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興四首·其三原文
人皆欲富貴,我豈願貧賤。
青雲一差池,如藥弗瞑眩。
幼學苦不多,夜思曾得半。
今也發盡白,梳頭雪滿面。
長恐愧鄉閭,一朝死愚懦。
詩詞問答
問:感興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何失
問:感興四首·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何失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失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參考注釋
富貴
富裕而又有顯貴的地位
公子為人…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家人讀書有幾?——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貧賤
窮困又沒有社會地位
貧賤有此女。——《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青雲
(1) 比喻高官顯爵
平步青雲
(2) 舊時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雲之士
(3) 比喻隱居
形入紫闥,而意在青雲
(4) 天空
差池
(1) 〈方〉
(2) 失誤;疏忽
若有半點差池,我手裡不能輕輕的放過了你
(3) 意外
須要好言安慰他,倘有些差池,不是當玩的
瞑眩
(1).指用藥後而產生的頭暈目眩的強烈反應。《書·說命上》:“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 孔穎達 疏:“瞑眩者,令人憤悶之意也。” 宋 陸游 《排悶》詩:“又若哀其愚,救以藥瞑眩。” 傅尃 《落日》詩之三:“良藥醫雲鬚瞑眩,大雄佛以濟慈悲。”
(2).泛指頭暈目眩。《說郛》卷三一引 宋 無名氏《致虛雜俎》:“西域有獸如犬,含水噀馬目,則馬瞑眩欲死。”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白萍》:“ 林 被酒瞑眩,極力支撐,竟不能敵。”
幼學
(1).《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 鄭玄 註:“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因稱十歲為“幼學之年”。後引申為幼時的學業。 宋 陸游 《楊夫人墓志銘》:“二子未從外塾,而於幼學之事,各已通貫精習,卓然為奇童矣。”
(2).稱初入學的學童。《天雨花》第十二回:“眾人盡贊 黃小姐 ,真乃仙才天縱成;此詩全不似幼學, 靜英 謙遜不停聲。”
梳頭
梳理頭髮。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李 梳頭,髮委藉地,膚色玉曜。” 唐 杜甫 《遣興》詩:“干戈猶未定,弟妹各何之?拭淚霑襟血,梳頭滿面絲。” 宋 朱敦儒 《感皇恩》詞:“早起未梳頭,小園行徧。” 許傑 《慘霧》:“他坐在她面前,眼睜睜地看她梳頭。”
滿面
整個面部
滿面笑容
鄉閭
亦作“鄊閭”。1.古以二十五家為閭,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因以“鄉閭”泛指民眾聚居之處。《管子·幼官》:“閒男女之畜,修鄉閭之什伍。”《南齊書·禮志上》:“郡縣有學,鄉閭立教。” 宋 王安石 《原教》:“夫婦者無失其為夫婦也,率是也有賞,不然則罪,鄉閭之師,族酇之長。”
(2).家鄉;故里。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少稱鄉閭,長聞邦國。” 宋 曾鞏 《應舉啟》:“足跡不游於場屋,姓名不署於鄉閭。” 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曲:“壯歲鄉閭,養志閒居。” 清 朱彝尊 《題張上舍劭竹林獨坐圖》詩:“十年不對鄉閭竹,垞北垞南思 * 。” 清 汪文桂 《秋日同季弟歸里和韻》:“秋深才得返鄊閭,弱弟偕行賦《遂初》。”
(3).鄉親;同鄉。《後漢書·朱儁傳》:“ 儁 以孝致名,為縣門下書佐,好義輕財,鄉閭敬之。”《舊唐書·高季輔傳》:“醜言過行,見嗤於鄉閭;忘義私昵,取擯於親族。” 宋 蘇轍 《巢谷傳》:“予以鄉閭,故幼而識之。” 明 無名氏 《白兔記·祭賽》:“鄉閭來朝賀,社戶保災非。”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國語·晉語》
愚懦
愚昧怯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