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作者:沈嗣貞 朝代:明代

秋夜原文

適館聞衙鼓,歸家聽寺鐘。

欲為僧苦寂,未作吏先慵。

夜永蘭膏減,秋深玉露濃。

此中忘去住,城市有高蹤。

詩詞問答

問:秋夜的作者是誰?答:沈嗣貞
問:秋夜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秋夜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沈嗣貞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嗣貞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冬韻 出處:御選明詩卷六十六

參考注釋

衙鼓

舊時衙門中所設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唐 白居易 《晚起》詩:“臥聽鼕鼕衙鼓聲,起遲睡足長心情。” 元 貢師泰 《又寄王魯川推官》詩:“曹吏盡隨衙鼓散,理官獨抱獄書歸。” 陳三立 《十月晦雪後瞻園夜集依韻答樊山》:“便拂衣履就輿輦,踵逐歸鴉衙鼓外。”參見“ 衙參 ”、“ 放衙 ”。

作吏

謂擔任官職。 晉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游山澤,觀魚鳥,心甚樂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廢。” 唐 高適 《封丘縣》詩:“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可作吏風塵下。”

夜永

夜長;夜深。多用於詩中。 唐 戴叔倫 《白薴詞》:“美人不眠憐夜永,起舞亭亭亂花影。” 唐 張喬 《雨中宿僧院》詩:“夜永樓臺雨,更深江海人。”

蘭膏

(1).古代用澤蘭子煉製的油脂。可以點燈。《楚辭·招魂》:“蘭膏明燭,華容備些。” 王逸 註:“蘭膏,以蘭香煉膏也。” 晉 張華 《雜詩》:“朱火青無光,蘭膏坐自凝。” 唐 劉長卿 《雜詠上禮部李侍郎·寒釭》:“戀君秋夜永,無使蘭膏薄。”

(2).一種潤發香油。 唐 浩虛舟 《陶母截髮賦》:“象櫛重理,蘭膏舊濡。” 唐 溫庭筠 《張靜婉採蓮曲》:“蘭膏墜髮紅玉春,燕釵拖頸拋盤雲。” 明 無心子 《金雀記·合雀》:“合將令女配時髦,從教與你共處幽閨,同事蘭膏。”

秋深

深秋。指晚秋時節。 南朝 陳 陳叔齊 《籟紀》:“擣衣者,秋深治衣之聲也。” 唐 劉長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詩:“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唐 李紳 《重別西湖》詩:“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玉露

(1).指秋露。 南朝 齊 謝朓 《泛水曲》:“玉露沾翠葉,金風鳴素枝。”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一:“玉露凋傷楓樹林, 巫山 巫峽 氣蕭森。”《水滸傳》第三十回:“炎威漸退,玉露生涼;金風去暑,已及深秋。” 王大覺 《題顧悼秋悼秋盦圖》詩:“簾外銀河淡,琴邊玉露清。”

(2).喻美酒。 元 顧瑛 《水調歌頭·桂》詞:“金粟綴仙樹,玉露浣人愁。誰道買花載酒,不似少年游。” 清 方文 《偶過玉海小飲》詩:“火燒玉露色香減,蜜浸人蓡風味嘉。”

去住

猶去留。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唐 司空曙 《峽口送友人》詩:“峽口花飛欲盡春,天涯去住淚霑巾。” 龐樹柏 《鶼鶼引為邑中貞烈嚴毛氏作》:“此心似磐石,去住終難移。”

城市

人口密集、工商業發達的地方,通常是周圍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高蹤

亦作“ 高蹤 ”。1.發生在遙遠的過去的事跡。《漢書·揚雄傳上》:“軼五帝之遐跡兮,躡三皇之高蹤。” 晉 陸雲 《盛德頌》:“紹 軒轅 之叡哲,越 三代 之高蹤。”

(2).高尚的行跡。《文選·傅鹹<贈何劭王濟>詩》:“豈不企高蹤,麟趾邈難追。” 張銑 註:“豈不慕高軌,但蹤跡邈遠難可追攀也。” 唐 包佶 《雙山過信公所居》詩:“傳心不傳法,誰可繼高蹤。” 明 李東陽 《徐州洪蘇墨亭》詩:“由來一代不幾見,沉我異世懷高蹤。”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便做道伴、孤燈,偕隻影,閉長門,捱永夜,也甘受淒其。況有這明師足倚,高蹤可追,少不得蓮臺獅象,共坐同騎。”

(3).指高的造詣。《宋書·謝靈運傳論》:“若夫 平子 艷發,文以情變,絶唱高蹤,久無嗣響。”

(4).指隱退。《漢書·蓋寬饒傳》:“君不惟 蘧氏 之高蹤,而慕 子胥 之末行,用不訾之軀,臨不測之險,竊為君痛之。” 顏師古 註:“ 蘧伯玉 ,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唐 盧照鄰 《初夏日幽莊》詩:“聞有高縱客,耿介坐幽莊。”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八:“惟曾祖受三天子聘賢之禮數,在先朝為九老人授道之師承,繼 巢 由 之高蹤,辭 夔 龍 之盛舉。”

見“ 高蹤 ”。

詩詞推薦

秋夜原文_秋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