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滄池瀁瀁蛟龍窟,中聳玉台規寶月。

祖洲之草琪樹枝,襲芳籠影水精闕。

周禆瀛海誠曠哉,昆嶠方壺縮地來。

八琅雲璈底須奏,松風朅聽塵襟開。

芥舟祗需坳堂水,溟渤何勞千萬里。

得其環中游物外,棗葉須彌皆一理。

我之所戒在求仙,海岳寄興屬偶然。

保合太和勵體乾,時乘六龍以御天。

詩詞問答

問:《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八十七

參考注釋

滄池

(1). 漢 未央宮 內池名。《三輔黃圖·滄池》:“ 未央宮 有 滄池 ,言池水蒼色,故曰 滄池 。池中有 漸臺 , 王莽 死於此。” 漢 張衡 《西京賦》:“ 滄池 漭沆, 漸臺 立於中央。”

(2).泛指水色碧青的池塘。 南朝 宋 顏延之 《碧芙蓉頌》:“擢麗滄池,飛映雲屋。” 唐 韋元旦 《興慶池侍宴應制》詩:“滄池漭沆帝城邊,殊勝 昆明 鑿 漢 年。”

瀁瀁

動盪;蕩漾。 三國 魏 阮籍 《清思賦》:“心瀁瀁而無所終薄兮,思悠悠而未半。” 南朝 梁 王僧孺 《送殷何兩記室》詩:“飄飄曉雲駃,瀁瀁旦潮平。” 宋 梅堯臣 《三十二弟寺丞歸宣城因寄太守孫學士》詩:“ 昭亭山 蒼蒼, 寒溪 水瀁瀁。”

蛟龍

傳說中能使洪水泛濫的一種龍

玉台

(1). 漢 代台名。《文選·張衡<西京賦>》:“ 朝堂 承東, 溫調 延北,西有 玉臺 ,聯以 昆德 。” 薛綜 註:“皆殿與臺名也。”

(2).泛指宮廷的台硯。 三國 魏 曹植 《冬至獻履襪頌表》:“茅茨之陋,不足以入 金門 ,登玉臺也。” 南朝 梁簡文帝 《<臨安公主集>序》:“託勾陳之遺,出玉臺之尊,鳳儀間潤,神姿照朗。”

(3).傳說中天帝的居處。《漢書·禮樂志》:“天馬徠,龍之媒,游閶闔,觀玉臺。”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閶闔,天門。玉臺,上帝之所居。”《楚辭·王逸<九思·傷時>》:“緣天梯兮北上,登太乙兮玉臺。”原註:“太乙,天帝所在,以玉為臺。”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二:“玉臺凌霞秀, 王母 怡妙顏。” 明 無名氏 《羅囊記·春遊錫山》:“佳人堪愛,疑似天仙離玉臺,降塵埃。”

(4).玉飾的鏡台;鏡台的美稱。 唐 王昌齡 《朝來曲》:“盤龍玉臺鏡,唯待畫眉人。” 宋 史達祖 《風流子》詞:“記窗眼遞香,玉臺妝罷。” 元 薩都剌 《塵鏡》詩:“玉臺蟲網暗,朱匣土花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天宮》:“含顰玉臺之前,凝眸寶幄之內。”

(5).特指聘禮。《群音類選·藍田記·約玉請期》:“玉臺一鏡成佳偶,又何須,用珠三斛。”《群音類選·靺鞨記·遇盜分拆》:“念妾身早墮煙花,愛從良羞御鉛華。天緣夙成,玉臺先下,又何勞閒情縈掛。”參見“ 玉鏡臺 ”。

(6).“ 玉臺體 ”的省稱。 唐 高仲武 《<中興閒氣集>序》:“英華失於浮游,‘玉臺’陷於 * 。” 宋 蘇軾 《金門寺中見李留台與二錢唱和四絕句戲用其韻跋之》之四:“故知前輩宗 徐庾 ,數首風流似‘玉臺’。”《群音類選·白海棠記·郊外邂逅》:“聽高歌詞體勝‘玉臺’,想英雄淹滯在草萊。” 清 朱鶴齡 《吳園次太守惠貽<林蕙堂文集>》詩:“ 徐陵 ‘玉臺’尚俳儷,文章流別日以興。”參見“ 玉臺體 ”。

(7).謂硯台。 清 唐孫華 《筆床》詩:“珊瑚架就安銀管,翡翠裝成近玉臺。”

(8).指 玉台山 。在今 四川 閬中縣 境。亦為台觀名。 唐 杜甫 《閬山歌》:“ 閬州 城東 靈山 白, 閬州 城北 玉臺 碧。” 仇兆鰲 注引《輿地紀勝》:“ 玉臺山 在 閬州 城北七里。” 唐 杜甫 《玉台觀》詩之一:“中天積翠 玉臺 遙,上帝高居絳節朝。” 錢謙益 注引《方輿勝覽》:“ 玉臺觀 在 閬州 城北七里……觀在高處,其中有臺,號曰 玉臺 。”

寶月

明月。 南朝 梁 吳均 《碎珠賦》:“寶月生焉, 越 浦 隋 川,標 魏 之美,擅 楚 之賢。” 唐 鮑溶 《懷惠明禪師》詩:“雪山世界此涼夜,寶月獨照瑠璃宮。” 明 梁潛 《元夜陪駕燕午門》詩:“銀漢橫空寶月團,六鰲飛出五雲端。” 丘逢甲 《元夕無月》詩:“滿城燈市盪春煙,寶月沉沉隔海天。”

祖洲

古代傳說中的十洲之一。《海內十洲記·祖洲》:“ 祖洲 近在 東海 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萬里。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長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當時活也,服之令人長生。” 唐 李商隱 《祭張書記文》:“迴生乏 祖洲 之草,續斷無 弱水 之膠。” 清 黃景仁 《後觀潮行》:“乘槎未許到星闕,採藥何年傍 祖洲 。”

樹枝

從樹的主幹或大枝上生長的枝條;特指從主幹上生長的枝條

水精

水晶

柱以水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簾以水精。——唐· 李朝威《柳毅傳》

瀛海

浩瀚的大海

方壺

(1).腹圓口方的壺。古代禮器的一種。《儀禮·燕禮》:“司宮尊於東楹之西,兩方壺。” 鄭玄 註:“尊方壺,為卿大夫士也。” 賈公彥 疏:“以其燕總有卿大夫士,又別有公尊瓦大兩,故知方尊為此人也。”《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國子執壺漿” 漢 何休 註:“壺,禮器。腹方口圓曰壺,反之曰方壺。”

(2).傳說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 。《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 殷敬順 釋文:“一曰 方丈 。” 漢 班固 《西都賦》:“濫 瀛洲 與 方壺 , 蓬萊 起乎中央。” 宋 辛棄疾 《滿江紅·題冷泉亭》詞:“是當年、玉斧削 方壺 ,無人識。” 清 金農 《龍涎香二首寄吳秀才焯厲孝廉鶚》詩之二:“ 方壺 島客渺難逢,一餅淒涼話故宮。”

縮地

傳說中化遠為近的神仙之術。 晉 葛洪 《神仙傳·壺公》:“ 費長房 有神術,能縮地脈,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舒如舊也。”後因謂兩地相距遙遠不能迅速會晤為縮地無術。 唐 元稹 《和樂天早春見寄》:“同受新年不同賞,無由縮地欲如何。” 明 周履靖 《錦箋記·渝盟》:“願得你縮地兼程,更教他聞呼疾至。” 清 趙翼 《中秋後曉村太守招游懷杜閣》詩:“幾同縮地幻,直過移山猛。”

雲璈

即雲鑼。打擊樂器。《太平廣記》卷七十引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錄·薛玄同》:“雖真仙降眄,光景燭空,靈風異香,雲璈鈞樂,奏於其室, 馮徽 亦不知也。”《元史·禮樂志五》:“﹝宴樂之器﹞雲璈,制以銅,為小鑼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長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擊之。” 清 王韜 《淞濱瑣話·煨芋夢》:“ 娟 彈瑤瑟,令少年和雲璈。”

須奏

等候向皇帝奏事。《北齊書·文苑傳·荀士遜》:“曾有事須奏,值 世祖 在後庭,因左右傳通者不得 士遜 姓名,乃雲醜舍人。”

松風

(1).松林之風。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松風遵路急,山煙冒壠生。”《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 唐 杜甫 《玉華宮》詩:“溪迴松風長,蒼鼠竄古瓦。” 清 姚鼐 《題張篁村萬木奇峰圖》詩:“松風遠自雲中起,搖盪雲光山色里。” 李廣田 《記問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後吧,山裡的泉水,萬馬奔騰的向下馳去,發出嚇人的聲響,又加以松風呼嘯,自己就像在海濤中夜行。”

(2).古琴曲《風入松》的別稱。 唐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兮寂萬壑。” 宋 蘇軾 《十二琴銘·鶴歸》詩:“白鶴歸來見曾玄,《隴頭》《松風》入朱絃。” 明 唐順之 《銅雀台》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紙窗兒明,僧房兒雅,一椀松風啜罷,兩箇傾心地便説知心話。” 凌景埏 校註:“松風,指茶。”

塵襟

世俗的胸襟。 唐 黃滔 《寄友人山居》詩:“茫茫名利內,何以拂塵襟。” 元 王德信 《集賢賓·退隱》套曲:“ * 香下簾清坐久,閒把那絲桐一奏,滌塵襟消盡了古今愁。” 謝無量 《春日寄懷馬一浮》詩:“願持千里意,聊為豁塵襟。”

芥舟

《莊子·逍遙遊》:“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陸德明 釋文:“芥,小草也。”後因以“芥舟”比喻小舟。 唐太宗 《小池賦》:“牽狹鏡兮數尋,泛芥舟而已沉。”

坳堂

堂上的低洼處。《莊子·逍遙遊》:“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王先謙 集解引 支遁 云:“謂堂有坳垤形也。” 唐 楊炯 《浮漚賦》:“況曲澗兮增波,復坳堂兮漲水。” 宋 蘇軾 《和參寥》詩:“芥舟只合在坳堂,紙帳心期老 孟光 。”

溟渤

溟海 和 渤海 。多泛指大海。 南朝 宋 鮑照 《代君子有所思》詩:“築山擬 蓬 壺 ,穿池類 溟 渤 。” 唐 李涉 《卻歸巴陵途中走筆寄唐知言》詩:“後輩無勞續出頭,坳塘不合窺溟渤。” 明 袁宏道 《答蹇督撫》:“唯是溟渤之大,不讓滲潢;以茲沙石之頑,得效礱礪。” 清 唐孫華 《寄題三賢祠》詩:“ 江夏 今儒宗,詞源傾溟渤。”

何勞

猶言何須煩勞,用不著。《三國演義》第九六回:“ 趙雲 慌忙下馬伏地曰:‘敗軍之將,何勞丞相遠接?’” 清 李漁 《奈何天·鬧封》:“收拾殘經別法王,袈裟脫去換霓裳。初來不為求超脫,臨去何勞懺罪殃。”

承受煩勞。《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舉何勞餧飼濃。” 蔣禮鴻 通釋:“何勞,同‘荷勞’,承荷煩勞的意思。”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環中

(1).圓環的中心。 莊子 用以比喻無是非之境地。《莊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郭象 註:“夫是非反覆,相尋無窮,故謂之環。環中,空矣;今以是非為環而得其中者,無是無非也。無是無非,故能應夫是非。是非無窮,故應亦無窮。”《舊唐書·李德裕傳論》:“泯是非於度外,齊彼我於環中。” 續範亭 《 * 》詩:“未竭 長弘 血,且住 比干 心。忘年並忘義,逍遙任環中。”

(2).借喻靈空超脫的境界。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匪強,來之無窮。”

(3).猶言範圍之內,掌握之中。《戰國策·趙策一》:“ 秦 與 梁 為上交, 秦 禍案環中 趙 矣。” 鮑彪 註:“此言 秦 視 趙 在其度內,如物在環中。”“環中”,一本作“攘於”。《梁書·武帝紀上》:“公受言本朝,輕兵赴襲,縻以長算,制之環中。”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飄然物外

須彌

(1).見“ 須彌山 ”。

(2).信佛者泛指山。 唐 楊炯 《梓州惠義寺重閣銘》:“俯觀大道,僅如棗葉;下望須彌,裁同芥子。”

一理

(1).同一準則。《呂氏春秋·審分》:“夫治身與治國,一理之術也。” 高誘 註:“身治則國治,故曰一理之術也。”《文選·陸機<五等諸侯論>》:“然則八代之制,幾可以一理貫。” 劉良 註:“一理謂合典則也。”《二程遺書》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則,一物須有一理。” 明 胡居仁 《居業錄·心性》:“天地人物,分雖不同,同此一理。”

(2).一個道理。 南朝 梁 劉孝標 《辨命論》:“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驗。” 宋 真德秀 《問格物致知》:“萬物各具一理,萬理同出一原。”《宣和遺事》前集:“看破治亂兩途,不出陰陽一理。”

(3).同一地理區域。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且 吳 與 越 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 吳 侵伐,大過五也。”

(4).溫習一次。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

求仙

(1) 求訪仙人或仙方

求仙問卜

(2) 祝求神仙

海岳

亦作“ 海岳 ”。1.大海和高山。 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 呂尚 長於用兵,短於為國,不能儀玄黃以覆載,擬海岳以博納。”《舊唐書·房玄齡傳》:“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無塵露,微增海岳。” 陳毅 《為蘇南摩擦答某君》詩:“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風埃。”

(2).見“ 海岳高深 ”。

(3).謂四海與五嶽。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海岳降神,才英秀髮。”《新唐書·車服志》:“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 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聲容六變合,海岳百靈紛。”

見“ 海岳 ”。

寄興

(1).猶興寄。指文藝作品的深刻寓意。 唐 元稹 《敘詩寄樂天》:“得 杜甫 詩數百首,愛其浩蕩津涯,處處臻到,始病 沉 宋 之不存寄興,而訝 子昂 之未暇旁備矣。”

(2).寄寓情趣。 宋 劉過 《賀新郎》詞:“人道愁來須殢酒,無奈愁深酒淺。但寄興、焦琴紈扇。”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敘別》:“因此陶情詩酒,寄興煙霞。”

偶然

突然的,不是經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現象

偶然事件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餘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傷大和。” 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註:“太和,謂太平也。”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雲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晉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體乾

履行天命。 南朝 梁 沉約 《胤雅》詩:“上天乃眷,大 梁 既受。灼灼重明,仰承元首。體乾作貳,命服期九。”《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元會大饗歌》:“惟熙帝載,式固王猷,體乾建本,是曰 孟侯 。” 宋 岳飛 《謝講和赦表》:“大德有容,神武不殺,體乾之健,行巽之權。”

時乘

(1).《易·乾》:“時乘六龍以御天”。 王弼 註:“處則乘潛龍,出則乘飛龍……乘變化而御大器。”後因以“時乘”指帝王即位。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詩》之二:“於皇克聖,時乘御辯。” 宋 蘇轍 《汝州謝上表》:“頃值時乘之始,偶同匯進之餘。”

(2).指龍。 宋 范仲淹 《老子猶龍賦》:“謂此真宗之德,若彼時乘之性。”

六龍

(1).謂《易》乾卦的六爻。《易·乾》:“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孔穎達 疏:“乾元乃統天之義,言乾之為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御於天體。六龍即六位之龍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謂之六位也。”

(2).指太陽。神話傳說日神乘車,駕以六龍, 羲和 為御者。 漢 劉向 《九嘆·遠遊》:“貫澒濛以東朅兮,維六龍於扶桑。” 晉 郭璞 《遊仙詩》:“六龍安可頓,運流有代謝。時變感人思,已秋復願夏。”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詩:“六龍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明 薛蕙 《效阮公詠懷》:“六龍匿西山,濛汜揚頽波。”

(3).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馬八尺稱龍,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 漢 劉歆 《述初賦》:“揔六龍於駟房兮,奉華蓋於帝側。”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金鰲山》:“少焉,千乘萬騎畢集,始知為六龍臨幸。” 吳梅 《步北城獅子山訪閱江樓遺址不得》詩:“六龍曾此駐雲車,何處重尋帝子家。”

(4).六兄弟的美稱。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後賢志》:“ 宓 六子,皆英挺逸秀,號曰六龍。”《晉書·溫羨傳》:“父 恭 , 濟南 太守,兄弟六人並知名於世,號曰六龍。”《晉書·卞壼傳》:“父 粹 ,以清辯鑑察稱。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 卞氏 六龍。”

御天

(1).控御天道,統治天下。《易·乾》:“時乘六龍以御天。” 孔穎達 疏:“乾之為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御於天體。”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一:“朕秉籙御天,握樞臨極。” 唐 黃滔 《景陽井賦》:“御天失措,且四方之大何從;沒地無慙,顧九仞之深可匿。” 明 王鴻儒 《凝齋筆語》卷一:“天之六陽時序如此,聖人加畫乾封亦如此,此所以御天也。”

(2).宮門名。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三三:“又是宮車入 御天 ,麗姝歌舞太平年。”

詩詞推薦

  • 餞李秀才赴舉

    劉希夷唐代〕鴻鵠振羽翮,翻飛入帝鄉。朝鳴集銀樹,暝宿下金塘。日月天門近,風煙夜路長。自憐窮浦雁,歲歲不隨陽。
  • 西樓曲

    元好問金代〕遊絲落絮春漫漫,西樓曉晴花作團。樓中少婦弄瑤瑟,一曲未終坐長嘆。去年與郎西入關,春風浩蕩隨金鞍。今年
    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原文_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太常李主簿秋中山下別墅即事

    盧綸唐代〕清秋來幾時,宋玉已先知。曠朗霞映竹,澄明山滿池。葺橋雙鶴赴,收果眾猿隨。韶樂方今奏,雲林徒蔽虧。
    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原文_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的賞析_古詩文
  • 殘春

    陸游宋代〕章甫從諸老,今為兩世人。惟書尚開眼,非酒孰關身?遠水涵清鏡,晴雲蹙細鱗。籬邊花未盡,作意醉殘春。
  • 浣溪沙(辛卯會黃運屬席上作)

    趙彥端宋代〕人意歌聲欲度春。春容溫暖勝於人。勸君一醉酒如澠。梅子枝頭應有恨,柳花風底不堪顰。蓋公堂下淨無塵。
  • 題桄榔木盂

    乾隆清代〕竹節類行鞭,木根剖曲卷。盛盂辭粵土,置幾緬堯年。尚質內含藻,蘊文外謝妍。葛燈如比似,撫已祇慚然。
  • 感寓

    陸游宋代〕人生難控摶,古謂七十稀。壽夭雖小異,要亦同所歸。君看銜山日,耿耿有餘暉。投床方息偃,晨起復求衣。萬家
  • 酬杜子野

    翁卷宋代〕千葩開欲休,獨客思悠悠。江水能相隔,春風不共游。數篇詩未答,一幅信重收。多少懷君意,鶯聲高樹頭。
    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原文_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的賞析_古詩文
  • 賦得邊城角

    白居易唐代〕邊角兩三枝,霜天隴上兒。望鄉相併立,向月一時吹。戰馬頭皆舉,征人手盡垂。嗚嗚三奏罷,城上展旌旗。
    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原文_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的賞析_古詩文
  • 贈陳子長

    真德秀宋代〕粉省郎官出把麾,故人何以贈箴規。孔門仁恕真心法,漢吏循良乃吏師。聽訟莫刀嫌似筆,愛民終見□成碑。玉麟
  • 梁宣明二帝陵

    劉摯宋代〕侯景淪江左,湘東復有梁。經綸鍾厄會,禍亂髮諸王。忍死瞻姑熟,尋戈起岳陽。車書千里蹙,符數百洲亡。二主
  • 即事

    蘇泂宋代〕新筍看成竹,春風去不知。麥天蠶上早,槐日燕飛遲。褐短偏憐婦,家貧更惜兒。十年霜鬢白,未必總因詩。
  • 偈五十三首·其六

    釋克勤宋代〕五月五日天中節,萬崇千妖俱殄滅。眼裡拈卻須彌山,耳里拔出釘根楔。鍾馗小妹舞三台,八臂那吒嚼生鐵。
  • 上李丈尚書

    王之望宋代〕亭亭澗阿松,冰雪何青青。千歲已枯死,流膏生茯苓。雖無歲寒姿,氣味猶典刑。塵土久埋沒,誰能驗仙經。置君
  • 頌古

    釋道顏宋代〕風頭稍硬難安立,暖氣才通瞌睡來。卻笑明招閒費力,無端兩處強差排。
    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原文_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的賞析_古詩文
  • 園蔬十詠瓠

    劉子翬宋代〕溉釜熟輪囷,香清味仍美。一線解瓊瑤,中有家人齒。
  • 先天吟

    邵雍宋代〕若問先天一字無,後天方要著功夫。拔山蓋世稱才力,以此分毫強得乎。
    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原文_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的賞析_古詩文
  • 感遇之廿六

    陳子昂唐代〕荒哉穆天子。好與白雲期。宮女多怨曠。層城閉蛾眉。日耽瑤池樂。豈傷桃李時。青苔空萎絕。白髮生羅帷。
    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原文_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的賞析_古詩文
  • 憶溪居

    李中唐代〕竹軒臨水靜無塵,別後鳧鷖入夢頻。杜若菰蒲煙雨歇,一溪春色屬何人。
  • 題僧邀梅和庵

    王洋宋代〕地接山腰舍繞泉,豐堂巍殿勢蟬聯。非禪非律三百輩,有圃有場千畝田。中坐獨尊司獄佛,幾前雜事地行仙。若無
    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原文_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的賞析_古詩文
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原文_海岳開襟歌樓名上有扁曰乘六龍的賞析_古詩文