《念奴嬌·次劉周翰韻》詞:“興來吟詠, 靈均 誰謂今絶。”
吹帽
《晉書·孟嘉傳》:“九月九日, 溫 ( 桓溫 )燕 龍山 ,僚佐畢集,時佐吏並著戎服,有風至,吹 嘉 帽墮落, 嘉 不之覺。”後以“吹帽”為重九登高雅集的典故。 唐 杜甫 《九日藍田崔氏莊》詩:“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唐 韓愈 《薦士》詩:“霜風破佳菊,嘉節迫吹帽。”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陽》詞:“良儔,西風吹帽,東籬攜酒,共結歡游。” 明 何景明 《九日》詩:“吹帽他時興,登臺此日情。”
淋漓
(1) 液體濕濕地淌下,即流滴的樣子
淋漓不淨
(2) 形容痛快
淋漓肺腑之言
疵瑕
(1) 過失;缺點
(2) 責難;指摘
晚節
(1) 晚年的節操
保持晚節
(2) 晚年
(3) 後期
相與
副詞。表示同時同地做某件事。可譯為“共同”
舍人相與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卒相與歡。
平原君竟與 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因相與言。——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吾生
(1).謂己之生命。《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清 陳維崧 《唐多令·重九後食蟹半醉作》詞:“半醉睨吳鉤,吾生行且休。”
(2).對同輩或卑幼者的敬愛之稱。 晉 陸機 《贈潘岳》詩:“僉曰吾生,明德惟允。” 南朝 宋 謝瞻 《答靈運》詩:“牽率詶嘉藻,長揖愧吾生。”
有涯
有邊際,有限。《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贊曰:生也有涯,無涯惟智。” 前蜀 韋莊 《關山》詩:“危時祗合身無著,白日那堪事有涯。” 周實 《中秋偕棠隱對月》詩:“我生原有涯,竟住窮愁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