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鑒室原文
古井引轆轤,由下可致上。
小池築山腰,遂有清流漾。
名之曰畝鑒,實比鑒猶曠。
雲亦黑波沈,月亦金瀾瀁。
讕語辟輟耕,移山信無狀。
詩詞問答
問:畝鑒室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畝鑒室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漾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六十五
2. 嘗于山西麓掘地得廢井一轆轤綆汲可致山巔乃知輟耕錄所稱引金水河于山後轉機運?至山頂者捨近求遠其說實妄又所云島土取自塞外者其妄更甚即雲厭勝亦不過少取塞土置此以當之豈有鑿掘輦致數千里外之理向作永安寺古井記曾詳辟之
參考注釋
古井
(1). 唐 孟郊 《列女操》:“貞婦貴殉夫,捨生亦如此。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後因以“古井”比喻寂然不為外物所動之心。尤多用於守寡不嫁的婦女。 宋 蘇軾 《臨江仙》詞:“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元 楊維楨 《漫興》詩之三:“生來不識古井怨,唱得 後主 《後庭花》。” 魯迅 《墳·寡婦主義》:“個個心如古井,臉若嚴霜。”
(2).喻指富孀和有私蓄的妓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七回:“路上行人,都嘖嘖稱羨,都説不料這個古井叫他淘著……後來問了旁人,才知道凡娶著不甚正路的婦人--如妓女、寡婦之類--做老婆,卻帶著銀錢來的,叫做‘淘古井’。”《廿載繁華夢》第三九回:“更有些風流子弟,當他是一個古井,志在兜結於他,希望淘得錢鈔。”
轆轤
(1)
(2) 安在井上絞起汲水斗的器具
(3) 機械上的絞盤
山腰
山腳和山頂之間大約一半的地方。 北周 庾信 《枯樹賦》:“橫洞口而欹臥,頓山腰而半折。” 唐 白居易 《殘暑招客》詩:“雲截山腰斷,風驅雨腳迴。”《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一句話未完,只聽得山腰裡吱的一聲骲頭響箭,一直射在半空里去。” 聞一多 《初夏一夜的印象》詩:“貼在山腰下佝僂得可怕的老柏,拿著黑疲的拳頭硬和太空挑釁。”
有清
指 清 代。有,詞頭。《清史稿·禮志十二》:“有 清家 法,不立儲貳。” 梁啓超 《新民說》十六:“有 清二 百年間民德之變遷,在 朱 學時代有偽善者,猶知行惡之為可恥也,在 漢 學時代並偽焉者而無之,則以行惡為無可恥也。”
流漾
猶蕩漾。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你聽,好像有種很幽婉的哀音在這天地之間流漾。”
黑波
指海浪。 唐 元稹 《賽神》詩:“靈藥逡巡盡,黑波朝夕噴。”《雲笈七籤》卷一一四:“時 叔申 、 道陵 侍 太上道君 ,乘九蓋之車,控飛虬之軒,越 積石 之峯,濟 弱流 之津,渡白水,凌黑波,顧眄倏忽,謁 王母 於闕下。”
讕語
妄語。《宋史·竇偁傳》:“有家法,閨門敦睦,人無讕語。” 清 趙翼 《戲老》詩:“應號活死人,讕語聊自戲。” 梁啓超 《<萃報>敘》:“又報章體例未善,率互相勦説,雜采讕語,荒唐悠謬,十而七八。”
輟耕
中止耕作。《史記·陳涉世家》:“ 陳涉 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五書》:“ 陳涉 輟耕於隴上, 石勒 倚嘯於東門。”
移山
移動山嶽。典出《列子·湯問》所載 北山 愚公 舉家移 太行 、 王屋 二山的寓言。後多以比喻不怕困難,堅持不懈乾到底的頑強決心或稱頌有志者事竟成的堅毅精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豈寃禽之能塞海,非 愚叟 之可移山。”《舊唐書·哀帝紀》:“壬寅,敕:‘前太中大夫、尚書兵部侍郎、賜紫金魚袋 司空圖 俊造登科,朱紫升籍,既養高以傲代,類移山而釣名。’”參見“ 愚公移山 ”。
無狀
(1).沒有形狀。《老子》:“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王弼 註:“欲言無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見其形,故曰:‘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也。”《呂氏春秋·大樂》:“有知不見之見,不聞之聞,無狀之狀者,則幾於知之矣。”
(2).沒有功績。《史記·夏本紀》:“﹝ 舜 ﹞行視 鯀 之治水無狀,乃殛 鯀 於 羽山 以死。” 唐 元稹 《裴誗充河南節度判官制》:“爾等佐 釗 ,斯任不細,苟或無狀,其思有尤。可依前件。” 宋 葉適 《始議一》:“然宰輔無狀,踵失策,繼舊盟,卒亦黽勉割四要郡畀之。”
(3).謂行為失檢,沒有禮貌。《史記·項羽本紀》:“諸侯吏卒異時故繇使屯戍過 秦中 , 秦中 吏卒遇之多無狀。”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汪端明》:“陛下方以天下養,有司無狀,褻慢如此。”《封神演義》第五十回:“爾師見吾且躬身稽首,你焉敢無狀!”京劇《白蛇傳》第十六場:“ 小青兒 性粗魯出言無狀,怎比得老禪師量似海洋?”
(4).謂所行醜惡無善狀。亦多作自謙之辭。《漢書·東方朔傳》:“妾無狀,負陛下,身當伏誅。” 宋 王安石 《與徐賢良書》:“向蒙賢者不以無狀,遠賜存省。” 清 姚鼐 《吳荀叔<杉亭集>序》:“余之庸闇無狀,固不足比儕類。”
(5).謂罪大不可言狀。《漢書·翟方進傳》:“丞相、御史請遣掾史與司隸校尉、部刺史併力逐捕,察無狀者。”《新唐書·孫伏伽傳》:“臣愚以為賊黨於赦當免者,雖甚無狀,宜一切加原,則天下幸甚!”《續資治通鑑·宋孝宗隆興元年》:“ 張栻 奏 盧仲賢 辱國無狀,擅許四州,下大理寺,奪三官。”
(6).沒有事實;沒有根據。《後漢書·竇武傳》:“抑奪宦官欺國之封,案其無狀誣罔之罪。”《新唐書·張嘉貞傳》:“﹝ 嘉貞 ﹞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無狀。帝令坐告者。”《宋史·傅堯俞傳》:“皇城邏卒 吳清 誣奏富民 * ,鞠治無狀。”
(7).引申為無緣故。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二十:“我昔昏醉,汝無狀殺我。我昔醉,不識汝面,故三年不相知;今日來就死。”《北齊書·婁昭傳》:“此州無狀,橫被殘賊,其君是怨,其人何罪?”《太平廣記》卷四四九引 唐 戴孚 《廣異記·謝混之》:“縣令無狀,殺我父兄。今我二弟詣臺訴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