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名實曾何謂,應如賓主然。
底須名是尚,當以實為先。
沐浴文章海,菑畬經訓田。
淮南倡正議,說苑著良詮。
修已若乖術,治人寧有緣。
要非沽可得,詎藉養因傳。
循欲誠無忝,責期偽盡蠲。
春官新定製,所冀獲真賢。
詩詞問答
問:《賦得循名責實(得田字八韻試浙省士子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七十
2. 得田字八韻試浙省士子題
參考注釋
名實
名稱與實際:名實相符|深察名實。何謂
(1)
(2) 什麼叫做;什麼是
何謂靈感?
(3) 指什麼;是什麼意思。用於詢問(後面常帶“也”字)
此何謂也?
賓主
賓客和主人
賓主共進午餐
底須
何須;何必。 元 許有壬 《摸魚子·和明初韻》詞:“傾緑醑,底須按樂天池上《霓裳》譜!”《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過,底須愁悶。” 清 孫致彌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園居即事抒懷》詩:“遮莫文章供齒頰,底須愁病減腰圍。”
沐浴
(1) 洗澡
(2) 蒙受;受潤澤
一輪晚月升上天空,倉庫的空場沐浴在月光之中
文章海
文章的巨宗。海為百川所朝宗,故云。 唐 馮贄 《雲仙雜記·文星典史》:“ 杜子美 十餘歲,夢人令采文於 康水 。覺而問人,此水在二十里外,乃往求之,見鵝冠童子告曰:‘汝本文星典史,天使汝下謫,為 唐 世文章海,九雲誥已降,可於豆壠下取。’ 甫 依其言,果得一石,金字曰:‘詩王本在陳芳國,九夜捫之麟篆熟,聲振 扶桑 享天福。’後因佩入蔥市,歸而飛火滿室,有聲曰:‘邂逅穢吾,令汝文而不貴。’”
菑畬
1.耕耘。
2.耕稼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
經訓
經籍義理的解說。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諸生競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頗引經訓風喻之言,下則連偶俗語,有類俳優。”《後漢書·鄭玄傳論》:“王父 豫章君 ( 范寧 )每考先儒經訓,而長於 玄 ,常以為 仲尼 之門不能過也。”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文章豈不貴,經訓乃菑畬。”
淮南
(1) 指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地區,特指安徽的中部
(2) 安徽省的地級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偏北,面積2121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91平方公里;人口152萬,其中市區人口100萬。淮南煤礦是中國主要煤炭生產基地之一
正議
(1).公正的言論。《左傳·昭公三年》:“二子曰:‘吾不可以正議而自與也。’”《漢書·朱博傳》:“初, 哀帝 祖母 定陶太后 欲求稱尊號,太后從弟 傅喜 為大司馬,與丞相 孔光 、大司空 師丹 ,共持正議。” 宋 司馬光 《論橫山疏》:“鄰人竊己之財,己以正議責之可也。” 章炳麟 《序<革命軍>》:“然自 乾隆 以往,尚有 呂留良 、 曾靜 、 齊周華 等持正議以振聾俗,自爾遂寂泊無所聞。”
(2).謂秉正發表議論。《後漢書·翟酺傳》:“朝臣在位,莫肯正議,翕翕訾訾,更相佐附。”《三國志·魏志·張邈傳》:“ 袁紹 既為盟主,有驕矜色, 邈 正議責 紹 。”《新唐書·上官儀傳》:“自 褚遂良 等元老大臣相似屠覆,公卿莫敢正議。”
已若
見“ 已諾 ”。
治人
(1).統治他人。《孟子·滕文公上》:“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宋 曾鞏 《思政堂記》:“正己而治人,故謂之政。” 王闓運 《<老子注>序》:“觀其詞意,務欲勝民、久國、治人、用道。”
(2).指治理國家的人才。《荀子·君道》:“有治人,無治法……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 宋 秦觀 《任臣上》:“ 李石 當國,薦弟 福 可任治人,繇監察御史為戶部侍郎。”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原法》:“有治法而後有治人。”
有緣
有緣分,有機緣
有緣千里來相會
要非
(1).猶言總不是。 唐 韋應物 《有所思》詩:“莫道無相識,要非心所親。” 宋 范成大 《送汪仲嘉歸四明》詩:“清潤要非山澤相,又煩一札下雲根。” 清 嚴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軍制》:“故審訊裹脅之徒,其供稱曾經 * ,要非其本心也。”
(2).猶言若不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胭脂》:“然事雖暗昧,必有其間,要非審思研察,不能得也。”
無忝
不玷辱;不羞愧。《書·君牙》:“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纘乃舊服,無忝祖考。” 孔 傳:“無辱累祖考之道。”《漢書·韋玄成傳》:“於戲後人,惟肅惟栗。無忝顯祖,以蕃 漢 室。”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爾惟奉若天道,以康四海……無忝我 高祖 、 太宗 之休命。” 明 胡應麟 《詩藪·唐上》:“ 伯禽 二女妻野人,當道欲為易婚,不願,而以厥祖遺言,俾卜葬青山,以成先志,亦無忝也。” 清 李漁 《奈何天·焚券》:“只要我行權市義心無忝,怕甚么矯制開倉蹟可疑。”
責期
規定期限。《宋史·食貨志下八》:“凡貨之可市及滯於民而不售者,平其價市之,願以易官物者聽。若欲市於官,則度其抵而貸之錢,責期使償,半歲輸息十一,及歲倍之。”
春官
(1).古官名。 顓頊氏 時五官之一,為木正。見 賈公彥 《〈周禮正義〉序》引《左傳·昭公十七年》 漢 服虔 注。又為《周禮》六官之一,掌禮法、祭祀。見《周禮·天官·小宰》。 唐 、 宋 、 明 、 清 司天官屬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 明太祖 立春夏秋冬官,謂之四輔。見《舊唐書·職官志二》、《宋史·律曆志》、《明史·安然傳》。
(2). 唐 光宅 年間曾改禮部為春官,後“春官”遂為禮部的別稱。 唐 杜甫 《奉留贈集賢院崔於二學士》詩:“天老書題目,春官驗討論。” 唐 皎然 《兵後送姚太祝赴選》詩:“名動春官籍,翩翩才少儔。” 明 歸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既一再試春官不利,則自叱而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若不去呵,又怕他新錚錚春官匣印,硬選入秋宮院門。”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五:“九上春官不第,鍵戶箸書,足不入城市。”
(3).舊俗在迎春儀式中扮演導牛者的角色。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迎春社火》:“次日打春,官給身錢二十七文,賞春官通書十本。” 清 李聲振 《百戲竹枝詞·春官序》:“﹝春官﹞以禿人扮之,冠帶而倒騎牛背,亦笑觀也。”
定製
確定的做法和制度
詩詞推薦
【中呂】普天樂 維揚懷古
湯舜民〔元代〕問揚州縈懷抱,城開錦繡,花弄瓊瑤。紅樓百寶妝,翠館千金笑。一自年來煙塵鬧,月明中聲斷鸞簫。絕了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