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綠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依綠齋原文

山莊疊巘富層林,何處軒堂弗依綠。

而乃奎文名此齋,所得不同欣有獨。

園臨萬樹覆平蕪,翠色鋪茵嫩盈目。

弗為茂草隱亂蠓,蓋以食苹飽呦鹿。

如剪一碧可悅心,句亦油然依興屬。

詩詞問答

問:依綠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依綠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九

2. 齋額乃書也皇祖御

參考注釋

山莊

山中的村莊;別墅

疊巘

重迭的山峰。 南朝 宋 謝靈運 《晚出西射堂》詩:“連障疊巘崿,青翠杳深沉。” 唐 駱賓王 《秋日山行簡梁大官》詩:“攢峯銜宿霧,疊巘架寒煙。” 宋 范成大 《題畫卷》詩之一:“君看疊巘雲容變,又有中宵雨意生。”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岡東錄》:“伏流既洄,萬石乃出。崖洞盤鬱,散作疊巘。”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軒堂

殿堂。《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三·雞鳴》:“黃金為君門,璧玉為軒堂。”

而乃

(1).連詞。表示承接。猶然後。《史記·呂不韋列傳》:“乃往見 子楚 ,説曰:‘吾能大子之門。’ 子楚 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 漢 王充 《論衡·初稟》:“當 漢祖 斬大蛇之時,誰使斬者?豈有天道先至,而乃斬之哉?勇氣奮發,性自然也。”

(2).連詞。表示轉折或另起話題。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夫一局之弈,形算之淺,而 弈秋 之心,何嘗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見,妄抑大猷,至獨陷神於天穽之下,不以甚乎?” 宋 葉適 《始議一》:“非惟不務討伐二虜以定西北之疆域,而乃反行聘使封冊以申百年之誓信。” 明 方孝孺 《豫讓》:“苟遇知己,不能扶危於未亂之先,而乃損軀殞命於既敗之後,釣名沽譽,眩世炫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魯迅 《書信集·致許廣平》:“而乃年屆結束,南北東西;雖尺素雲能通,或下問之不易。”

文名

因文章寫得好而獲得的名聲

他們倆很有文名

所得

指所獲得的東西

所得無幾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所習不同,所務各異,言勢殊也。” 前蜀 韋莊 《關河道中作》詩:“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二:“他們想問題做事情的方法,他們的歷史習慣,跟我們不同。”

(2).不同意。《宋書·張邵傳》:“太尉長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還都。”《南齊書·鄱陽王鏘傳》:“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 粲 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

(3).不和。《後漢書·孔融傳》:“﹝ 融 ﹞與中丞 趙舍 不同,託病歸家。”

平蕪

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鄉賦》:“窮陰匝海,平蕪帶天。” 唐 李山甫 《劉員外寄移菊》詩:“秋來緣樹復緣牆,怕共平蕪一例荒。” 明 許承欽 《過李家口》詩:“棗香來野徑,麥秀滿平蕪。” 清 龔自珍 《最錄中論》:“平蕪生之,灌木叢之,剔而薙之,乃覿瑤草。” 郭沫若 《蜀道奇》詩:“海水傾泄出平蕪,土壤膏腴成天府。”

食苹

(1).亦作“ 食萍 ”、“ 食蓱 ”。指天子宴群臣嘉賓。亦指參加天子宴賢臣的宴會。語出《詩·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阮瑀》:“自從食蓱來,唯見今日美。”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信凱讌之在藻,知和樂於食苹。”《藝文類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元帝 《荊州放生亭碑》:“故知魚鳥一觀,俱在好生,欲使金牀之鴈,更及 衡陽 之侶;雪山之鹿,不充食萍之宴。” 隋 江總 《勞酒賦》:“乃遵執爵之典,爰降食苹之讌。”

(2).比喻秉志高潔,不慕爵祿。 南朝 宋 鮑照 《與伍侍郎別詩》:“民生如野鹿,知愛不知命……傷我慕類心,感爾食苹性。”

悅心

愉悅心情;心裡喜悅。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嗜慾好惡者,所以悅心也。” 清 鄭燮 《儀真縣江村茶社寄舍弟》:“吾弟為文,須想春江之妙境,挹先輩之美詞,令人悅心娛目,自爾利科名,厚福澤。” 駱賓基 《父女倆》三:“她那兩隻眼睛的深處,分明還隱藏著一種悅心的愉快。”

油然

(1) 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

敬慕之心,油然而生

(2) 形容雲氣上升

油然作雲

詩詞推薦

  • 過烏石大小二浪灘,俗呼浪為郎,因戲作竹枝

    楊萬里宋代〕灘聲十里響千鼙,躍雪跳霜入眼奇。記得年時上灘若,如今也有下灘時。
  • 自昆明湖泛舟進宮·其三

    乾隆清代〕雁橋蝸舍解逢迎,遠映西峰畫障橫。恰憶去年臨上巳,山陰一棹鏡中行。
  • 朗公石

    乾隆清代〕靈岩西路遠瞻東,石丈魁然見朗公。誰辨是一還是二,謾雲非色亦非空。無妨雪積徹骨冷,也識春回滿面融。雲表
  • 寄胡雪江吟舍

    王鎡宋代〕蕭蕭葉落響風枝,隔壁無情笛又吹。一縷碧煙燈燼落,主人眠熟客醒時。
  • 迎詔書

    陸游宋代〕憶瞻鑾仗省門前,扇影鞭聲下九天。寂寞嘉州迎詔處,忽聞鼓吹卻悽然。
    依綠齋原文_依綠齋的賞析_古詩文
  • 游雲居四首·其四

    李彭宋代〕冉冉山雲低度牆,涓涓流水響長廊。不緣抱病關鬲冷,早賦式微緣底忙。
  • 即事

    乾隆清代〕昨近被甘膏,入土四寸暨。繼此日接奏,近遠報次第。三輔率已遍,齊鄭秦晉地。少亦三寸餘,多或尺澤被。麥收
  • 落花·其三

    朱浙明代〕一拂瑤琴一再彈,春明那負酒杯寬。紅英樹尾香猶戀,綠玉庭心影正團。清景可孤天上月,流光堪老鏡中鸞。槁桐
  • 過林忠甫山房

    顧逢宋代〕雖是無猿鶴,何殊林麓間。從教居近市,不必入深山。白日窗如炙,清風門自關。留連詩酒樂,坐久竟忘還。
    依綠齋原文_依綠齋的賞析_古詩文
  • 滿庭芳

    韓淲宋代〕玉水靈山,霜天清曉,非煙非霧琴堂。載臨初度,圭壁記煌煌。百里民安撫字,歡呼處、禾黍登場。今年好,為茲
  • 花下作字付葉柘山使者

    王鎡宋代〕花蘚層層潤石床,綠陰多處自生涼。閒將筆染茶醾露,寫得春辭滿紙香。
  • 秘書山中草堂

    釋文珦宋代〕謝客開山興,深居寄草堂。曲闌憑野色,虛牖敞晴光。路轉青林合,泉流碧澗長。群巒分向背,平楚接微茫。蘭茝
  • 初冬瀛台即景·其三

    乾隆清代〕菊芳已歇未開梅,朔景靈台一朅來。卻憶前年淑清畔,掞箋仙侶共流杯。
  • 游梅坡席上雜酬

    李彌遜宋代〕夜飲寧辭醉,春酲莫厭投。有人重載酒,後會不須謀。
    依綠齋原文_依綠齋的賞析_古詩文
  • 沁園春(吳興懷古)

    陳人傑宋代〕落日都門,買得扁舟,乘興而東。正苕川半夜,月寒似水,苹洲一路,秋老多風。攜妓溪山,尋春歲月,往事黃粱
  • 明皇幸蜀圖

    劉克莊宋代〕狼煙起幽薊,鳥道幸岷峨。穆滿尚八駿,隆基惟一騾。失守文皇業,來聽望帝聲。向令曲江在,吾豈有茲行。
    依綠齋原文_依綠齋的賞析_古詩文
  • 寄處州季侍御二首

    趙蕃宋代〕自聞開暮府,幾欲走郵筒。便有江湖役,仍遭貧病攻。想多為郡樂,亦復賦詩工。又最淮陽課,何時用弱翁。
    依綠齋原文_依綠齋的賞析_古詩文
  • 謝郡人田賀二生獻花

    蘇軾宋代〕城裡田員外,城西賀秀才。不愁家四壁,自有錦千堆。珍重尤奇品,艱難最後開。芳心困落日,薄艷戰輕雷。(昨
  • 滿庭芳

    馬鈺元代〕無涯火院,如牢如獄。氣財酒色拘束。萬苦千辛,來往波波碌碌。因悟迴光返照,嘆從前、冤苦不足。說不得,便
  • 待旦

    陸游宋代〕是身如浮煙,久聚要當散。吾年七十七,寒暑凡幾換。夏夜亦自佳,何必厭揮汗。推枕坐南窗,悠然待清旦。
    依綠齋原文_依綠齋的賞析_古詩文
依綠齋原文_依綠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