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眺

作者:何吾騶 朝代:明代

晚眺原文

極目江山萬古愁,風吹禾黍正深秋。

煙迷松壑千村暝,月度雲蘿幾樹浮。

里笠樵人橫晚笛,披星漁父下中流。

三洲水淺魚梁絕,夜渡誰來片葉舟。

詩詞問答

問:晚眺的作者是誰?答:何吾騶
問:晚眺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晚眺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極目

遠望,盡目力所及

平原遠而極目兮。——王粲《登樓賦》

極目四望。——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義律極目遠望。——《廣東軍務記》

江山

江河和山嶺,指國家的疆土或政權

江山如此多嬌

江山險固。——《資治通鑑》

江山如畫。——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古愁

謂懷古幽思。 宋 蘇舜欽 《舟至崔橋》詩:“晚泊野橋下,暮色起古愁。” 寧調元 《秋興用草堂韻》:“安排濁酒消長夜,欲掘青天寄古愁。” 聞一多 《紅燭·二月廬》詩:“啊?你的爆裂得這樣音響,迸出些什麼壓不平的古愁!” 戴望舒 《古神祠前》詩:“它輕輕地躍到飽和了古愁的鐘聲的水上。”

禾黍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漢書·承宮傳》:“後與妻子之 蒙陰山 ,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 宮 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袴襦優足徧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由草料的恐慌,發生了芻秣的栽培;由芻秣的栽培,更發明了禾黍的種植。”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宗周 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宋 蘇軾 《南都妙峰亭》詩:“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千載 吳 宮皆禾黍。嘆故國已無望。” 清 周實 《重九偕吹萬天梅亞希哲夫石子平子諸子過明故宮謁孝陵有作》詩之一:“松楸抱恨依殘日,禾黍傷心賦變風。”

深秋

秋季的末期

松壑

生有松樹的山谷。 唐 牟融 《題徐俞山居》詩:“嵐鎖巖扉清晝暝,雲歸松壑翠陰寒。”

月度

用做時間段的月份

雲蘿

(1).藤蘿。即紫藤。因藤莖屈曲攀繞如雲之繚繞,故稱。 南朝 宋 鮑照 《游思賦》:“結中洲之雲蘿,託綿思於遙夕。” 唐 孟郊 《送清遠上人歸楚山舊寺》詩:“水寺一別來,雲蘿三改陰。”

(2).指深山隱居之處。 宋 林逋 《深居雜興》詩之二:“花月病懷看《酒譜》,雲蘿幽信寄《茶經》。” 明 陸采 《明珠記·榮封》:“朝玉殿,訪雲蘿。親骨肉,永歡娛。”

樵人

樵夫。 唐 劉長卿 《經漂母墓》詩:“古墓樵人識,前朝 楚 水流。”《水滸傳》第一回:“樵人出沒謂之徑,能通車馬謂之道。”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辛亥游錄》:“微雨忽集,有樵人來,切問何作,莊語不能解,乃紿之曰:‘求藥。’”

披星

見“ 披星帶月 ”。

漁父

漁翁,捕魚的老人

漁父見而問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間

大石當中流。——宋· 蘇軾《石鐘山記》

使船保持在中流駛行

(2) 江河的中段

長江中流

(3) 中等

三洲

(1).指傳說中的 蓬萊 、 方丈 、 瀛洲 三仙山。 明 高啟 《次韻酬張院長見貽太湖中秋玩月之作》:“若上 洞庭 看玉鏡,兩山應是勝三洲。”

(2).歌曲名。《舊唐書·音樂志二》:“《三洲》,商人歌也。商人數行 巴陵 三江 之間,因作此歌。”參見“ 三洲歌 ”。

魚梁

築堰攔水捕魚的一種設施:用木樁、柴枝或編網等製成籬笆或柵欄,置於河流、潮水河中或出海口處

葉舟

小船。 隋 薛道衡 《敬酬楊僕射山齋獨坐》詩:“葉舟旦旦浮,驚波夜夜流。” 唐 張喬 《漁者》詩:“首戴圓荷髮不梳,葉舟為宅水為居。” 宋 蘇軾 《入峽》詩:“葉舟輕遠泝,大浪固嘗諳。”

詩詞推薦

晚眺原文_晚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