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

作者:蘇過 朝代:宋代

人參原文

草木異所稟,甘苦分炎涼。

人參獨中和,群藥敢雁行。

雖微瞑眩力,頗著難老方。

譬之古循吏,有益初無傷。

安神補五臟,自使精魄強。

羅浮仙者居,靈質不自藏。

移根植膏壤,椏葉粲以長。

東南雖異產,遼海誰能航。

誓將北歸日,從我涉漢湘。

種之眉山陰,得與伯仲嘗。

詩詞問答

問:人參的作者是誰?答:蘇過
問:人參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過的名句有哪些?答:蘇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參考注釋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異所

(1).不同處所。《墨子·經上》:“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

(2).不同實質。《荀子·正名》:“物有同狀而異所者,有異狀而同所者,可別也。狀同而為異所者,雖可合,謂之二實。”

(3).不同情態。《宋書·謝靈運傳》:“連岡則積嶺以隱嶙,舉峰則羣竦以嶻嶭,凡此皆異所而鹹善,殊節而俱悅。”

甘苦

(1) 甜味與苦味。比喻美好的境遇和惡劣的境遇

燕王弔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史記·燕召公世家》

一根紅線貫穿,顆顆紅心相連,大家同呼吸,共甘苦。——《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

(2) 在工作或經歷中體會到的滋味,多偏指苦的一面

其中甘苦,唯我自知

沒有教過書,就不知道其中的甘苦

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飽嘗甘苦

炎涼

熱和冷,比喻對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親熱,或者冷淡的不同態度

世態炎涼

人參

中國的一種草本植物( Panax schinseng ),小葉卵形,花小、淡黃綠色,傘狀花序,結成鮮紅色的漿果

中和

(1) 使中和

用酸中和鹼

(2) 相對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質

酸鹼中和

雁行

(1) 飛雁的行列

(2) 並行或走在前頭。引申為有次序的排列,借指兄弟

兩驂雁行。——《詩·鄭風·大叔于田》

我書比鍾繇,當抗行;比 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晉書·王羲之傳》

雁行有序。——丘遲《與陳伯之書》

瞑眩

(1).指用藥後而產生的頭暈目眩的強烈反應。《書·說命上》:“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 孔穎達 疏:“瞑眩者,令人憤悶之意也。” 宋 陸游 《排悶》詩:“又若哀其愚,救以藥瞑眩。” 傅尃 《落日》詩之三:“良藥醫雲鬚瞑眩,大雄佛以濟慈悲。”

(2).泛指頭暈目眩。《說郛》卷三一引 宋 無名氏《致虛雜俎》:“西域有獸如犬,含水噀馬目,則馬瞑眩欲死。”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白萍》:“ 林 被酒瞑眩,極力支撐,竟不能敵。”

難老

猶長壽。多用作祝壽之辭。《詩·魯頌·泮水》:“既飲旨酒,永錫難老。” 鄭玄 箋:“已飲美酒,而長賜其難使老;難使老者,最壽考也。” 宋 蘇軾 《賜正議大夫守門下侍郎孫固生日詔》:“難老之祥,神人攸相。” 毛 * 《採桑子·重陽》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譬之

謂把它比方作。《論語·子張》:“ 子貢 曰:‘譬之宮牆, 賜之 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譬之種樹,久則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葉。” 唐 韓愈 《太學生何蕃傳》:“譬之水,其為澤,不為川乎!川者高,澤者卑。高者流,卑者止。”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記·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唐 張說 《奉和賜崔日知》詩:“明主徵循吏,何年下鳳凰?”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文說·史體因革》:“傳之為體,大抵記公卿之行事, 遷 始傳《循吏》, 晉 曰《良吏》。”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袁隨園》:“平心而論,其為宰時,清勤明快,無愧循吏。” 章炳麟 《訄書·通法》:“一郡之吏,無慮千人,皆承流修職,故舉事易而循吏多。”

有益

有好處;有幫助

有益的東西

無傷

(1).沒有什麼關係;不妨。《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 唐 杜甫 《壯遊》詩:“君辱敢愛死,赫怒幸無傷。”《水滸傳》第七回:“衙內怕 林沖 是箇好漢,不敢欺他,這個無傷。” 清 吳敏樹 《淮陰侯論》:“ 漢 誠勝 楚 , 信 則為 漢 臣,無傷者。”

(2).不損害;不傷害。《韓非子·說難》:“有與同污者,則必以大飾其無傷也;有與同敗者,則必以明飾其無失也。” 晉 支遁 《還東山上哀帝書》:“篤慈孝之愛,蠕動無傷;銜撫惜之哀,永悼不仁。”

(3).即罔象。神話傳說中的精怪之名。《尸子》卷下:“地中有犬,名曰地狼,有人名曰 無傷 。”一說,水神名。參閱《莊子·達生》“水有 無傷 ” 唐 陸德明 釋文。

安神

(1).使心神安定。《後漢書·仲長統傳》:“安神閨房,思 老氏 之玄虛;呼 * 和,求至人之仿佛。”《紅樓夢》第九五回:“ 賈母 叫 鴛鴦 找些安神定魄的藥,按方吃了。”

(2).安置神主。《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壬申, 欽宗 虞主還几筵殿,上親行安神禮。”

五臟

指心、肝、脾、肺、腎五種器官。 漢 荀悅 《漢紀·元帝紀》:“五臟病則氣色變於面。” 徐懷中 《西線軼事》六:“他從幾十米高的煙囪上跳下來,五臟俱裂。”參見“ 五藏 ”。

精魄

(1).精神魂魄。 漢 徐幹 《中論·夭壽》:“夫形體者人之精魄也,德義令聞者人之榮華也。”《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受詔之日,精魄飛散,靡所投死。” 宋 蘇舜欽 《哭曼卿》詩:“唯君顏色不復見,精魄飄忽隨朝霞。” 清 朱仕琇 《與林穆庵書》:“更念大兄磊磊自將,年齒尚縮,而識量德守何裕也,志氣精魄何長也。”

(2).精神氣魄。 明 宋濂 《見山樓記》:“ 濂 之學識繆悠,立言無精魄,難以傳遠。” 明 宋濂 《元故奉訓大夫江西等處儒學提舉楊君墓志銘》:“初君為童子時,屬文輒有精魄。”

羅浮

山名。在 廣東省 東江 北岸。風景優美,為 粵 中遊覽勝地。 晉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稱為“第七洞天”。相傳 隋 趙師雄 在此夢遇梅花仙女,後多為詠梅典實。 南朝 陳 徐陵 《奉和山地》:“ 羅浮 無定所,鬱島屢遷移。”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 南海 以竹為甑者,類見之矣,皆 羅浮 之竹也。” 元 張可久 《天淨沙·孤山雪夜》曲:“淡粧人在 羅浮 ,黃昏月上 西湖 ,翠袖翩翩起舞。” 清 屠宸楨 《疏影》詞:“酒醒黃昏,看足香痕,好夢 羅浮 重省。”參見“ 羅浮夢 ”。

仙者

仙人。 晉 葛洪 《抱朴子·辨問》:“至於仙者,唯須篤志至信,勤而不怠,能恬能靜,便可得之。” 宋 朱處約 《蓬萊閣記》:“﹝方士﹞又言仙者宮室偉大、氣序和平之狀;餐其草木,則可以長生不死。”

靈質

美好的姿質。 唐 盧照鄰 《馴鳶賦》:“孕天然之靈質,稟大塊之奇工。”

自藏

自行隱藏。 漢 賈誼 《惜誓》:“彼聖人之神德兮,遠濁世而自藏。”《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聽汝則違令,殺汝則誅首,歸深自藏,無為吏所獲。” 明 吳承恩 《送郡伯古愚邵公擢山東憲副序》:“ 度 , 承恩 之表孫也,自愛自藏,抑然於儕輩之後。”

自以為美好。藏,通“ 臧 ”。 漢 王充 《論衡·謝短》:“各持滿而自藏,非彼而是我,不知所為短,不悟於己未足。”

移根

猶移植。 北周 庾信 《枯樹賦》:“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啊,我污池中的白蓮,如今才移根在 瑤池 里來了!”參見“ 移植 ”。

膏壤

肥沃的土地。《史記·貨殖列傳》:“ 關中 自 汧 雍 以東至 河 華 ,膏壤沃野千里。” 三國 魏 曹植 《喜雨》詩:“喜種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唐 司空圖 《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記》:“故其水皆渾而悍暴難制,然左輔土田,賴之為膏壤,堰雖勞,不可廢也。”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書》:“及見形見勢絀,有百敗,無一勝,所失膏壤方數千里。”

東南

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異產

(1).謂非本國所產。《左傳·僖公十五年》:“﹝ 晉侯 ﹞乘小駟, 鄭 入也, 慶鄭 曰:‘古者大事,必乘其產……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將與人易。’” 楊伯峻 註:“異產,非本國所產。”

(2).指異母所生。《陳書·文學傳·江德》:“﹝ 江德 ﹞與異產昆弟居,恩惠甚篤。”

(3).不共有財產,指分家。 清 吳敏樹 《亡弟雲松事狀》:“兄弟三人雖異出……父母皆已早卒,實無所為異產別居者。”

遼海

泛指現在遼寧省東南一帶,古代這些地方常有戰事。這裡借指戰場

眉山

(1).《西京雜記》卷二:“ 文君 ( 卓文君 )姣好,眉色如望遠山。”後因以“眉山”形容女子秀麗的雙眉。 唐 韓偓 《生查子》詞:“繡被擁輕寒,眉山正愁絶。” 宋 陳師道 《菩薩蠻》詞:“髻釵初上朝雲捲,眼波翻動眉山遠。” 清 洪昇 《長生殿·驚變》:“不勞你玉纖纖高捧禮儀煩,子待借小飲對眉山。”

(2). 宋 代大文學家 蘇軾 的代稱。 蘇 為 四川 眉山 人,故稱。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夫書聚而弗讀,猶亡聚也。故録 眉山 《藏書記》。” 清 錢謙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少年應舉,筆放墨飽,一洗熟爛,人驚其頡頏 眉山 ,不知汪洋跌盪,得之 莊周 者為多。” 清 李重華 《貞一齋詩說》:“次韻一道, 唐 代極盛時,殊未及之…… 宋 則 眉山 最擅其能,至有七古長篇押至數十韻者,特以示才氣過人可耳。”

伯仲

兄弟之間的老大和老二。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出世》表真名世,千載難堪伯仲間。——宋· 陸游《書憤》

詩詞推薦

人參原文_人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