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

作者:李雲龍 朝代:明代

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原文

三尺匡床千頃雲,捲簾終日坐氤氳。

欲扳瓊樹方勞夢,正對梅蒼忽遇君。

解帶青山浮翠近,和歌啼鳥隔林聞。

知從漢水新停節,攜得芳蘭滿袖芬。

詩詞問答

問: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的作者是誰?答:李雲龍
問: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文韻

參考注釋

三尺

(1) 指劍,劍約長三尺,故以“三尺”為劍的代稱

(2) 指法律。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簡稱“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匡床

安適的床。一說方正的床。《商君書·畫策》:“人主處匡牀之上,聽絲竹之聲,而天下治。” 漢 桓寬 《鹽鐵論·取下》:“匡牀旃席,侍御滿側者,不知負輅輓船,登高絶流之難也。” 王利器 校註:“《淮南子·主術篇》曰:‘匡牀蒻席。’今案 高誘 注曰:‘匡,安也。’《莊子·齊物篇》:‘與王同筐牀。’《釋文》云:‘本亦作“ 匡 ”’, 司馬 云:‘安牀也。’一云:‘正牀也。’” 唐 劉禹錫 《傷往賦》:“坐匡牀兮撫嬰兒,何所匄沐兮,何從仰飴。”《醒世姻緣傳》第一回:“書房中匡牀羅帳,藤簟紗衾。” 清 董道權 《王麟友同宿客舍志感》詩:“鼓聲坎坎下三四,解衣滅燭眠匡床。”

千頃

百畝為頃。千頃,極言其廣闊。《淮南子·說林訓》:“尋常之谿,灌千頃之澤。” 唐 韓愈 《酬盧給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頃秋波浄,平鋪紅雲蓋明鏡。” 明 陳所聞 《中秋同齊王孫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雲千頃,野鶴翱翔。” 丘復 《寄曹耐公汕頭》詩:“罄此一樽酒,如對千頃汪。”

終日

從早到晚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荀子·勸學》

氤氳

煙氣、煙雲瀰漫的樣子;氣或光混合動盪的樣子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唐· 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雲煙氤氳

瓊樹

(1).仙樹名。《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咀噍芝英兮嘰瓊華”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張揖 曰:“瓊樹生 崑崙 西流沙濱,大三百圍,高萬仞。” 唐 曹唐 《小遊仙詩》之七五:“瓊樹扶疏壓瑞煙,玉皇朝客滿花前。”

(2).形容白雪覆蓋的樹。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庭列瑤階,林挺瓊樹。” 唐 李商隱 《對雪》詩之二:“已隨 江令 夸瓊樹,又入 盧家 妬玉堂。”

(3).樹木的美稱。 唐 許稷 《賦得風動萬年枝》詩:“瓊樹春偏早,光飛處處宜。曉浮三殿日,暗度萬年枝。”

(4).喻品格高潔的人。語本《晉書·王戎傳》:“ 王衍 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 唐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詩:“伏枕思瓊樹,臨軒對玉繩。” 宋 蘇軾 《次韻趙令鑠》:“故人年少真瓊樹,落筆風生戰堵墻。” 清 唐孫華 《次和酬愷功院長見懷一百韻》:“瑤華煩遠寄,瓊樹最相思。”

(5).喻美女。 宋 周邦彥 《黃鸝繞碧樹·春情》詞:“縱有魏珠照乘,未買得流年住。爭如盛飲流霞,醉偎瓊樹。”

正對

(1).直言對答。《後漢書·趙典傳》:“朝廷每有災異疑議,輒諮問之。 典 據經正對,無所曲折。”

(2).對偶的一種。用反映同類事物或概念的詞語兩兩相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正對者,事異義同者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 孟陽 《七哀》云:‘ 漢祖 想 枌榆 , 光武 思 白水 ’,此正對之類也。” 宋 蔡夢弼 《草堂詩話》:“‘貔虎閒金甲,麒麟受玉鞭’,以‘貔虎’對‘麒麟’為正對矣。”

解帶

(1).謂出仕。語出《後漢書·周磐傳》:“居貧養母,儉薄不充。嘗誦《詩》至《汝墳》之卒章,慨然而嘆,乃解韋帶,就孝廉之舉。” 李賢 註:“以韋皮為帶,未仕之服也。求仕則服革帶,故解之。” 唐 王勃 《別盧主簿序》:“惟高明之捧檄,屬吾人之解帶。”

(2).解開衣帶。表示熟不拘禮,或表示閒適。《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深謂 備 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 南朝 梁 沉約 《游沉道士館》詩:“開衿濯寒水,解帶臨清風。” 唐 白居易 《常樂里閒居》詩:“誰能讎校閒,解帶臥吾廬。” 宋 梅堯臣 《西禪院竹》詩:“解帶欲忘歸,壺觴歡自足。”

青山

長滿綠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和歌

亦作“ 和哥 ”。 日本 的一種詩歌體。原有長歌和短歌之分,短歌附在長歌后面。後短歌單獨發展,並取代長歌。長歌句數不限,五音句和七音句交替使用,再以七音句結尾。短歌每首五句,共三十一音,音節排列為五七五七七。現 日本 詩人所寫和歌多為短歌。 郭沫若 《太戈爾來華的我見》:“在 日本 那種盆栽式的自然中,發生了 日本 的俳句與和歌。”

亦作“ 和哥 ”。1.應和他人之歌聲而歌唱。《魏書·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 高祖 帥羣臣上壽,太后忻然作歌,帝亦和歌。” 清 顧炎武 《贈錢行人邦寅》詩:“ 南徐 游歷地,儻有和歌辰。”

(2).指多人應和而重複吟唱的一節歌曲。 許地山 《暾將出兮東方》:“‘君不見--暾將出兮東方……’往後又跟著一節和歌:‘暾將出兮東方。’”

(3).指酬和的詩歌。 明 王世貞 《黃中貴園亭小燕》詩:“莫輕錢積破,帶馬贈和哥。”

知從

亦作“ 知縱 ”。謂知道別人犯法而不檢舉告發。 漢 律定為有罪。《後漢書·梁統傳》:“豪桀犯禁,姦吏弄法,故重首匿之科,著知從之律,以破朋黨,以懲隱匿。” 李賢 註:“知縱謂見知故縱, 武帝 時立見知故縱之罪,使 張湯 等著律。”

漢水

中國中部的一條河,長江最長支流,發源於陝西南部米倉山,流經陝西南部及湖北,在武漢入長江,全長1532公里

停節

駐節。 清 吳偉業 《滇池鐃吹》詩之四:“辛苦 武侯 停節處,殘碑零落草班班。” 靳榮藩 輯註:“停節,即駐節。”

芳蘭

蘭花。古人常以喻君子。 晉 陸機 《擬涉江采芙蓉》詩:“上山采瓊蘂,穹谷饒芳蘭。”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思樹芳蘭,剪除荊棘。”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我有芳蘭,民胥攸詠。” 宋 柳永 《秋蕊香》詞:“留不得光陰催促,奈芳蘭歇,好花謝。” 清 龔自珍 《水仙花賦》:“時則艷雪鋪巒,懿芳蘭其未蕊;玄冰薦月,感雅蒜而先花。”

詩詞推薦

  • 鷓鴣天

    佚名宋代〕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閒平步上青天。綠袍乍著君恩重,黃榜初開御墨鮮。龍作馬,玉為鞭。花如羅綺柳如綿。時人
    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原文_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的賞析_古詩文
  • 和慮可庵悲秋十首

    何夢桂宋代〕秋風業戶牖,出戶天地寬。俯仰何跼蹐,天地猶盤盤。況復中間人。機險一黃間。毋懷千歲憂,且盡百年歡。
  • 喜聞鄰家食早麥

    舒岳祥宋代〕七十三翁飲上池,始知糠籺也生肥。麥須似筆山雌下,荷葉如錢海鳦飛。天運無窮人自老,川流不返志多違。舊時
  • 表臣都官至十三里店

    梅堯臣宋代〕風雨催車騎,駸駸來自南。道旁有茅屋,寧容使君驂。不謂忽下馬,濕衣逢我談。田家已刈楚,田婦正好蠶。既將
  • 題鑒始齋

    乾隆清代〕鑒始顏齋額,興予憶舊長。含飴沭恩渥,舞象課書蘉。望七今同歲,當秋偶自傷。息肩茲尚未,不息曰惟強。
  • 石壁

    釋紹曇宋代〕一方峭峻絕安排,立處還同萬仞崖。盧老倩人書不得,春日濈濈長莓苔。
  • 留京王大臣報雨

    乾隆清代〕仲春雪澤優,季春謂可待。小游盤之山,綠野耕每每。二麥既青蔥,大田布種罷。冥濛成風畏,霢霂作雨改。正幸
  • 昭祖送韓文

    鄧肅宋代〕兩鳥相酬不肯休,欲令日月無旋輈。斯文未喪得韓子,掃滅陰霾霽九州。古來散文與詩律,二手方圓不兼筆。獨渠
  • 初夏西山道中絕句·其一

    文昭清代〕雨後青山淡欲無,晴光處處滿平蕪。一枝短策前生伴,可是當年范石湖。
  • 和李中丞題故將軍林亭

    武元衡唐代〕帝里清和節,侯家邸第春。煙霏瑤草露,苔暗杏梁塵。城郭悲歌舊,池塘麗句新。年年車馬客,鐘鼓樂他人。
    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原文_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的賞析_古詩文
  • 寄員外黃君

    釋重顯宋代〕碧岫層層列杳冥,漣漪環繞賁寒青。韜藏未識古君子,空仰嘉聲過洞庭。
    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原文_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的賞析_古詩文
  • 冬初雜興

    孫嵩宋代〕秋晚種麰麥,覆塊青茸茸。茲物乃畏濕,溝作棋道通。江南地力瘠,百穀勞農工。秔稌蓄塍上,麰麥藏溝中。從今
  • 端午帖子皇帝閣

    周必大宋代〕三殿晨開錫宴初,太官順節進龜魚。微臣筆力慚燕許,謾賦群官上玉除。
    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原文_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的賞析_古詩文
  • 賦得御蘭芬

    乾隆清代〕偶臨蘭蕙畹,前即牡丹台。麗豈同世尚,幽還寄別裁。較雖三徑異,可以四時開。風處香盈谷,月中曲抱隈。標真
  • 金山寺

    梅堯臣宋代〕吳客獨來後,楚橈歸夕曛。山形無地接,寺界與波分。巢鶻寧窺物,馴鷗自作群。老僧忘歲月,石上看江雲。
  • 姚孝錫宋代〕節物先後南北異,人情冷暖古今同。
    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原文_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的賞析_古詩文
  • 書紳詩

    權德輿唐代〕和靜有真質,斯人稱最靈。感物惑天性,觸里紛多名。禍機生隱微,智者鑒未形。敗禮因近習,哲人自居貞。當令
  • 擬古二首·其二

    牟嘉敘明代〕灌木產崇岡,鬱郁蔽層邱。芳草依澗側,托蔓相綢繆。美人隔遐方,宜為君子仇。未及登君堂,歲月倏已遒。慨彼
  • 紹興祀先農攝事七首

    佚名宋代〕靈游載臨,見先陳贄。有嚴篚實,式將純意。肸鄉既接,禮行有次。神兮安留,歆我社禮。
  • 眼兒媚·詠燕

    邵梅芳明代〕東風一剪過池塘,曾識舊紗窗。烏衣未改,紅妝如昨,穩上雕梁。年年花下相逢處,何事更商量。多應是訴,來時
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原文_寓虎丘李如谷觀察過訪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