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嶠雜詠詩百二十首韻·其三十八·墨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罄壺應瀝血,用硯欲凹心。

淳漆稱精絕,輕膠用意深。

筆常與為入,茶每遜其沉。

落紙雲煙潤,蘭亭試背臨。

詩詞問答

問:《和李嶠雜詠詩百二十首韻·其三十八·墨》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侵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八

參考注釋

瀝血

(1).刺破皮膚使滴血以發誓。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不滅瀝血之仇,不絶懷毒之怨,猶縱毛爐炭之上幸其焦,投卵千鈞之下望必全。” 宋 陸游 《縱筆》詩之三:“會須瀝血書封事,請報天家九世仇。” 梁啓超 《義大利建國三傑傳》第一節:“當其瀝血淋漓,指天誓日,雖凜凜然若薄雲霄而貫金石,一遇挫折,苶然餒然。”

(2).滴血以示竭誠。 唐 韓愈 《歸彭城》詩:“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 宋 李綱 《謝落職依舊官祠鄂州居住表》:“雖嘗身退,尚致人言。顧瀝血安能明心,雖擢髮不足數罪。”《好逑傳》第十八回:“若不存原體以自明,則今日之良人,即前日之陌路,剖心莫辨,瀝血難明。”

(3).流血。 元 郝經 《伏虎圖行》:“鐵鬚張磔疑有聲,赤吻瀝血猶帶腥。” 瞿秋白 《亂彈·貓樣的詩人》:“英雄要為民族而戰,要瀝血沙場,固然要用牽馬的韁繩。”

(4).滴血以作祭祀。《水滸傳》第一一一回:“就押生擒到偽統制 卓萬里 、 和潼 ,就那裡斬首瀝血,享祭三位英魂。” 魯迅 《熱風·即小見大》:“凡有犧牲在祭壇前瀝血之後,所留給大家的,實在只有‘散胙’這一件事了。”

精絕

(1).精妙絕倫。 唐 司空圖 《書屏記》:“或草或隸,尤為精絶。” 明 唐順之 《跋趙松雪書<道德經>後》:“ 松雪 字畫精絶,為儒家所寶玩。”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易安居士事輯》:“又置副本便繙討,書史百家,字不刓本不誤謬者,常兼三四本,皆精絶。”

(2). 漢 西域 國名。在今 新疆 * 爾自治區 民豐縣 北 尼雅河 入沙磧處。《漢書·西域傳上·精絕國》:“ 精絶國 王治 精絶城 ,去 長安 八千八百二十里。”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 且末城 西通 精絶 二千里。”

用意

居心,動機或意圖

你這么說是什麼用意

常與

指常所與共之物。《莊子·外物》:“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

落紙雲煙

筆墨落到紙上如同雲煙一樣變幻多姿。形容書法或詩文高超玄妙,變化多姿。

蘭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紹興市 西南之 蘭渚山 上。 東晉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謝安 等同游於此, 羲之 作《蘭亭集序》。

(2).指《蘭亭帖》。 唐 李約 《蕭子云飛白蕭字贊序》:“比獲《蘭亭》之書,世情觀之,未若野人之塊,不闕於世,在世為無用之物,苟適余意,於余則有用已多。” 宋 陸游 《太平時》詞:“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儀 《<蘭亭集>刻》:“《蘭亭》一百一十七刻,裝褫作十冊,乃 南宋 理宗 內府所藏,每版有內府圖書鈐縫玉池上,後歸 賈平章 。” 郁達夫 《寄映霞》詩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傳,苦無椽筆寫《蘭亭》。”

(3).見“ 蘭亭春 ”。

背臨

謂不看字帖而憑記憶臨摹。《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 高升 心中很以為奇,暗想這個人何以用功到如此,在茶舘里還背臨古帖呢?”

詩詞推薦

和李嶠雜詠詩百二十首韻·其三十八·墨原文_和李嶠雜詠詩百二十首韻·其三十八·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