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邪溪由東渡橋進帆鏡湖原文
趁筏下邪溪,溪回水凌亂。
指顧未俄頃,雲林已改觀。
前瞻群嶺高,卻睇後峰斷。
出口尚潺潺,入湖方漫漫。
叢叢煙樹分,蔌蔌蒹葭散。
邐迤迅川風,宛轉隨沙雁。
蘭亭懷右軍,白洋尋賀監。
千載跡如存,一曲情可玩。
詩詞問答
問:出邪溪由東渡橋進帆鏡湖的作者是誰?答:朱茂晭
問:出邪溪由東渡橋進帆鏡湖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朱茂晭的名句有哪些?答:朱茂晭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選明詩卷三十四
參考注釋
邪溪
亦作“ 邪谿 ”。 若耶溪 。《文選·張協<七命>》:“ 楚 之陽劒, 歐冶 所營, 邪谿 之鋌, 赤山 之精。” 李善 注引《越絕書》:“ 越王 勾踐 有寳劒五,聞於天下。客有能相劒者,名曰 薛燭 ,王召而問之,對曰:‘當造此劒之時, 赤堇 之山破而出錫, 若耶 之溪涸而出銅。’” 宋 梅堯臣 《舟中遇雪》詩:“欲問 邪溪 轉,今朝奈興何。” 宋 曾鞏 《五龍堂祈雨文》:“乃四月以旱,禱於 邪溪 薤山 ,應時得雨。” 清 厲鶚 《雨宿臥龍山僧舍分韻》:“ 邪溪 風日好,試上采菱舟。”
回水
(1)
(2) 水受到障礙物、反向流或潮流的影響而上溯或倒流
淹回水而凝滯。——《楚詞·屈原·涉江》
(3) (例如在下水道或河漕中)
(4) 紙機網部排出的廢水,其中含有細小纖維及其他化產藥品
凌亂
雜亂而無條理
輕跡凌亂,浮影交橫。——鮑照《舞鶴賦》
指顧
(1).手指目視;指點顧盼。《漢書·律曆志上》:“指顧取象,然後陰陽萬物靡不條鬯該成。”《舊唐書·鄭畋傳》:“臣始仕從戎,爰承指顧,稟三令五申之戒,預一匡九合之謀。”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江右游日記》:“先躋峯攀磴里許,而至絶頂,則南瞰 西華 ,東瞰夾壁,西瞰南溪,北瞰城邑,皆在指顧。” 清 陳維崧 《喜遷鶯·排悶》詞:“憑高指顧,嘆野水增波,故陵無樹。”
(2).一指一瞥之間。形容時間的短暫、迅速。 漢 班固 《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已實。” 宋 蘇軾 《乞詔邊吏無進取及論鬼章事宜札子》:“邊臣賈勇,爭欲立功,以為 河 南之地,指顧可得。” 明 陸粲 《庚巳編·神丹》:“女每有所須,雖遠方非時之物,一指顧間可致。” * 《攻克石門》詩:“ 石門 封鎖 太行山 ,勇士掀開指顧間。”
(3).猶指揮。《新唐書·趙犫傳》:“自號令指顧,羣兒無敢亂。” 元 鄭光祖 《伊尹耕莘》第三折:“望賢士運神機,施妙策,指顧三軍,保乾坤奠安。”參見“ 指揮 ”。
俄頃
片刻;一會兒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雲林
(1).隱居之所。 唐 王維 《桃源行》:“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金 張斛 《還家》詩:“雲林無俗恣,相對可終老。” 清 陳大章 《送胡卜子南歸》詩:“白雉岡頭荒圃在,未妨述作老雲林。”
(2). 漢 宮館名。《漢書·外戚傳上·孝宣霍皇后》:“ 霍後 立五年,廢處 昭臺宮 ,後十二歲,徙 雲林館 ,乃 * 。”《晉書·外戚傳序》:“遂使 悼後 遇 雲林 之災, 愍懷 濫 湖城 之酷。”
(3).指 雲夢澤 。《文選·枚乘<七發>》:“游涉乎 雲林 ,周馳乎蘭澤。” 劉良 註:“ 雲林 、 雲夢澤 也。”
(4). 元 代畫家 倪瓚 的別號。 清 侯方域 《倪雲林<十萬圖>記》:“壬辰過 陽羨 之 亳村 , 定道人 出所藏 雲林 《十萬圖》相示,皆有 雲林 自跋。” 清 納蘭性德 《憶江南》詞:“ 江 南好,真箇到 梁溪 。一幅 雲林 高士畫,數行泉石故人題。”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余掃墓山中,檢有巒紋可觀之石……用 宜興 窰長方盆疊起一峯,偏於左而凸於右,背作橫方紋,如 雲林 石法,巉巖凹凸,若臨江石磯狀。”
改觀
(1) 原樣子換成新面目
昔日荒山已大為改觀
這裡是大自然的最單調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動,就完全改觀。——茅盾《風景談》
(2) 改變本來的看法、觀感
(帝)顧謂諸王曰:“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觀。——《後漢書·黃香傳》
前瞻
1、向前面看:極目~。2、展望;預測:~性。出口
(1) 圍起或封閉的地方或空間通向外面的通道、門或口兒
(2) 某些東西通過它可出去的地方或開口
(3) 一條水流流入另一條(通常為更大的)水流的地點
一條源頭和出口都不為人們知悉的河流
(4) 地下豎井或通道的地面的口
(5) 逃逸或通過的道路
氣體通過岩石裂縫找到出口
潺潺
水緩緩流動的樣子
漫漫
(1) 廣遠無際
水漫漫
(2) 長;久
漫漫人生路
夜漫漫
(3) 平緩
海流漫漫
(4) 遍布
草漫漫
春霧漫漫
(5) 眾多
漫漫群生
(6) 昏憒糊塗
縣官漫漫
叢叢
形容人或物聚集的樣子。 五代 齊己 《聞落葉》詩:“來年未離此,還見碧叢叢。” 清 龔自珍 《京師悅生堂刻石》:“若夫草莽市井之人,叢叢而蝨蝨,不出於 黃 炎 ,其先未嘗有得姓受氏之榮也。”
煙樹
亦作“煙樹”。雲煙繚繞的樹木、叢林。 南朝 宋 鮑照 《從登香爐峰》詩:“青冥搖煙樹,穹跨負天石。” 唐 孟浩然 《閒園懷蘇子》詩:“鳥從煙樹宿,螢傍水軒飛。” 元 周孚先 《蝶戀花》詞:“舟艤津亭何處?曉起瓏璁,回首 * 樹。” 許地山 《綴網勞蛛·換巢鸞鳳》:“我記住遠地煙樹,就系君去處。”
蔌蔌
(1).猥瑣醜陋貌。《詩·小雅·正月》:“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穀。” 毛 傳:“蔌蔌,陋也。” 林紓 《讀<小雅>》:“於是佌佌蔌蔌者布滿朝列,國豈有不卒斬者耶!”
(2).風勁烈貌。《文選·鮑照<蕪城賦>》:“稜稜霜氣,蔌蔌風威。” 李善 註:“蔌蔌,風聲勁疾之貌。” 唐 韓愈 《雨》詩:“坐來蔌蔌山風疾,山雨隨風暗原隰。”
(3).飄落貌。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詞之二:“洞口春紅飛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緑。” 宋 蘇軾 《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詞:“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 明 高啟 《梅花》詩之八:“枝頭誰見花驚處,嫋嫋微風蔌蔌霜。”
(4).涓流貌。 宋 蘇軾 《食甘》詩:“清泉蔌蔌先流齒,香霧霏霏欲噀人。” 宋 蘇軾 《賀新郎·夏景》詞:“共粉淚,兩蔌蔌。”
(5).象聲詞。輕微之聲。《南史·王晏傳》:“見屋桷子悉是大蛇,就視之,猶木也。 晏 惡之,乃以紙裹桷子,猶紙內搖動,蔌蔌有聲。”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何經文》:“會夜,大霧晦黑,乃設伏。縱羊山中走,齕草,蔌蔌有聲。”
蒹葭
(1).蒹和葭都是價值低賤的水草,因喻微賤。亦常用作謙詞。《韓詩外傳》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攀由鴻鵠,倚是蒹葭。” 清 李漁 《意中緣·悟詐》:“我雖是蒹葭,現開著玉樹花,難道他烏紗就沒個窮葛瓜。”參見“ 蒹葭玉樹 ”。
(2).《詩·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邊懷念故人,後以“蒹葭”泛指思念異地友人。 胡惠生 《題亞子分湖歸隱圖》詩:“無限蒹葭意,殷勤對此圖。”
邐迤
屈曲相連的樣子
宛轉
(1) 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2) 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宛轉而不臥
(3) 婉轉
沙雁
亦作“ 沙鴈 ”。即雁。常棲息於江湖沙渚中,故稱。 南朝 齊 謝朓 《高松賦》:“星廻窮紀,沙鴈相飛。” 宋 陸游 《新秋》詩:“猶勝 玉門關 外客,臥聽沙雁數歸期。” 清 朱克生 《送子壽往河南》詩:“ 汴水 月明沙雁過, 薊門 霜動夜砧涼。”
蘭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紹興市 西南之 蘭渚山 上。 東晉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謝安 等同游於此, 羲之 作《蘭亭集序》。
(2).指《蘭亭帖》。 唐 李約 《蕭子云飛白蕭字贊序》:“比獲《蘭亭》之書,世情觀之,未若野人之塊,不闕於世,在世為無用之物,苟適余意,於余則有用已多。” 宋 陸游 《太平時》詞:“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儀 《<蘭亭集>刻》:“《蘭亭》一百一十七刻,裝褫作十冊,乃 南宋 理宗 內府所藏,每版有內府圖書鈐縫玉池上,後歸 賈平章 。” 郁達夫 《寄映霞》詩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傳,苦無椽筆寫《蘭亭》。”
(3).見“ 蘭亭春 ”。
右軍
(1). 周 制,天子有三軍,稱中軍、左軍、右軍。亦泛指右翼部隊。《左傳·桓公五年》:“王為中軍, 虢公 林父 將右軍。”《史記·趙世家》:“攻 中山 。 趙袑 為右軍, 許鈞 為左軍, 公子章 為中軍,王並將之。”《國語·吳語》:“ 越王 乃中分其師以為左右軍……亦令右軍銜枚踰 江 五里以須。”《北史·周紀上·太祖文帝》:“帝率右軍 若干惠 ,大破 神武 軍,悉虜其步卒。”
(2). 晉 王羲之 曾任右軍將軍,後稱 羲之 為“右軍”。 張彥遠 《法書要錄》卷一引 南朝 齊 王僧虔 《論書》:“ 庾征西翼 書,少時與 右軍 齊名。” 唐 高適 《途中寄徐錄事》詩:“空多篋中贈,長見 右軍 書。” 清 姚鼐 《題二王帖》詩之三:“地下 右軍 如可作,詎將知己許 文皇 。”
(3).相傳 王羲之 愛鵝,後以“右軍”作為鵝的別名。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譏謔》:“ 吳 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又謂鵝為‘右軍’,以其好養鵝也。有一士人遺人醋梅與燖鵝,作書云:‘醋浸“曹公”一甏,湯燖“右軍”兩隻,聊備一饌。’” 宋 高承 《事物紀原·蟲魚禽獸·右軍》:“ 晉 右將軍 王羲之 好鵝。在 會稽 山陰 ,道士養群鵝, 羲之 每就玩之。道士曰:為寫《黃庭經》,當以相贈。 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去。今人誤以鵝為‘右軍’,緣此故。”
白洋
銀元的俗稱。也稱光洋。 史超 《風雪大別山》:“更使我們奇怪的是石桌上還放著一塊白洋。” 郭天民 《從烏江到瀘沽》:“但大行李、五六十匹滿馱白洋的馬馱子都還擁擠在崖下。” 左齊 《喚醒了的山城》:“地主家的長工常在夜晚偷偷地跑來,告訴我們地主剝削農民的罪行,和地主的白洋、布匹、糧食等埋藏、暫存的地方。”
賀監
唐 賀知章 嘗官秘書監,晚年自號 秘書外監 ,故稱。 唐 劉禹錫 《洛中寺北樓見賀監草書題詩》:“高樓 賀監 昔曾登,壁上筆蹤龍虎騰。” 宋 張炎 《三姝媚·送舒亦山游越》詞:“ 賀監 猶狂,還散跡、千巖風露。” 清 魏耕 《與祁五兄弟泛鏡湖》詩:“湖自 賀監 清,興是二 祁 發。”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曲情
猶私情。 唐 孟郊 《飢雪吟》:“冰腸一直刀,天殺無曲情。”
戲曲的情節。 清 李漁 《閒情偶寄·演習授曲》:“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