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夫松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五大夫松原文

五松列峙泰山道,祖龍經錫大夫號。

後世因以稱秦松,其實嬴秦時已老。

疾風暴雨何時無,何時郁菀何時枯。

曩日司工人補植,茲看磊砢龍鱗粗。

異哉名實誰賓主,實以名存今即古。

何不謂之舜五臣,肆覲於斯同律度。

詩詞問答

問:五大夫松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五大夫松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九十六

2. 葉

參考注釋

五松

(1). 秦始皇 登 泰山 ,避雨松樹下,因封為五大夫松。後人誤以為是五株松樹,故稱五松。 唐 李白 《奉錢二翁尋桃花源序》:“雖五松受職,草木有知,而萬象乖度,禮刑將弛。” 金 元好問 《送仲梁出山》詩:“五松平頭白日靜,千山萬山如亂雲。”《秦並六國平話》卷下:“ 始皇 等待霧開,見五松遮蓋車駕。 秦始皇 遂封為五大夫。”詳“ 五大夫 ”。

(2).山名。在今 安徽 銅陵縣 東南。 唐 詩人 李白 曾築室居此。 唐 李白 《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詩:“我來五松下,置酒窮躋攀,徵古絶遺老,因名 五松山 。” 明 嘉靖 《銅陵縣誌·地理志》:“ 五松山 ,在縣南四里,山舊有松,一本五枝,故名。 唐 李白 築室於上,為 五松書院 。”

列峙

謂並立。 晉 左思 《魏都賦》:“飛陛方輦而徑西,三臺列峙以崢嶸。” 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餘話》:“京師之內,有親衛諸兵;而四城之外,諸營列峙相望;此京師內外相制之兵也。”

山道

山路。《漢書·西域傳上·尉頭國》:“﹝ 尉頭國 ﹞南與 疏勒 接,山道不通。”《三國志·蜀志·張飛傳》:“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北史·附國傳》:“﹝其王﹞欲獻良馬,以路險不通,請開山道,修職貢物, 煬帝 以勞人不許。”

祖龍

(1).指 秦始皇 。《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六年﹞秋,使者從 關 東夜過 華陰 平舒道 ,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 滈池君 。’因言曰:‘今年 祖龍 死。’”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祖,始也;龍,人君象。謂 始皇 也。” 唐 胡曾 《詠史詩·東海》:“自是 祖龍 先下世,不關無路到 蓬萊 。” 明 許時泉 《武陵春》:“只弄得 上蔡門 兔犬酸心, 望夷宮 馬鹿攢眉,鮑魚車風動 祖龍 歸,四海內干戈鼎沸。” 清 梁佩蘭 《易水行》:“ 荊卿 不得刺 秦王 , 無且 在殿提藥囊,為謀不成實天意, 祖龍 膽落 荊卿 死。”

(2).借指其他帝王。 唐 溫庭筠 《湖陰詞》:“祖龍黃鬚珊瑚鞭,鐵驄金面青連錢。”按,《晉書·明帝紀》:“帝母 荀氏 , 燕 代 人,帝狀類外氏,鬚黃。”此指 晉明帝 。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後的諸侯國中,國君下有卿、大夫十 * ,“大夫”世襲,且有封地。後來大夫成為一般任官職者的稱呼

孤之過也,大夫何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後世

(1) 所有相繼的世代

後世之謬其傳。——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後世之君。——清· 黃宗羲《原君》

(2) 又

曠後世而不聞。

後世且行之。——清· 劉開《問說》

為了後世的利益

(3) 後代

後世子孫

其實

(1) 承上文轉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畫家其實並非不懂世故

(2) 確實;的確

其實不是她說的那個意思

嬴秦

指 秦國 或 秦 王朝。 秦 為 嬴 姓,故稱 嬴秦 。 宋 劉炎 《邇言》:“ 戰國 君愚臣智,及其終也,臣亦自愚。 嬴秦 君尊臣卑,及其終也,君亦自卑。” 明 沉采 《千金記·遇仙》:“方當炎 漢 興隆日,正是 嬴秦 失鹿時。”

疾風暴雨

強疾的風與狂暴的雨

何時

(1).什麼時候。表示疑問。《楚辭·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麼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

曩日

往日,以前。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意者猶今日之 姑胥 ,曩日之 會稽 也。” 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曩日 西川 ,元不是臣要殺降卒。”《三國演義》第四二回:“曩日獵於 許田 時,若從吾意,可無今日之患。” 蘇曼殊 《天涯紅淚記》第二章:“此君玉照,即曩日女郎臨別親授鄙人。”

工人

古稱“匠人”。今稱個人不占有生產資料,依靠工資為生的工業勞動或手工勞動者

鋼鐵工人

磊砢

亦作“磊坷”。亦作“磥砢”。1.眾多委積貌。《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 蜀 石黃碝,水玉磊砢。” 郭璞 註:“磊砢,魁礨貌也。” 呂向 註:“磊砢,相委積貌。”一本作“ 磊珂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淇水》:“巨石磥砢,交積隍澗。”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五:“百川萃南州,水族何磊砢。” 清 張廷璐 《岍山招游雲龍山用東坡答呂梁仲屯田韻》:“古藤倒垂猿狖掛,怪石磥砢熊羆蹲。”

(2).指眾多委積的石頭。 宋 梅堯臣 《擬水西寺東峰亭九詠·幽徑石》:“緣溪去欲遠,磊砢忽礙行。” 清 陳夢雷 《華嚴嶺》詩:“披荊歷磊砢,天地忽迫窄。”

(3).壯大貌;高聳貌。《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萬楹叢倚,磊砢相扶。” 李善 註:“磊砢,壯大之貌。” 隋 薛道衡 《老氏碑》:“雕楹畫栱,磊砢相扶,方井員淵,參差交映。” 南唐 陳陶 《巫山高》詩:“花宮磊砢 楚 宮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4).形容植物多節。亦喻人有奇特的才能。 晉 戴凱之 《竹譜》:“竹之堪杖,莫尚於笻,磥砢不凡,狀若人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庾子嵩 目 和嶠 :‘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樑之用。’”《晉書·和嶠傳》作“磥砢”。 宋 秦觀 《答丁彥良書》:“千丈松磥砢,不害他日為大器。” 元 盧摯 《蟾宮曲·敬亭贈別丁太初憲使》曲:“映蒼崖磊砢孤松,待樹蕙滋蘭,分付春工。” 康有為 《<人境廬詩草>序》:“ 公度 之詩乎,亦如磊砢千丈松,鬱鬱青蔥,蔭巖竦壑,千歲不死。”

(5).形容儀態豪放灑脫。 清 顧炎武 《李克用墓》詩:“旁有黃衣人,年少神磊砢。” 清 張惣 《萬夫雄打虎傳》:“亦曾親見其人,短小精悍,與之語,意氣慷慨,鬚眉狀貌,殊磊砢不凡。”

(6).形容心中不平。亦指鬱結在心中的不平之氣。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三:“橫胸磊砢誰消得?眼見垂楊凍春色。”

龍鱗

(1).龍的鱗甲。《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坿,錫碧金銀,眾色炫耀,照爛龍鱗。” 李善 註:“ 郭璞 曰:‘如龍之鱗彩也。’” 呂向 註:“言眾物顏色相照爛然如龍鱗也。”

(2).《韓非子·說難》:“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 * 。人主亦有逆鱗,説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後因以“龍鱗”指人主。《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從大王於矢石之間者,其計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志耳。”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任賢》:“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龍鱗,觸忌諱也。” 宋 梅堯臣 《送馬司諫使北》詩:“每逆龍鱗司諫諍,又持旄節使 陰山 。”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蠻素至江》:“不道龍鱗難逆遭黜降,喜青山正對黃堂。”

(3).指皇帝的袞服,龍袍。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五:“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 仇兆鰲 註:“龍鱗,謂袞衣之龍章。” 明 謝讜 《四喜記·雙桂聯芳》:“鳴鞘隱隱聲傳,仰見龍鱗日耀。”

(4).像龍鱗的樣子。 漢 揚雄 《甘泉賦》:“金人仡仡其承鍾虡兮,嵌巖巖其龍鱗。” 李善 註:“龍鱗,似龍之鱗也。” 呂延濟 註:“言壯勇之金人飾以龍文,令負鐘虡。”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石瓊文而翕赩,山龍鱗而炤爛。” 宋 王禹偁 《和陳州田舍人留別》之五:“道服日斜披鶴氅,藥畦春暖步龍鱗。”

(5).似龍鱗的事物。指水波,漣漪。 晉 郭璞 《江賦》:“溭淢濜溳,龍鱗結絡。” 唐 厲玄 《從軍行》:“戰場收驥尾,清翰怯龍鱗。” 宋 梅堯臣 《汴水斗減寄彥國》詩:“深灘鼇背出,淺浪龍鱗斜。” 明 劉基 《摸魚兒》詞:“碧江風過龍鱗起,天際白雲如絮。”

(6).幼竹。幼竹有籜,如龍鱗狀。 唐 虞世南 《賦得臨池竹應制》:“龍鱗漾 嶰谷 ,鳳翅拂漣漪。”

(7).松檜之屬。松檜之皮如龍鱗,故稱。 唐 王維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宋 梅堯臣 《檜詠》:“龍鱗已愛松身直,珠實還看柏華垂。”

(8).累累垂垂的葡萄。 唐 劉禹錫 《葡萄歌》:“馬乳帶輕霜,龍鱗曜初旭。”

(9).寶刀名。 三國 魏 曹丕 《劍銘》:“又造百辟露陌刀一,長三尺二寸,狀如龍文,名曰龍鱗。”

名實

名稱與實際:名實相符|深察名實。

賓主

賓客和主人

賓主共進午餐

何不

為什麼不——用反問語氣,表示應該或可以

你何不大膽試一試

五臣

(1).五個臣子。隨文所指不同。(1) 舜 五臣。《論語·泰伯》:“ 舜 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何晏 註:“ 孔 曰:‘ 禹 、 稷 、 契 、 皋陶 、 伯益 。’”《舊唐書·韋湊傳》:“然臣又惟 堯 、 舜 ,聖君也,八凱、五臣,良佐也,猶廣聽芻蕘之言者,蓋為智者千慮,或有一失,愚者千慮,或有一得也。”(2) 周文王 五臣。《書·君奭》“惟 文王 ,尚克修和我有 夏 。亦惟有若 虢叔 ,有若 閎夭 ,有若 散宜生 ,有若 泰顛 ,有若 南宮括 ” 孔 傳:“凡五臣佐 文王 為胥附奔走,先後禦侮之任。”(3) 周武王 五臣。《文選·王儉〈褚淵碑文〉》:“五臣茲六,八元斯九。” 李善 註:“《呂氏春秋》曰:‘ 武王 之佐五人。’ 高誘 曰:‘ 周公旦 、 召公奭 、 太公望 、 畢公高 、 蘇公忿生 也。’”(4) 晉 文公 五臣。《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五臣顯而 重耳 霸。” 李善 註:“五臣, 狐偃 、 趙衰 、 顛頡 、 魏武子 、 司空季子 。” 晉 廬諶 《贈劉琨》詩:“無覬 狐 趙 ,有與五臣。”(5) 楚威王 五臣: 令尹子文 、 葉公子高 、 莫敖大心 、 棼冒勃蘇 、 蒙穀 。《戰國策·楚策一》:“若君王誠好賢,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6) 南朝 宋 文帝 五臣。《宋書·謝弘微傳》:“ 太祖 即位,﹝ 謝弘微 ﹞為黃門侍郎,與 王華 、 王曇首 、 殷景仁 、 劉湛 等號五臣。”

(2).指注釋《文選》的 唐 代 呂向 、 呂延濟 、 劉良 、 張銑 、 李周翰 。《新唐書·文藝傳中·呂向》:“﹝ 呂向 ﹞嘗以 李善 釋《文選》為繁釀,與 呂延濟 、 劉良 、 張銑 、 李周翰 等更為詁解,時號《五臣注》。”

肆覲

《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於 岱宗 ,柴。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後。”原謂以禮見東方諸國之君,後常用為語典,以稱見天子或諸侯之禮。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肆覲天宗,爰集通仙。” 唐 吳筠 《步虛詞》之九:“爰從太微上,肆覲虛皇尊。” 宋 王禹偁 《<皇華集>序》:“古者天子五載一廵狩,肆覲羣後,觀省風俗,黜陟幽明而已。”

於斯

同“ 於此 ”。《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嘗從事於斯矣。”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漢 之得材,於斯為貴。”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國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誰任其咎。”

同律

即律呂。《周禮·春官·大師》:“大師,執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凶。”《禮記·王制》:“命典禮,考時月定日,同律、禮、樂、制度、衣服,正之。” 鄭玄 註:“同,陰律也。”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同律克和,樹草自樂。” 章炳麟 《訄書·訂文》:“清廟之所奏,同律之所被,箸於賦頌者,四千名而足。”參見“ 律呂 ”。

詩詞推薦

五大夫松原文_五大夫松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