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八景·東浦暮帆

作者:潘士驥 朝代:元代

黃山八景·東浦暮帆原文

江亭影壓白鷗路,半竿紅日光流駐。

鼓聲欲斷汐信平,風勒檣烏轉林樹。

江天漠漠夜濛濛,黃帽出沒菰蒲中。

人家籬落有驚犬,月吐未吐江涵空。

詩詞問答

問:黃山八景·東浦暮帆的作者是誰?答:潘士驥
問:黃山八景·東浦暮帆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出處:御選元詩卷三十一

參考注釋

白鷗

(1).水鳥名。 唐 李白 《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宋 張耒 《望龜山》詩之一:“輕舟漁子犯煙去,照水白鷗窺影飛。” 明 高啟 《哭臨川公》詩:“竟成黃犬嘆,莫遂白鷗期。”

(2).比喻白浪。《文選·鮑照<還都道中作>詩》:“騰沙鬱黃霧,飜浪揚白鷗。” 劉良 註:“飜浪有似白鷗鳥也。”

日光

(1) 太陽光,既無散射又無反射的太陽定向射線

(2) 白天的光亮,與夜晚的黑暗相反。太陽光加天空的光,與月光和人造光相反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檣烏

桅桿上的烏形風向儀。也用以比喻飄忽不定的生活。 唐 杜甫 《登舟將適漢陽》詩:“塞雁與時集,檣烏終歲飛。” 宋 張先 《御街行·送蜀客》詞:“紛紛歸騎亭皋晚,風順檣烏轉。” 宋 蘇軾 《和邵同年戲贈賈收秀才》之三:“生涯到處似檣烏,科第無心摘頷鬚。”

林樹

樹木;樹林。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二:“於此東行三十里,當有邱陵林樹,狀若社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丘生》:“初不知有園,及遙見林樹蔥鬱,樓閣參差,訝而詢諸耕者,始得其詳。”

江天

江面上的廣闊空際

萬里江天

漠漠

(1) 寂靜無聲

漠漠門長掩

(2) 密布;布滿

雲漠漠,風瑟瑟

(3) 迷濛

天漠漠

雨漠漠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雁盪經行雲漠漠。——宋· 沈括《夢溪筆談》

(4) 廣闊

荒原漠漠

(5) 冷淡,不關心

何乃視之漠漠

(6) 茂盛、濃郁

漠漠芳馨

濛濛

1.迷茫貌。《詩·豳風·東山》“零雨其濛” 漢 鄭玄 箋:“歸又道遇雨,濛濛然。” 漢 嚴忌 《哀時命》:“霧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師老 《鴛鴦》詩:“江島濛濛煙靄微,緑蕪深處刷毛衣。” 明 陳恭尹 《登祝融峰》詩:“濛濛在太古,乾坤猶未判。” 冰心 《最後的安息》:“對面山峰上,雲氣濛濛,草色越發的青綠了。”

2.紛雜貌。 漢 枚乘 《梁王菟園賦》:“羽蓋繇起,被以紅沫,濛濛若雨委雪。” 唐 賈島 《送神邈法師》詩:“柳絮落濛濛, 西州 道路中。” 宋 晏殊 《踏莎行》詞之五:“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清 陳維崧 《點絳唇·和成容若韻》詞:“西風惡,數聲城角,冷雁濛濛落。”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黃鸝低鳴,飛絮濛濛。”

3.濃盛貌。 唐 張籍 《惜花》詩:“濛濛庭樹花,墜地無顏色。”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一折:“愁雲靄靄,殺氣濛濛。”

黃帽

(1).黃顏色的帽子。《史記·佞幸列傳》“以濯船為黃頭郎” 裴駰 集解引 晉 徐廣 曰:“著黃帽也。” 宋 蘇軾 《九日邀仲屯田為大水所隔以詩見寄次其韻》:“霜風可使吹黃帽,樽酒那能泛浪花。” 宋 楊萬里 《送黃仲秉少卿知瀘州》詩:“安得欹黃帽,相徙卻白頭。”

(2).船夫。 宋 周邦彥 《驀山溪》詞:“ 周郎 逸興,黃帽侵雲水。” 清 孫枝蔚 《夜入真州》詩:“但見船頭漁火明,忽聞黃帽報初更。”

(3).借指船。 宋 范成大 《雪霽獨登南樓》詩:“青簾閃閃千家靜,黃帽亭亭一水橫。”

出沒

顯現或隱沒

大鯨悠然出沒於浪濤中

船頭在浪中緩緩出沒

菰蒲

(1).菰和蒲。 南朝 宋 謝靈運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淺。” 宋 張元乾 《念奴嬌》詞:“荷芰波生,菰蒲風動,驚起魚龍戲。”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向斷橋西下,疏剌剌秋水菰蒲,冷清清明月蘆花。” 魯迅 《集外集拾遺·<無題>詩》:“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2).借指湖澤。 南唐 張泌 《洞庭阻風》詩:“空江浩蕩景蕭然,盡日菰蒲泊釣船。” 明 孫蕡 《湖州樂》詩:“菰蒲浪深迷白紵,有時隔花聞笑語。” 清 金農 《松陵雨泊》詩:“一夕菰蒲打蓬雨,聲聲引夢入江湖。”

人家

(1) 代詞,指說話人或聽話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

(2) 代詞,指某個人或某些人

把信給人家送去

(3) 代詞,指說話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籬落

籬笆

村莊籬落

涵空

指水映天空。 唐 溫庭筠 《春江花月夜》詩:“千里涵空照水魂,萬枝破鼻團香雪。” 清 林則徐 《中秋嶰筠尚書招余及關滋圃軍門天培飲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詩:“涵空一白十萬頃,浄洗素練懸滄洲。”

詩詞推薦

黃山八景·東浦暮帆原文_黃山八景·東浦暮帆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