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節賜宴王公藩王及廷臣因成近體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晴光蕩漾瑞煙浮,介壽龍堆勝十洲。

白雪調歌白雪塞,鹿鳴詩賦鹿鳴秋。

侍臣群獻南山頌,嘉客來添海屋籌。

我有斂時深祝願,慈寧福履永悠悠。

詩詞問答

問:《萬壽節賜宴王公藩王及廷臣因成近體》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十二

2. 預日微雪

參考注釋

晴光

晴朗的日光或月光。 唐 杜審言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緑苹。” 清 林則徐 《中秋炮台眺月》詩:“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郁達夫 《采石磯》:“呆著向窗外的晴光一望,他又拿起筆來伏下身去,在詩的前面填了‘秋夜’兩字,作了詩題。”

蕩漾

飄蕩;起伏不定

湖水蕩漾

淥水蕩漾清猿啼。——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瑞煙

亦作“ 瑞煙 ”。祥瑞的煙氣。多為焚香所生煙氣的美稱。 唐 杜審言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半嶺通佳氣,中峯繞瑞煙。” 唐 廣宣 《早秋降誕日獻壽應制》詩之二:“瑞煙薰法界,真偈啟仁王。” 宋 呂渭老 《夜遊宮·生日代人獻江宰》詞:“樓角動、玉繩橫曉。百和交焚瑞煙遶。”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梵王宮殿月輪高,碧琉璃瑞煙籠罩。”

見“ 瑞煙 ”。

介壽

《詩·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鄭玄 箋:“介,助也。”後以“介壽”為祝壽之詞。 清 龔自珍 《最錄南唐五百字》:“兕觥介壽,旨畜御窮。” 柳亞子 《田壽昌五十壽詩》:“ 灕水 鏖兵曾雪涕, 滬江 介壽又銜杯。”

龍堆

(1). 白龍堆 的略稱。古 西域 沙丘名。 漢 揚雄 《法言·孝至》:“ 龍堆 以西,大漠以北,鳥夷獸夷,郡勞王師, 漢 家不為也。” 李軌 註:“ 白龍堆 也。”《周書·異域傳序》:“是知鴈海 龍堆 ,天所以絶夷夏也;炎方朔漠,地所以限內外也。” 唐 岑參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之四:“洗兵魚海雲迎陣,秣馬 龍堆 月照營。” 清 納蘭性德 《滿庭芳》詞:“堠雪翻鴉河冰躍,馬驚風吹度 龍堆 。” 郁達夫 《初秋雜感》詩之二:“為語將軍休逸樂, 龍堆 千里尚胡塵。”參見“ 白龍堆 ”。

(2).即 金沙洲 。 洞庭湖 中洲名。 唐 杜甫 《過洞庭湖》詩:“ 蛟室 擁 青草 , 龍堆 隱 白沙 。” 仇兆鰲 註:“《一統志》: 金沙洲 在 洞庭湖 中,一名 龍堆 ,延袤數里。” 元 傅若金 《岳陽中秋值安南貢使因懷舊遊》詩:“ 洞庭 秋氣滿 龍堆 ,為客偏驚節序推。”

(3).喻指長堤。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築起龍堆,柳夾兩湖之岸;駕成鴻影,桃敷百尺之橋。”

十洲

(1).道教稱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處名山勝境。亦泛指仙境。《海內十洲記》:“ 漢武帝 既聞 王母 説八方巨海之中有 祖洲 、 瀛洲 、 玄洲 、 炎洲 、 長洲 、 元洲 、 流洲 、 生洲 、 鳳麟洲 、 聚窟洲 。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絶處。” 唐 盧照鄰 《贈李榮道士》詩:“風搖十洲影,日亂九江文。” 宋 晏幾道 《清平樂》詞:“正在十洲殘夢,水心宮殿斜陽。” 林學衡 《寓言》詩之一:“吟成準擬凌空去,一葉飄然向十洲。”

(2).樂曲名。

(3). 明 畫家 仇英 的號。 清 徐沁 《明畫錄》卷一:“ 仇英 字 實夫 ,號 十洲 ……摹 唐 宋 人畫,皆能奪真,尤工人物。”

雪調

高雅的曲調。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首引》:“《金蓮》新譜慢鋪張,未能追雪調,聊取佐霞觴。”《隨園詩話》卷十引 清 袁鏡伊 《贈人》詩:“雪調靜聽孤唱遠,雲程遙望一痕青。”參見“ 雪唱 ”。

白雪

(1).潔白的雪。《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唐 岑參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紅樓夢》第四九回回目:“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陳毅 《延安寶塔歌》:“紅日照白雪,萬眾齊仰望。”

(2).比喻白色物。 唐 張鷟 《遊仙窟》:“黑雲裁兩鬢,白雪分雙齒。” 宋 蘇舜欽 《次韻和師黯》:“青雲失路初心遠,白雪盈簪壯志閒。”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詩說·白雪黃雲》:“詩人喜 荊公 ‘繰成白雪桑重緑,割盡黃雲稻正青’之句,莫不極口稱誦,而不知其有斧鑿痕。竊謂雪不成繰,雲不可割,請易繰為捲,易割為收,則絲麥自見。” 元 盧摯 《沉醉東風·春情》曲:“白雪柳絮飛,紅雨桃花墜。”

(3).古琴曲名。傳為 春秋 晉 師曠 所作。 戰國 楚 宋玉 《諷賦》:“中有鳴琴焉,臣援而鼓之,為《幽蘭》、《白雪》之曲。”《淮南子·覽冥訓》:“昔者 師曠 奏《白雪》之音,而神物為之下降。”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揚《白雪》,發清角,理正聲,奏妙曲。” 唐 李白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詩:“《白雪》亂縴手,《緑水》清虛心。” 清 曹寅 《冬蘭》詩:“此即希聲曲,應和《白雪》彈。”

(4).喻指高雅的詩詞。 唐 羅隱 《秋日有酬》詩:“腰間印佩黃金重,卷里詩裁白雪高。” 前蜀 韋莊 《對酒》詩:“白雪篇篇麗,清酤盞盞深。” 宋 王禹偁 《次韻和仲鹹送池秀才西遊》:“青霄路在何難到,白雪才高豈易酬。” 清 陳維崧 《沁園春·同遠公和友人贈答之作》詞:“況白雪連箱,讀之氣盡;紅牙一曲,聞者心灰。”

(5).詞調名。 宋 楊無咎 創作。雙調九十五字。《詞譜》卷二四:“《白雪》,調見《逃禪集》, 楊無咎 自製曲題,本賦雪,故即以‘白雪’名調。”

(6).道教語。指水銀。一說指唾液。 唐 呂岩 《敲爻歌》:“拔取天根並地髓,白雪黃芽自長成。” 宋 蘇軾 《辨道歌》:“離南為室坎為家,先凝白雪生黃芽。”《西遊記》第十七回:“原來是三個妖魔,席地而坐……都在那裡高談闊論。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鍊汞,白雪黃芽,傍門外道。”

鹿鳴

(1).鹿鳴叫。《詩·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毛 傳:“呦呦然鳴而相呼,懇誠發乎中,以興嘉樂賓客,當有懇誠相招呼以成禮也。”

(2).古代宴群臣嘉賓所用的樂歌。源於《詩·小雅·鹿鳴》。據 清 代學者研究,《鹿鳴》的樂曲至兩 漢 、 魏 、 晉 間尚存,後即失傳。《儀禮·大射》:“小樂正立於西階東,乃歌《鹿鳴》三終。”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若次其曲引所宜,則《廣陵》、《止息》、《東武》、《太山》、《飛龍》、《鹿鳴》、《鵾鷄》、《游絃》。”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一:“古曲音辭存者四:曰《鹿鳴》、《騶虞》、《伐檀》、《文王》。”後科舉時代,以舉人中式為賦鹿鳴。 唐 韓愈 《送楊少尹序》:“ 楊侯 始冠,舉於其鄉,歌鹿鳴而來也。” 清 姚鼐 《哭孔撝約三十二韻》:“鹿鳴君始賦,駿骨竊先知。”

(3).指鹿鳴宴。 唐 元稹 《桐花》詩:“君若傲賢雋,鹿鳴有食芩。”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六:“忽一日,告從姪 慶辰 云:‘作宵夢 趙 宰拉赴鹿鳴,與公鄰坐,已而杳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書·<篷窗隨錄><篷窗續錄>》:“方伯庚午以重赴鹿鳴,加頭品頂戴。”

(4).借指科舉考試。 明 葉憲祖 《碧蓮繡符》第八折:“吾本 章斌 名姓,鹿鳴徼幸居先。” 太平天囯 洪仁玕 《乾王洪寶制》:“況我真聖主文武同科,鹿鳴與鷹揚並重。”《平山冷燕》第十八回:“明日鹿鳴得意,上苑看花,天子定當刮目。”

詩賦

(1).詩和賦。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何必歌詠詩賦,可以揚君哉,愚竊惑焉。”《陳書·文學傳·陰鏗》:“幼聰慧,五歲能誦詩賦,日千言。” 清 顧炎武 《<音學五書>序》:“下及 唐 代,以詩賦取士,其韻一以 陸法言 《切韻》為準。”《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就是去歲宗師考取貴府二十七州縣的詩賦首卷 杜先生 ?”

(2).指雅樂。《楚辭·大招》:“二八接舞,投詩賦只。” 王逸 註:“詩賦,雅樂也。古者以琴瑟歌詩賦為雅樂,《關雎》、《鹿鳴》是也。言有美女十六人聯接而舞,發聲舉足與詩雅相合,且有節度也。”

侍臣

皇帝左右的近臣

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於侍臣,某得八焉。——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南山

指終南山,在陝西省西安市南

嘉客

佳客,貴賓。《詩·商頌·那》:“我有嘉客,亦不夷懌。” 漢 焦贛 《易林·屯之遯》:“江河海澤,眾利室宅。可以富有,飲御嘉客。” 唐 韓愈 《玩月喜張十八員外以王六秘書至》詩:“況當今夕圓,又以嘉客隨。”嘉,一本作“ 佳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彭海秋》:“今夕何夕,遘此嘉客。”

海屋

(1).傳說中的海上仙屋。 唐 盧照鄰 《於時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贈柳九隴》詩:“海屋銀為棟,雲車電作鞭。”

(2).見“ 海屋籌添 ”。

祝願

本謂向神禱告,以求實現自己的願望。後指表示良好的願望

衷心祝願他幸福

福履

猶福祿。《詩·周南·樛木》:“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毛 傳:“履,祿;綏,安也。” 陳奐 傳疏:“福履綏之,猶《鴛鴦》雲‘福祿綏之’耳。” 南朝 陳 徐陵 《與李那書》:“青葽戒節,白露為霜,君子惟宜,福履多豫。” 宋 蘇軾 《與程天侔書》:“至後福履增勝,辱訪不果見,悚怍無量。” 明 張居正 《答翰學陳玉壘書》:“詢之來使,知我師翁,福履茂綏,神理愈王,耄期之壽,勿問可知。”

悠悠

(1) 長久,遙遠

悠悠長夜

(2) 遙遠的

悠悠未來

(3) 形容從容不迫

(4) 眾多

(5) 荒謬

悠悠之談

(6)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7) 庸俗

(8) 形容憂傷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9) 形容悠閒自在

白雲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

詩詞推薦

萬壽節賜宴王公藩王及廷臣因成近體原文_萬壽節賜宴王公藩王及廷臣因成近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