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高弁侍郎原文
大雅久頹弊,夫君真古人。
道維皇極正,文著帝刑淳。
美望鏘金石,深誠照鬼神。
立朝惟一介,為郡有遺仁。
素尚陶弘景,風流賀季真。
歲寒松有節,明瑩玉無塵。
霜簡雖清重,銅符亦久迍。
老成急登用,必有及斯民。
詩詞問答
問:寄高弁侍郎的作者是誰?答:張方平
問:寄高弁侍郎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寄高弁侍郎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真韻
2. 自註:公有《帝刑》五篇。
參考注釋
大雅
(1).《詩經》的組成部分之一。舊訓雅為正,謂詩歌之正聲。《詩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為 周 王畿內樂調。《大雅》多為 西周 王室貴族的作品,主要歌頌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績,有些詩篇也反映了 厲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亂及其統治危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公子 札 來聘……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體,其 文王 之德乎!’”後亦用以稱閎雅淳正的詩篇。 唐 李白 《古風》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自 杜甫 後,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稱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選·班固<西都賦>》:“大雅宏達,於茲為羣。” 李善 註:“大雅,謂有大雅之才者。《詩》有《大雅》,故以立稱焉。” 明 蔣燦 《題杜少陵像》詩:“大雅長往矣,遺容後代看。” 清 感惺 《斷頭台·受讞》:“那議會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學識淵博的人。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剪報一斑>拾遺附文》:“至於分類分得不倫不類,那是小子底學識不到,還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謂高尚雅正。 宋 葉適 《賀縣尉》詩:“端龐還有北人風,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綿渺而藴藉。”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這樣不傷大雅而又含有象徵意義的詞兒正合於一個青年人寄興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頹弊
(1).敗壞。 唐 元結 《元謨》:“臣曾記有説風化頽弊,或以之興,或以之亡者,不知何代君臣。”
(2).破敗。《宣和遺事》後集:“有屋數十間,皆頽弊,廊廡若官,籬落疎虞,不類人居。” 金 王若虛 《恆山堂記》:“而歲月既深,寢至頽弊。”
夫君
(1) 舊時妻對夫的尊敬親愛稱呼
(2) 朋友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皇極
(1).帝王統治天下的準則。即所謂大中至正之道。《書·洪範》:“五,皇極,皇建其有極。” 孔穎達 疏:“皇,大也;極,中也。施政教,治下民,當使大得其中,無有邪僻。” 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一》:“昔在上聖,唯建皇極,經緯天地。” 隋 王通 《中說·魏相》:“夫子六經,皇極之能事畢矣。”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先王建皇極以蒞萬方,化功侔於天地。” 郭沫若 《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五’以皇極居中,而‘五’之本身復具有中數。”
(2).指皇位。 晉 乾寶 《晉紀總論》:“至於 世祖 ,遂享皇極。”《資治通鑑·晉簡文帝鹹安元年》:“於是宣太后令,廢帝為 東海王 ,以丞相録尚書事 會稽王 昱 統承皇極。”《舊唐書·外戚傳·武承嗣》:“皇極者,域中之大寳,必順乎天命。”
(3).指皇帝。《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司馬貞 述贊:“姊配皇極,身尚 平陽 。”《舊唐書·文苑傳中·李邕》:“向若 林父 誅, 陳平 死, 百里 不用, 晏嬰 見逐,是 晉 無 赤狄 之土, 漢 無皇極之尊, 秦 不併 西戎 , 齊 不霸 東海 矣。” 清 屈大均 《洗象行》:“曉披瓔珞朝皇極,秋駕鑾輿出喜峰。”
(4).指皇室。《晉書·桓玄傳》:“先臣蒙國家殊遇,姻婭皇極。” 南朝 宋 謝靈運 《宋廬陵王誄》:“託體皇極,銜怨至盡。”《宋書·謝晦傳》:“ 羨之 及 亮 或宿德元臣,姻婭皇極。”
(5).指古代有關天文、歷算、五行等方面的專門方術。《新唐書·五行志一》:“ 向 為《五行傳》,乃取其五事,皇極、庶證附於五行以為八事。”《明史·方伎傳·周述學》:“自歷而外,圖書、皇極、律呂、山經、水志、分野、輿地……莫不各有成書。” 劉成禺 《洪憲紀事詩》之二○五:“自言 郭璞 終皇極,講見天心待殺身。”
(6).宮殿名。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職掌 皇極 、 建極 、 中極 、 武英 、 文華 殿庭、樓閣、廊廡灑掃之役。”參見“ 皇極殿 ”。
(7).舊時教名。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教養·嚴 * 》:“今世之所謂白蓮、無為、皇極、大乘、洪陽、螺祖諸教,皆奸人所創之 * 也。”
鏘金
(1).撞擊金屬器物而發聲。 南朝 梁 費昶 《詠入幌風》:“鏘金驅響至,舉袂送芳來。” 唐 劉商 《山中寄元二侍御》詩之二:“拖紫鏘金濟世才,知君倚玉望三台。” 唐 李夐 《恆岳晨望有懷》詩:“從官叨佐理,銜命奉珍羞,薦玉申誠效,鏘金諒有由。”
(2).比喻音節響亮,詩句優美。 唐 黃滔 《魏侍中諫獵賦》:“蓋以詩也中律鏘金,成章璨綺。” 唐 沉傳師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員外游道林嶽麓寺題示》詩:“鏘金七言凌 老杜 ,入木八法燔高軒。”
鬼神
(1).鬼與神的合稱。《易·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禮記·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喪紀得其哀。” 孔穎達 疏:“鬼神得其饗者,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韓愈 《原鬼》:“無聲與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夫古人作書垂後……亦鑒及後人之無賴,故徐引其機,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庶不蹈妄傳之戒,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靈、精氣。《史記·五帝本紀》:“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 張守節 正義:“鬼之靈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記·五帝本紀》:“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張守節 正義:“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雲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傳·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嘉賴之,豈唯寡君?”《孝經·感應》:“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註:“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格。”
(4).指形體與精靈。《禮記·禮運》:“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孔穎達 疏:“鬼謂形體,神謂精靈。《祭義》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體精靈相會,然後物生。”
(5).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易·繫辭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韓康伯 註:“盡聚散之理,則能知變化之道。” 孔穎達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為,但極聚散之理,則知鬼神之情狀也。”後世哲學家多以陰陽之變、氣的往來屈伸解釋“鬼神”。 漢 王充 《論衡·論死》:“鬼神,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物而生,故謂之神。”《禮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程頤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跡也。 張子 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愚謂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神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一物而已。”《朱子語類》卷三:“鬼神只是氣,屈伸往來者氣也。”
立朝
(1).指帝王在位。《史記·商君列傳》:“ 秦王 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 秦國 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
(2).指在朝為官。 宋 曾鞏 《乞出知潁州狀》:“伏念臣性行迂拙,立朝無所阿附。”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三歲,而 方相國 從哲 賢之,以為翰林院庶吉士。然立朝論議終不肯苟同。”
惟一
只有一個;僅僅一個
這是我惟一的選擇
遺仁
謂因遺漏而未及仁愛。 唐 任華 《西方變畫贊》:“泣對靈相,祗感遺仁。” 明 沉榜 《宛署雜記·志遺八》:“天地有遺仁,日月有遺照。”
素尚
樸素高尚的情操。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或功銘鼎彝,或德標素尚。”《南史·王曇首傳》:“幼有素尚,兄弟分財, 曇首 唯取圖書而已。” 唐 溫庭筠 《和段少常柯古》:“素尚寧知貴,清談不厭貧。”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寒松
寒冬不凋的松樹。常用來比喻堅貞的節操。《三國志·吳志·陸績傳》“ 陸績 字 公紀 ” 裴松之 注引《姚信集》:“ 王蠋 建寒松之節而 齊王 表其里, 義姑 立殊俗之操而 魯侯 高其門。”《晉書·庾闡傳》:“偉哉蘭生而芳,玉產而潔,陽葩熙冰,寒松負雪。”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掄》詩:“翠石俄雙表,寒松竟後凋。” 明 馬鑾 《聶隱娘》詩:“雄心到底愧寒松,何必藏名峯外峯。”
有節
有節度;有節制。《禮記·檀弓上》:“夫禮,為可傳也,為可繼也。故哭踴有節。” 唐 李德裕 《欹器賦》:“表人道之隆替,明百事之有節。” 清 黃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詩:“主帥慎進退,出師貴有節。” 張書紳 《正氣歌》三:“在 南昌 起義失敗的教訓里,在 皖南 事變有利有節的鬥爭中……哪一個革命者不應看到,這一切一切都是由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用血和生命寫成。”
瑩玉
光潔透明的玉。 清 鄭燮 《後孤兒行》:“顧此孤兒,肌如瑩玉。” 理由 《高山與平原》:“有億萬人民鋼鐵一般的力量和瑩玉一般的智慧,我們有更充分的信心展望未來。”
無塵
不著塵埃。常表示超塵脫俗。 唐 崔櫓 《蓮花》詩殘句:“無人解把無塵袖,盛取殘香盡日憐。” 唐 杜荀鶴 《題戰島僧居》詩:“師愛無塵地,江心島上居。”
霜簡
(1).古代御史彈劾大臣的奏章。《北齊書·孫騰高隆之等傳論》:“賴 世宗 入輔,責以驕縱,厚遇 崔暹 ,奮其霜簡,不然則君子屬厭;豈易間焉。” 隋 江總 《詒孔中丞奐》詩:“故人名宦高,霜簡肅權豪。” 宋 趙磻老 《醉蓬萊·壽葉樞密》詞:“晚上文墀,載嚴霜簡,便雲龍交際。”
(2).竹笏。 唐 馮翊 《桂苑叢談·客飲甘露寺》:“南行一人朱衣霜簡,清瘦多髯。” 後蜀 鹿虔扆 《女冠子》詞:“露濃霜簡濕,風緊羽衣偏,欲留難得住,卻歸天。”
清重
(1).清高莊重。 漢 王充 《論衡·自紀》:“ 充 為人清重,游必擇交,不好苟交。”《晉書·慕容廆載記》:“ 會稽 朱左車 、 太山 胡毋翼 、 魯國 孔纂 以舊德清重引為賓友。” 宋 王讜 《唐語林·企羨》:“先是朝中以流品為朋甲,以名德清重者為首。”
(2).猶清貴。《三國志·蜀志·蔣琬傳》:“是以君宜顯其功舉,以明此選之清重也。” 南朝 梁 沉約 《王茂加侍中詔》:“門下居中作衛,號望清重。”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一書》:“乾浼清重,悚仄悚仄。”
銅符
(1).見“ 銅虎符 ”。
(2).見“ 銅魚符 ”。
(3).銅製的封門板。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府職掌紀略》:“如不幸病故,則各有送終內官,啟銅符出 北安門 。”
(4).道士所用的符契之類的法物。《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我只問你取金丹寳鑑,銅符鐵券並靈章等事。你若獻我,萬事皆休。”
老成
老練成熟;閱歷多而練達世事
幼年喪父使他變得少年老成
登用
進用。《史記·夏本紀》:“ 舜 登用,攝行天子之政。” 唐 杜甫 《上韋左相二十韻》:“才傑俱登用,愚蒙但隱淪。” 元 關漢卿 《玉鏡台》第一折:“我想方今賢臣登用,際遇聖主。”《明史·儒林傳序》:“嗣世承平,文教特盛,大臣以文學登用者,林立朝右。”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今夫建立一政,登用一人,而肺腑昵近之地,羣相讙譊,朋疑眾難,雜沓而至。”
有及
趕得上,來得及
豈將有及乎?——漢· 賈誼《論積貯疏》
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萬章上》:“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斯民之良也。” 晉 陸機 《答賈長淵》詩:“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鞏 《福州上執政書》:“寇旱之餘,曾未朞歲,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鞏 與斯民與蒙其幸!” 魯迅 《悼楊銓》詩:“何期淚灑 江 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白社多年井逕荒,有孫還復以詩昌趙蕃《投徐運使》
- 蒼顏照影,故應流落,輕裘肥馬
- 此山吾欲老,慎勿厭求取
- 孰有知方性
- 今朝又見開爐,浩浩諸方暖熱釋祖先《偈頌四十二首》
- 出門還有淚,看竹暫忘機
- 登樓獨南望,杳杳空煙霧釋智圓《寄題梵天聖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 長樂彤庭宴華寢,三千美人曳花錦王翰《相和歌辭。蛾眉怨》
- 瓣香西上,都向此夕頌殷勤方岳《水調歌頭(慶平交七月十七)》
- 一念脫塵網,雙足生青雲陳獨秀《感懷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